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他遇见了一位重病的人,他问:“你知道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吗?”病人慢慢地说:“那还用问吗?是健康的体魄。”这个人想,健康怎么会是最好的东西呢?我每天都拥有,但是我不认为它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第四天,他遇见了一个在阳光下玩耍的儿童,他问:“你知道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吗?”儿童天真地说:“是好多好多的玩具啊。”这个人摇了摇头,继续去寻找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接着,他又先后遇到一个老妇人、一个商人、一个画家、一个囚犯、一个母亲和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老妇人说:“年轻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商人说:“利润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画家说:“色彩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囚犯说:“自由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母亲说:“我的宝贝孩子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年轻的小伙子说:“我爱过一个姑娘,她脸上那灿烂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唉!没有一个回答令他满意。
他继续走啊走。最后,他穿过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人群,带着五花八门的“答案”又回到了智者那里。
智者见他回来了,似乎知道了他的遭遇和失望。于是他捋着花白的胡须说:“先不要去追究你的问题,它永远不会有一个确切而唯一的答案。你现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把你最喜欢的东西和情景找出来,告诉我。”
这个人经过长途跋涉,已是饥寒交迫、蓬头垢面。他想了一会儿,对智者说:“我出门很多天了,我想念我亲爱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想念一家人冬夜里围着火炉谈笑聊天的情景……”说到这里,他不由得感叹,“那是我现在最喜欢的画面啊!”
智者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回去吧!你最好的东西在你的家里,它们可以使你快乐起来。”
这个人不甘心,疑惑地问:“可我就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啊?!”
智者笑了,说:“你出来之前,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东西;你出来之后,比如现在,你已经知道了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东西。”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就是我们喜欢的东西。不管是你拥有的,还是未曾拥有的;不管它是繁杂的,还是简单的;也不管它多么便宜,多么金贵,多么实在,多么虚无,只要是你最喜欢的,那它就是世界上最好的。
10.老锁匠的看家手艺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为人正直,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物色了两个徒弟,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分别放在两个房间,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为大徒弟的高超技艺喝彩,以为他必将得到老锁匠的真传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
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
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当,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更要有做人的规矩。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者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心上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这真是一个技艺高超、为人正直的锁匠,至此,我们一定已经知道他之所以深受人们敬重的原因了,也一定已经明白他之所以收二徒弟为接班人的原因了。说到底,还是这样一句话:做人第一,做事第二。先学做人,再学修锁,然后成为一个技艺高超、为人正直的锁匠。故事中的老锁匠是这样走过来的,他希望自己的接班人也能这样走过来。只有这样走过来的人,才能利人又利己。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有时候大人的看法也不一定完全正确。比如有些家长最大的误区莫过于只关注我们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我们的人格发展、品性修为。所以,很多事情还得你自己去完成,因为你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11.不止一条路能通往广场
有一次,父亲带着伊尔莎,爬上教堂高高的塔顶。脚底下,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扭曲的街道,一条条通往罗马广场。
“好好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父亲温柔地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达不到目的地,你就走另一条路试试!”
此后好长时间,伊尔莎一直记着父亲对她的教导。伊尔莎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她一直在为此努力,却没能如愿。
有一天,伊尔莎遇到了一位朋友,她的毛线衣颜色朴素,但编织得极其巧妙。
“多漂亮的毛线衣呀!是自己打的吗?”伊尔莎问道。
“不,”她答道,“是维黛安打的,她在美国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