奇书网

奇书网>感受微软比尔·盖茨的12个小秘密 > 第十二条 从不隐藏善举千金散尽还复来(第1页)

第十二条 从不隐藏善举千金散尽还复来(第1页)

第十二条从不隐藏善举,千金散尽还复来

真正的富翁都懂得,越肯为社会谋福利,财富就来得越快。盖茨喜欢做善事,他曾说:“花钱要花得有智慧,和赚钱一样难有意义地捐钱,将是我的半生的主要之事——假定到时候我还有很多钱捐出去的话。”像盖茨这样的世界首富,他就从不隐藏自己的善举。正所谓是“好人有好报”,盖茨的种种举动,为他带来了更多的财富,真正应了那句“千金散尽还复来”。

1.以“仁”取众,广施恩惑

据权威杂志《福布斯》报道,比尔·盖茨基金会在2003年以268亿美元的资本获得了高达39亿美元的投资报酬。这个总数比其财产转让所得的12亿美元的3倍还要多。2001年盖茨基金的平均投资报酬率达到了18%。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盖茨所捐赠的微软资本所带来的收益。它的股票营运成本每股不到l美分。甚至当标准普尔500股指的股息下降12%的时候,盖茨基金年收益率还能达到7.8%。这些数字明显表明,盖茨基金慈善机构的工作重点似乎不是放在慈善事业而是其投资效益上。

曾有人说过,身揣万贯家财离世的富人是最无耻的。真正的富翁都懂得,越肯为社会谋福利,财富就来得越快。有些吝啬的富翁认为,自己的钱得来不易,应当牢牢拴在自己的荷包里。但是,作为世界首富的盖茨,则从不隐藏自己的善举。2006年,比尔·盖茨在南部非洲津巴布韦访问时,宣布捐资1亿英镑(1.68亿美元)帮助防治肆虐非洲大陆的疟疾,并重申将会在有生之年将价值400多亿美元的财富全部捐献给社会。

比尔·盖茨是个富豪,同时也是个慈善家。但他并非天生就是慈善家,“是非洲永远改变了他”。1993年秋天,他和妻子梅琳达到非洲扎伊尔旅游,他看到那里政府腐败、通货膨胀,城镇死气沉沉,这使他终生难忘,他开始重新思索人生和周围的世界,并着手开展慈善事业。

盖茨在他50岁生日的时候,对记者表示,自己名下的巨额财富对他个人而言,不仅是一种拥有的权利,也是巨大的无可推脱的义务,他准备把这些财富全部捐献给社会,而不会作为遗产留给自己的子女。盖茨夫妇至今已为世界各地的慈善事业捐出近290亿美元,几乎是盖茨个人财富的60%,这使这位世界首富成为全球最慷慨的人。目前,以盖茨夫妇两人名字命名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私人慈善组织。

《时代》称盖茨夫妇“一年来比任何人捐钱都多,都快”。二人以“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为平台,用来帮助贫困家庭以及教育、健康、公共图书馆事业。其中包括为盖茨图书馆购置计算机设备、为美国和加拿大的低收入社区的公共图书馆提供Inter'访问服务。

比尔·盖茨在一次访谈中说:“如果认为我是为了纠正‘发达国家的人都很吝啬’这句话,那就错了。我没有任何政治目的,只是想让非洲儿童过得好一些。”

比尔·盖茨把自己赚的钱大部分花在慈善事业上,当然不仅仅只是为了做功德那么简单,成立基金会还可以减免税赋,甚至是企业公关的重要环节。

但不管其动机为何,人们不得不承认,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在替第三世界弱势族群、为贫穷学生提供奖学金、全球艾滋病防治方面确有很大贡献。

拥有精明商业头脑的盖茨在操作自己的基金会时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做法,盖茨基金会与其他单纯捐款者不同,它是以一种“投资”的眼光来进行慈善事业:受捐助团体必须要做出预定的有效成绩,并且基金会会进行定期的成绩考核,作为下次继续捐助与否的依据。

另一方面,正如盖茨的基金会,在美国硅谷,“投资慈善”现在正成为一种最新的风潮。根据《新闻周刊》的报道,在硅谷有80%的家庭捐钱做善事,高于全美国的70%,但是他们视之为“投资”,而非单纯的“捐助”。尤有甚者,捐款的基金主会影响被资助对象的管理,他们会要求进入董事会,设定工作目标并要求达成,甚至办公室租金多少、买什么样的计算机,他们都会严格把关。

盖茨基金虽是一家慈善捐助机构,却也是一家很会赚钱的基金会。盖茨基金在美国主要是投资旧经济中的一些企业,同时以投资的“多样性”和“保守性”而闻名。其惯用的手法就是“趁低吸纳”,即购买一些价格已经跌到很低的企业股票,等待股价上升时抛出获利。像其先后投资的公司有纽波特纽斯造船公司、阿拉斯加气体集团公司、舒尼萨尔钢工业公司、渥特尔泰尔动力公司、埃科斯药物公司、西雅图基因公司等,都收到良好效益。

在所有的盖茨基金所投资的项目中,有超过64.3亿美元投资在短期投资项目,包括美国政府债券、高等级商业票据及短期兑现债券。210亿美元投资在债券、现钞及其他项目,例如国内国际共同基金投资、高收益企业证券及国际企业和政府证券等。投资在股票的数额占52.4亿美元,包括美国和国际的股票,以及私人股票投资基金。当中扣去安全的贷款产品50亿美元。

2005年7月底盖茨基金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QFⅡ资格,它同时也成为第一家以基金会名义获得合格境外投资者(QFⅡ)资格的境外机构,而在此之前绝大部分获得QFⅡ资格的机构是一些境外的保险公司或投资银行。就在盖茨基金会获准投资许可后不久,海域化工就宣布,它已经获得基金会选定为投资标的,投资2400万港元,买进了2556万股海域化:[股权,占海域化工已发行股本的5.38%。随即,海域化工大幅飙升37.75%,最高涨幅近50%。盖茨基金在中国进行宏观调控之际依然进入中国,或多或少也说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同时也给中国股市传递出一个信号——机会或许就在眼前。

所以说盖茨并非一个天生的慈善家,他有一颗慈善之心,但他同}时也有一颗赚钱之心,在进行慈善捐助之时,也不会忘记大赚一笔。

2.散财施善,树立全新的微软形象

比尔·盖茨懂得“顾客回报”之道。他热心于公益事业,实际上在为企业塑造形象,扩大知名度,博取消费者的好感,这对企业巩固已占有市场及今后扩大市场占有率具有深远影响。这也难怪盖茨会在发财致富的同时,慷慨解囊于各种善事和公益事业。

塑造公众形象是比尔·盖茨聚财非常注重的人格理念,因为他懂得形象与财富的互补关系。那么,该如何塑造自己良好的公众形象,广施散财无疑是最好的公关宣传方式。努力展现出一个全新的、更加温和的、更加正面的个人形象,是其拯救自己所共同创立公司的途径,因为他知道恢复微软的名誉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比尔·盖茨的个人形象修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捐钱提高名声。幸运的是,媒体并没有把他的善举完全视为空洞无物的想法;媒体愿意带着崇高的敬意对待他,仿佛盖茨正在从事的工作不仅令人担心而且意义重大。在得到了热烈广泛的报道后,盖茨期待这样的行动将会有助于他的公司恢复名誉。

媒体巨子泰德’特纳捐款10亿美元给联合国的时候,他呼吁世界最富有的人,特别是华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也能像他一样慷慨解囊。

盖茨接受名记者芭芭拉-华特丝主持的电视访谈节目专访时表示,他觉得,他还有很多年可活,慢慢累积财富,并且规划自己的慈善行动:

“我很高兴泰德捐赠那lO亿美元。当然,我的捐款会跟泰德的捐款同等级——并且更胜一筹。”

“我已迈入一个阶段,也就是未来这10年,工作会是我主要的贡献。资助其他事的念头要到一段时间以后再考虑。”

特纳的发言过了两个月后,盖茨捐出价值一百二十万美元的电脑设备给六所传统上招收黑人学生的大专院校,校址邻近亚特兰大特纳的居住地。这批软、硬件赠与克拉克亚特兰大大学、莫尔豪斯学院、佩恩学院、斯培尔曼学院、莫里斯布朗学院,以及不同教派神学中心。为此,盖茨的一位发言人说,这些捐赠不是给特纳的话激出来的。

“比尔已经捐赠超过两亿七千万美元。这不是差事儿。这与泰德.特纳无关。”

盖茨在《富比士》杂志1997年慷慨捐献排行榜上名列第四。那一年盖茨的捐献额达到两亿一千万美元。

在湖畔中学筹募新大楼兴建资金时,很自然地联络上该校最杰出的校友之一。

盖茨问:“其他人捐多少?”

校方:“大约七十五美元。”

盖茨回应:“记下来,我捐七十五万美元。”

盖茨与艾伦支付两百二十万美元,兴建一栋数学与科学大楼,称为艾伦盖茨楼。

有时候,盖茨也不拒绝那些小型但很有价值的公益活动。在人口仅两百七十人的内布拉斯加州格伦维尔村,居民收集汽水罐并且.举办运动比赛,设法募集两万美元的资金,把一处从前的学校运动场改建为公园。募款委员会也请求比尔·盖茨及其他有钱人捐款,并解释说,格伦维尔村的儿童需要一个聚会场所,并且协助抗拒嗜药和酗酒的压力。

盖茨寄了一张五千美元的支票,附带一封信,有人说,他通常不叫应向他要钱的请求,可是委员会的说明令他感动。

盖茨写道:“这些问题不再是大城市的问题。这些问题也逐渐成为乡村社区令人担忧的一个问题。”

盖茨同时索取一张免课税收据,委员会照办。

图书馆通常是盖茨慈善捐赠的受益者。他捐出一千两百万美元在华盛顿大学设立一座法学院图书馆,以他的父亲命名。

1997年,比尔设立了盖茨图书馆基金会,计划捐出两亿美元和价值两亿美元的微软软件,给美国各地公共图书馆。那笔四亿美元的捐赠,若加上微软已出资一千五百万美元赞助的线上图书馆计划,盖茨慷慨的捐赠将接近安德鲁·卡内基的赠与。1890年至1917年间,卡内基捐四千一百二十万美元,在世界各地建新的图书馆,以1997年的币值计算,卡内基的捐赠相当于五亿零五百万美元。

1997年,盖茨捐给图书馆的钱,甚于任何个人捐赠者,包括美国联邦政府在内。他相信,公共图书馆是奠定美国社会与民主的重要机构。他希望填补介于有管道取用重要资讯的人,与没有管道的人之间的鸿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