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不是用来生气的读后感 > 第五章 用错误回击错误是惩罚自己(第1页)

第五章 用错误回击错误是惩罚自己(第1页)

第五章用错误回击错误,是惩罚自己

古人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别人犯错的时候,自己要学会忍,千万不要动怒,更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忍耐,让你风度翩翩

任何粗鲁行为都只能在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内被人们所容忍。当你的粗鲁行为与你所处地位不相符时,人们就会对你进行攻击。如果过去的教养太差,而现在社会地位上升了,你就应该加强修养,以完成角色的转变。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修养,即使他具备其他一切成功者的素质条件,也是毫无价值的。可是巴顿不明白这一点。

1943年7月,在巴顿晋升为上将之际,有士兵向政府检举了轰动舆论界的“巴顿打人事件”。

“巴顿走到一病号前,问道:‘你有什么病?’病号开始抽泣:‘我的神经不好。’巴顿又问:‘你说什么?’答曰:‘我的神经不好,我听不得炮声。’

“将军大吼:‘去你的神经,你是个胆小鬼,你是狗娘养的。’然后就给了他一个耳光,并说,‘不许这龟儿子哭泣,我不允许一个王八蛋在我们这些勇敢战士面前抽泣。’他又一次揍了那个病号,并把病号的军帽丢至门外。同时又大声对医务人员说,‘你们以后不能接受这些龟儿子,他们一点儿事也没有,我不允许这种没有半点汉子气的王八蛋在医院内占位置。’

“他再次回头对病号吼道:‘你必须到前线去,你可能被打死,但你必须上前线。如果你不去,我就命令行刑队把你毙了。说实在的,我本该现在就亲手把你毙了。’”

这个事件很快被揭发,于是引起了美国国内的极大反应。好些母亲要求撤巴顿的职,有一个人权团体还要求对巴顿进行军法审判。尽管后来马歇尔从大局出发,决定化大事为小事,化小事为无事,但打骂士兵使巴顿声名狼藉。这种轻率、浮躁的作风,以及政治上的偏见为他埋下了战后被撤职的祸根。

我们对人不满意的时候会生气,别人有对不住我们的事情时会忌恨。我们为什么忌恨,是别人真有对不住我们的地方吗?不是。我们只是把别人的过错拿来惩罚自己折磨自己而已,所以才会怨恨。这是聪明还是愚笨呢?我们天天在做这种笨事。一个人真生气的时候,医生检验,他血里是有毒的。所以,生气一次,身体里头就中毒一次,难道我们就这样天天折磨自己?

我们一定要克制自己,修养的一个要则就是自我约束。这个要则并非组织纪律,而是自觉追求。这种自觉,需要极大的克制力。在很多情形下,思想稍一放松,就会产生动摇。比如,别人议论你过失的时候,能不能仍然坚持不在背后谈论别人的过失;别人对你产生误解,甚至恶语相加的时候,还能不能善待对方;别人在挥霍浪费的时候,自己还能不能艰苦朴素。自觉者的可贵,就在于他们具有一种清清楚楚的是非观念,知道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做到了这些,就能让你风度翩翩。

让一步,雅量的体现

无须多加论证,作为一个理智健全的人,特别是一个希望逐渐完备自己人格的人,总是要有点雅量的。雅量,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修养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尺之一。

当你手握足以致人死亡的权柄,身处炙手可热的高位,而面对尖锐的批评逆语时,是否能够做到不怒目横扫、暴跳如雷呢?

《尚书》中说:必定要有容纳的雅量,道德才会广大;一定要能忍辱,事情才能办得好!如果遇到一点点不如意,便立刻勃然大怒;遇到一件不称心的事情,便立刻气愤感慨,这只能说明此人没有涵养,同时说明他是福气浅薄的人。所以说:“发觉别人的奸诈,而不说出口,有无限的余味!”

应该承认,有些高贵品格是普通人毕生企望但仍根本不可能拥有的,可人的雅量却是完全能够通过修炼而得到甚至可做到“随心所欲”的。不信的话,只要自己有意识地试一试就知道了。

人难免会与十分讨厌的人“狭路相逢”,尽管有人可以装作很随便的样子,竭力扮潇洒样扬长而去,但很多有雅量的人不会那样做,而是会没有丝毫做作地缓缓笑迎着对方漠然的脸孔和布满疑惑的眼神,坦然地擦肩而过。这些人轻松地抹去了粗鲁的伤害与侮辱的阴影,用友好的阳光装满了雅量的酒杯,小抿一口,自是清香浓烈。当不期而遇的挫折、误解、嘲笑等迎面而来时,相信并依靠个人的雅量吧,那是驱逐并能够战胜一切烦恼和痛苦的忠实朋友。

能屈能伸,才是你的智慧

大凡胸怀大志、打算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人,都能屈能伸。这就好比一个矮小的人,要登高墙,就必须寻找一架梯子作为登高的台阶,假如一时寻找不到梯子,那么,即使旁边有一个马桶,也未尝不可利用其作为进身的阶梯。假如嫌它臭,就爬不到高墙上去。当初,张良、韩信就是刘邦的梯子,韩林儿就是朱元璋的马桶。

韩信年少时曾受过**之辱,但他并不是懦夫。他之所以忍受这样大的屈辱,是因为他的人生抱负太大了,没有必要小不忍而乱大谋。后来他跟随刘邦逐鹿中原,风云际会,先后做过齐王和楚王。在与部下谈起这件事时,他说:“难道当时我真没有胆量和力量杀那个羞辱我的人吗?而是如果杀了他,我的一生就完蛋了,我忍住了,才有今天这样的地位和成就。”

人们制定完理想目标后,往往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使人气愤、胆怯、自卑、意志动摇,立志越高,所遇到的困难就越大。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才是大丈夫能屈能伸、乐观坚毅精神的表现。

苦难是一种前兆,也是一种考验,它选择意志坚韧者,淘汰意志薄弱者。要达到奇伟的人生境界,要成就任重道远的伟业,就必须具有远大的志向和极其坚韧的品质,还有能屈能伸的心态。

一场大雪过后,树林子里出现了有趣的现象,只见榆树的很多枝条被厚厚的积雪压得折断了,而松树却生机盎然,一点儿也没有受到伤害。原来,榆树的树枝不会弯曲,结果冰雪在上面越积越厚,直到将其压断,实在是备受摧残。而松树却与之相反,在冰雪的负荷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时,便会把树枝垂下,使积雪掉落下来。松树树枝因能向下,使雪易滑落,所以枝干依旧挺拔,巍然屹立。能屈能伸,刚柔相济,正是这种气度和风范使松树经受住了一场暴风雪的洗礼。

人世间的冷暖是变化无常的,人生的道路也是变化无常的。当你遇到穷途走不通时,或许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当你在事业一帆风顺的时候,一定要有谦让三分的胸襟和美德,应该把功劳让与别人一些,不要居功自傲,更不要得意忘形。要做到: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能屈能伸。

忍一时,方成一世

生活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里,会和别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磕磕碰碰,出现点儿摩擦,在所难免。此时,如果仇恨满心,得理不饶人,后果只能是两败俱伤、鱼死网破,而如果采取忍让之道,则会“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哪个更划算,不言而喻。

中国历史上,凡是显世扬名、彪炳史册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无不能忍。人生在世,生与死较,利与害权,福与祸衡,喜与怒称,小之一身,大之天下国家,都离不开忍。现代社会中,许多在事业上非常成功的企业家、金融巨头亦将忍字奉为修身立本的真经。因此,忍是修养德操的要务,是安身立命的法宝,是众生和谐的祥符,是成就大业的利器。

忍是一种宽广博大的胸怀,忍是一种包容一切的气概。忍讲究的是策略,体现的是智慧。“弓过盈则弯,刀过刚则断”。能忍者追求的是大智大勇,决不做头脑发热的莽夫。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