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鼎那句“顿顿都要有肉”,对陈石头和马驰的冲击,远比赚到三百块钱现金还要巨大。
在这个年代,对普通人来说,“肉”这个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节日的喜庆和对美好生活的最高向往。
而现在,林文鼎告诉他们,这种“向往”,将成为他们的日常。
当天晚上,赵跃民就拎着两斤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和一瓶货真价实的“二锅头”,来到了仓库。
没有复杂的烹饪,就是最简单的白水煮肉,切成大片,蘸着酱油。
可那浓郁的肉香,却让三个年轻人,吃得满嘴流油,热泪盈眶。
他们知道,跟着林文鼎,好日子,真的要来了!
……
第二天一大早。
赵跃民按照林文鼎的吩咐,在他家大院门口的传达室里,放了一个登记本。
然后,他只是托几个相熟的、嘴巴大的邻居,放出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哎,听说没?跃民那朋友的缝纫机,好像松口了。说是从今天起,每天能匀出来几台,想买的,赶紧去传达室排队登记!”
这句话,就像一颗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引爆了整个京城!
不到一个小时!
那个小小的传达室门口,就被闻讯赶来的人,给围得水泄不通!
黑压压的人头,从传达室里,一首排到了大院门口的马路上,拐了好几个弯,粗略一看,至少有两三百人!
纺织厂的女工,机械厂的家属,供销社的售货员,甚至还有几个看起来像是机关单位的小干部……
所有之前托关系、找门路而不得的人,此刻都像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蜂拥而至!
“让我先登记!我昨天就找过跃民了!”
“凭什么啊!凡事都得讲个先来后到!我天不亮就来了!”
“别挤!都别挤!再挤出人命了!”
场面,一度失控!
最后,还是传达室的大爷,被这阵仗吓得不行,报了警,叫来了两个民警,才勉强维持住了秩序。
赵跃民看着眼前这疯狂的一幕,整个人都傻了。
他躲在不远处,看着那些为了一个登记名额,吵得面红耳赤、甚至差点大打出手的人们,手心里,全是冷汗。
他现在才真正明白,林文鼎那番关于“稀缺”和“特权”的理论,有多么恐怖!
这卖的哪里是缝纫机啊!
这他妈卖的是……希望!是焦虑!是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