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烹饪与加工的小窍门
☆米不宜多淘久泡
大米不宜多淘,因为米中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维生素和无机盐,而且很大一部分在米粒的外层,多淘或用力搓洗、过度搅拌,会使米粒表层的大量营养素随水流失掉。
同时,米也不宜久泡。如果淘洗之前久泡,米粒中的无机盐和可溶性维生素会有一部分溶于水中,再经淘洗,损失更大。
关键词:不宜多淘/不宜久泡
☆江米越泡会越黏
江米中的黏性存贮于细胞当中,若用水淘过马上就包粽子,即使上等江米也不会很黏。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没江米,每天换2~3次水,浸泡几天后再包粽子。由于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
只要每天坚持换水,江米是不会变质的,但水量要足,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关键词:清水/黏性
☆熬粥如何防溢
熬粥时,稍不注意便会溢锅。如果往锅里加5—6滴植物油或动物油,就可避免粥汁溢锅了。
关键词:植物油/动物油
☆煮绿豆的技法
绿豆中有些“石豆”不易煮烂。如果将绿豆先在铁锅中炒10分钟,然后再煮,不论多么坚硬的绿豆都能很快煮烂。但注意不要炒糊,以免使绿豆汤(粥)有一股糊锅味。
关键词:炒/煮
☆煮豆粥时豆子快速“开花”的窍门
煮豆粥时,很多人认为豆子提前用水泡,就可以很容易地煮烂,这其实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做法应该待水开锅时,兑入几次凉水,被凉水“激”几次,豆子就很容易开花了。
关键词:凉水“激”
☆焖饭宜加食醋
夏天煮饭时,按15千克米加2~3毫升食醋或柠檬汁,煮出来的米饭会更加洁白,且不易变质,也无酸味。
关键词:食醋/柠檬汁
☆焖饭加“料"营养价值高
煮米饭时加入2%的麦片或豆类,不但好吃,而且富有营养。
把鸡蛋壳洗净放入锅中,微火烤酥,研成粉末,掺入淘洗好的米中,即可煮成“钙质米饭”,正常人和缺钙病人食用都有好处。
关键词:麦片/豆类/鸡蛋壳
☆剩米饭返新
剩米饭再蒸时,在蒸饭水中加1茶匙盐,这样蒸出的饭和刚煮的饭一样可口。
关键词:盐
☆橘皮粥味清香
熬粥时,在停火前加入几片橘皮能使粥的味道异常清香。
关键词:橘皮
☆暖瓶做稀饭
在热水瓶内放150克大米,冲入开水,数小时后自成稀饭,且味美好喝。
关键词:大米/:中入开水
☆加硼砂稀饭易熟烂
夏天熬绿豆稀饭时,加少许硼砂易熟烂,这样既省时又省燃料。
关键词:硼砂
☆剩饭煮粥一招
用剩饭煮粥,总是黏糊糊的。但如果先将剩饭用水冲洗一下再煮,就不会发黏,而且会像新米煮出的稀饭一样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