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孩子自控能力差什么原因 > 第十五章 培养责任感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买单(第1页)

第十五章 培养责任感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买单(第1页)

第十五章培养责任感,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1.你的孩子敢于承担责任吗

责任心是孩子未来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遇到事情只想推诿、逃脱,而不能勇敢承担责任的孩子,未来很难胜任自己的工作,也难以在职场和事业上获得成功。但不少经济条件优越的父母,一味担心孩子吃苦受累,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需要,尽其所能为孩子做一切事情,担一切责任,却忽视了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性。

碰倒了水杯,水洒了一桌子,浸湿了课本、作业都无动于衷,等着别人来收拾;明明自己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宁愿撒谎说是老鼠干的,也坚决不承认是自己做的;在学校里与同学发生争执,把同学打伤了,结果不想着如何处理问题,反倒逃回家,说什么也不去学校了……

在现实生活当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缺乏责任心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年龄越大,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就会越触目惊心。发生交通事故后只顾逃逸的肇事人,最后不得不面临更严峻的惩罚;欠债后跑路的人必然要面临法律的审判。逃避永远不能解决问题,教会孩子面对一切,勇敢承担责任,才能让孩子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做出最客观、理性的选择,从而避免因逃避而造成的更严重的后果。

“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件做出反应。”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责任。试想,如果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表现出一种消极的逃避态度,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不承担责任的背后,意味着孩子内心对什么都不在意,什么都可以舍弃,这样的孩子未来必然是孤独的,毕竟谁愿意和一个事事推诿的人交往呢?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孤家寡人,如果你希望孩子对周遭的一切充满关心,如果你渴望孩子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敢作敢当的人,那么,从现在开始,请用心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

(1)父母要有责任、有担当

“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陶行知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行为表率,要想让孩子讲责任、有担当,那么,我们父母的就要塑造这样的形象,准时上班,做好自己的工作,承担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责任,照顾好家中的老人、孩子。父母有责任、有担当,这种言传身教的力量会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也成为一个勇于担当的人。

(2)鼓励孩子承担责任

有些父母对孩子太过严厉,孩子一旦犯错就要面对异常严厉的惩罚,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反而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孩子很可能会因为畏惧即将到来的惩罚,而选择隐瞒或者撒谎。我们要鼓励孩子承担责任,当他们坦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时,千万不能训斥孩子,而是应当心平气和地原谅孩子,并夸奖孩子敢作敢当的行为。此外,随着孩子长大,他们会自主自发地承担自己的责任,比如自己穿衣吃饭、收拾书包、帮助父母打扫卫生等,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强行制止孩子,否则很可能会将孩子勇担责任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之中。

(3)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孩子走路时摔倒了,不少父母会这样安慰道:“都怨地面不平,是不是把宝贝摔疼了,来我踩踩地你就不痛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当孩子由于疏忽或者其他原因出现状况时,父母千万不要为孩子“脱罪”、无条件“善后”,应当让孩子自己去承担责任。比如孩子把家里的相机摔坏了,父母要进行惩戒,如要求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把相机修好,父母提供维修资金让孩子拿相机去修理,等等。给孩子“善后”不是爱孩子,反而会让孩子失去承担责任的机会,成为一个没有担当的人,父母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2.懂得感恩的孩子更有责任感

想要拥有一个美丽的生活,需要从学会感恩开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都在提醒人懂得感恩。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现在许多孩子似乎对于感恩有点陌生,他们不仅不知道为什么要感恩,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感恩。面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去深思。

学会感恩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缺乏感恩的思想,就会变得冷漠和自私,现在许多孩子都认为家长照顾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他们根本不懂得感恩父母,也不懂得体会父母的艰辛与付出。

不懂得感恩的人,会给人一种冷漠和残酷的感觉,这样的人是不能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我们要从小就培养孩子学会感恩,学会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好,在享受的同时也要学会付出。

那么到底什么是感恩呢?感恩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感恩就是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对别人的付出拥有感激之情。当你接受了别人的帮忙、别人的礼物时,应该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在一所学校,一位老师做了一个关于感恩题材的实验,布置了一道课后题,是让学生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结果,大多数学生对此都表示不理解,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这根本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们认为当下自己的任务就是学习。

由此可见,现代社会中孩子对于感恩的理解是如此浅薄,是如此不能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呢?

我们先要让孩子明白感恩的内涵,然后通过自己的感知,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心中的感谢和感激。

父母的行为就是孩子做事情的一面镜子,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形成感恩的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要从父母的教育开始,在孩子小时候就要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其中,具体的措施如下:

(1)父母做好榜样作用,用自己爱长辈的行为去感染孩子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现在父母的生活压力日益增大,工作烦琐,让人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但是无论父母平时的工作有多忙,即使在自己非常累的情况下,都要记得孝顺家里面的老人。因为,父母对长辈的言行举止,孩子都看在眼里,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种行为会慢慢地浸透到孩子的心中。

小华父母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在对待老人的态度上,小华的父母经常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的语言,在这样的氛围下,小华也渐渐形成了对长辈该有的尊重态度,对于家中长辈的付出,小华在举手投足间都表示着感谢,并且以自己的方式去回报长辈对于自己的爱。

(2)为孩子讲解感恩的含义与意义

父母除了在生活中用自己的举止来影响孩子、感染孩子,也需要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教育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帮助别人,并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父母要提醒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够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能够建立起真正的友谊。

例如,可以与孩子共同阅读有关感恩题材的文章,共同辨别、分析文章中的感恩行为,增加对于感恩的理解;可以观看与感恩有关的电视剧,让孩子在观看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学会体验感恩的真正意义。

(3)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由于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性格特点是不同的,父母要根据孩子所处的不同年龄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爱劳动的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家庭做出属于自己的一份贡献。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才能够学会感恩。

在增加孩子家庭责任感的同时,父母要为孩子创造参与社区服务的机会,让孩子在参加公益性活动中感受到助人的快乐,体会到自己付出的快乐,从而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为这个社会做一点事情。

除此之外,父母也要让孩子明白那份真心,那份真意,要学会珍惜别人的付出。这样才能够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3.尊重他人隐私才能值得信赖

每个人心中都有小秘密,不想被他人知道,这就是隐私。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之一,只有懂得尊重他人隐私的人,才能在人际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相反,不懂得尊重他人隐私的人,终将在人际交往中一败涂地。社会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彩的舞台,人际关系是这个舞台上必不可少的角色。教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是每个家长的责任。

莉莉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从小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莉莉的爸爸妈妈感情非常好,每天上班前、下班后都会拥抱一下。每当这个时候,莉莉总要跑过去,非要爸爸妈妈也抱自己一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