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父母告诉孩子的四个心机 > 第四章孩子父母其实很爱你(第2页)

第四章孩子父母其实很爱你(第2页)

“我过得不快乐,我也一天天变老了,我想去航海放松一下。你能给我一条船吗?”

“用我的树干造你的船吧,你就能快乐地航行到遥远的地方。”男孩把树干砍下来,做成了一条船。

他去航海了,很长时间都没有露面。

最后,过了很多年,男孩终于回来了。

“对不起,孩子,我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了,我再也没有苹果了……”树说。

“我已经没有牙咬苹果了。”男孩回答道。

“我也没有树干让你爬了。”树说。

“我已经老得爬不动了。”男孩说。

“我真的不能再给你任何东西了,除了我正在死去的树根。”树含泪说。

“我现在不再需要什么了,只想找个地方休息。过了这么些年,我累了。”男孩回答道。

“太好了!老树根正是休息时最好的倚靠,来吧,坐在我身边,休息一下吧。”

男孩坐下了,树很高兴,含泪微笑着。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树就是我们的父母。当我们年幼的时候,我们愿意和爸爸妈妈玩。当我们长大成人,我们就离开了父母,只有我们需要一些东西或者遇到麻烦时,才会回来。不论怎样,父母总是支持我们,竭力给我们每一样能让我们高兴的东西。你也许会想,男孩对树太残酷了,但是,那正是我们所有人对待父母的方式啊!

4.亲情的力量

20世纪末,一位“二战”士兵在太平洋的一座孤岛上被人发现,他在岛上生活了五十三年。五十三年前,他的战舰被日本战舰击沉,他只身一人游到这个孤岛上,开始了“原始人”的生活。回国后的老兵已经丧失了语言能力。他带回来的东西只有一张发黄的照片,照片上有他的妻子和女儿。他唯一能说的几个单词就是女儿和妻子的名字。五十三年的原始生活,应该有许多次死亡危险,但是那张照片却让他没有死去。这就是亲情的力量。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每到探监的日子,就会有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探望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仁,手开始抖。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泪,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节省了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来前儿,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在煤油灯下嗑瓜子儿。嗑好的瓜子仁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样一点点儿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许多夜晚。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人中,他母亲的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亲情是最伟大的情感,这份沉甸甸的爱,有谁能掂得出它的分量,有谁能真正偿还呢?

5.永不上锁的门

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一个小女孩像今天许多年轻人一样,厌倦了枯燥的家庭生活、父母的管制。

她离开了家,决心要做世界名人。可不久,在经历多次挫折打击后,她日渐沉沦,最终只能走上街头,开始出卖肉体。许多年过去了,她的父亲死了,母亲也老了,可她仍在泥沼中醉生梦死。

这期间,母女从没有什么联系。可当母亲听说女儿的下落后,就不辞辛苦地找遍全城的每个街区,每条街道。她每到一个收容所,都哀求道:“请让我把这幅画贴在这儿,好吗?”画上是一位面带微笑、满头白发的母亲,下面有一行手写的字:“我仍然爱着你……快回家!”

几个月后,没有什么变化。桀骜的女孩懒洋洋地晃进一家收容所,那儿,正等着她的是一份免费午餐。她排着队,心不在焉,双眼漫无目的地从告示栏里随意扫过。就在那一瞬,她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那会是我的母亲吗?”

她挤出人群,上前观看。不错!那就是她的母亲,底下有行字:“我仍然爱着你……快回家!”她站在画前,泣不成声。这会是真的吗?

这时,天已黑了下来,但她不顾一切地向家奔去。当她赶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站在门口,任性的女儿迟疑了一下,该不该进去?终于她敲响了门,奇怪!门自己开了,怎么没锁?不好!一定有贼闯了进去。记挂着母亲安危,她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卧室,却发现母亲正安然地睡觉。她把母亲摇醒,喊道:“是我!是我!女儿回来了!”

母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擦干眼泪,果真是女儿。娘儿俩紧紧抱在一起,女儿问:“门怎么没有锁?我还以为有贼闯了进来。”

母亲柔柔地说:“自打你离家后,这扇门就再也没有上锁。”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伟大的,它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无论你优秀还是普通,父母的爱之门永不会关闭。所以,孩子永远不要冷落父母的爱。

6.母亲的牵挂

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离家乡100公里以外的城市。父亲早逝,身为长子,每个月他都雷打不动地回老家看望母亲。

返乡的车票是用质地较厚的彩色胶纸印刷的,每次,母亲都对他说:“孩子,你的车票挺好看的,送给我吧!”他笑一笑,就把车票送给母亲。晚上他就睡在母亲的土炕上。后来,母亲开始随便地翻他的衣袋,只留下那张车票。

后来,他恋爱、结婚、生子,开始每两个月回一次家。

再后来,他担任单位领导,更忙了,有时甚至半年才回一次家。尤其是他有了专车,没必要再坐长途汽车,他开始适应不了长途车的颠簸。母亲慢慢地也就不再向他索要车票了。

10年过去了,他已是市里的一位市长。有一天晚上家里电话响了,老家的弟弟来了长途,说母亲突患脑溢血,生命垂危。

100公里对他来说是短途,一个多小时以后,他便见到了母亲。这时,他突然发现母亲已是白发苍颜,衰老憔悴。见了一面,天亮时母亲就去世了。

他带领兄弟姐妹们,披麻戴孝,安葬了母亲。

整顿母亲的遗物时,他从那只祖传的樟木箱子里翻出了一本中学课本,那是昔日母亲用来夹鞋样的。他翻开来,啊,书内竟整齐地夹着一叠车票——他当年每次返乡看望母亲时留下的车票。

他的泪水又一次地涌了出来,他后悔,为什么母亲健在的时候不多回几次家。他还突然想起,这么多年来,母亲还从未到他的四室两厅里住过一夜。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