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好好沟通 > 第12章 巧妙说不 拒绝他人也是一门艺术(第3页)

第12章 巧妙说不 拒绝他人也是一门艺术(第3页)

例如:你的同学问你:“某某小说写得很不错,你认为怎样?”

你可以这样回答:“还可以,不过我更喜欢某作家的某一本小说。”

再如,星期日,你的妻子说:“今天我们去看话剧好吗?”而你不愿去,可以说:“去看电影怎么样?”这种回答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对方可能会同意你的意见。

关键时不妨大胆说“不”

社交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人的无理请求,若想既把“不”字说出口,又能不得罪人,确实是一种难事,甚至是一种奢求。但是,当我们面对某些人的无理取闹,特别是面对时弊陋习时,务必旗帜鲜明,断然予以拒绝,大胆把“不”说出口。

美国前总统塔夫脱曾讲过这样一个发生在他身边的故事:

“一位居住在华盛顿的妇人,她的丈夫很有些政治势力,而她要求我为她的儿子安插一个职位。她不断向我提出请求,而且还托两院中的几位议员帮她说话。可是,她要求给他儿子的是一个充任总统秘书而且专司咨询两院议事的职位,这个职位只有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能胜任,她的儿子,实在胜任不了这个职务,所以后来我另外派了一个人去接任。这样一来,她感到大大的失望,立刻给我写来一封信,说我不懂世故人情,说她曾努力劝说某一州的代表,让他们赞同我提出的某一项重要法案,她对我这样帮忙,而我仅需举手之力就可以完成她的心愿,却最终让她失望。

“我接到她的信,把这封信先搁置了两天,然后才平心静气地写回信。我先对她表示了同情,说做母亲,遇到了这样的事,当然是十分失望;再说关于用人是不能完全由我做主的,因为对于技术人才,我只能听该部门领导的推荐;最后又说了些她的儿子在现在这个岗位上一样可干得很好的话。这一封信总算使她静了下来,过后她又给了我一封短札,为前信所言表示抱歉。

“我所委派的人并没有马上就去接任,所以过了几天,我又接到了一封有她丈夫署名的信,但是,笔迹完全和前封信一样。这封信中说他的妻子为了儿子职位的事而忧闷成疾,医生诊断,恐怕是一种很严重的胃病。如果要使她恢复健康,最好把前次委任的那个人撤回而另行改为她的儿子。

“因此,我又给她‘丈夫’回了一封信,信中说希望医生的诊断有误,同时,十分同情他为了夫人的病而忧戚。至于撤回前次所委派的人,那是朝令夕改,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此事不久,我委任的人就到任了。又过了两天,我在白宫开了一个音乐会,第一对到会的客人,就是那位妇人和她的丈夫。”

上例中,塔夫脱一连多次拒绝,每次在拒绝时都义正词严,而对于之外的话题则给予了妇人很大的同情和理解,所以他们在事情过去之后,仍能保持良好甚至更好的交往关系。这无疑得益于塔夫脱对这件事得当的处理方法和简洁而不乏情意的拒绝之辞。因此,我们在社交中拒绝某些事时,不要为了拒绝而说一大堆理由,有些事不行就是不行,简明说出理由,然后不乏情义地拒绝它,才是上上之策。

有人说,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就请注意他拒绝别人时的样子,这是一个人的全部。“不”不仅体现一个人的性情,也诠释了一个人做人的标准。在该说“不”的关键时刻大胆把“不”说出口,是一种境界。

讲究说“不”的策略

说话讲究策略,说“不”更要有策略,否则“拒绝”二字将给你的生活增添不少麻烦。

有一个乐师,被熟人邀请到某夜总会乐队工作。乐师嫌薪水低,打算立即拒绝,但想起以往受过对方照顾,不便断然拒绝,便心生一计,先说些笑话,然后一本正经地说:“如果能使夜总会生意兴隆,即使奉献生命,在下也在所不辞。”

此时,夜总会老板自然是一副笑脸,乐师抓住机会立刻板起面孔说:

“你觉得什么地方好笑?我知道你笑我。你看扁我,不尊重我,这次协议不用再提了,再见。”这样,乐师假装生气,转身便走,老板却不知该如何待他,虽生悔意,但为时已晚。

在生活中,面对不喜欢的对象,要出其不意地敲他一下,以便打退对方。若缺乏机会,不妨参照上例,自己制造机会,先使对方兴高采烈,然后趁对方缺乏心理准备,脸仍在笑嘻嘻时,找到借口及时退出,达到拒绝的目的。

日本成功学大师多湖辉曾讲过这样一件事,在日本20世纪60年代末的学运中,某大学的教室里正在上课时,一群学运积极分子闯了进来,使上课的教授手足无措。当着班上学生的面,教授想显示一点宽容和善解人意的风度,就决定先听一下学生讲些什么之后再去说服他们。结果,与他的善良想法完全相反,学生们乘势向他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把课堂搅得一团糟,再也上不成课了。并且,这之后,只要他上课就有激进派的学生出现在课堂上,而这样的情况竟持续了一年。

从这一教训中,教授悟到一条法则,即,若无意接受对方,最好别想去说服对方,对方一开口就应该阻止:“你们这是妨碍教学,赶快从教室里出去!与课堂无关的事,我们课后再说!”假如再发生一次同样的事,教授能否应付呢?就算他显示出了拒绝的态度,学生也会毫不理会地攻击他;如果一点儿也不去听学生的质问,一开始就踩住话头,至少不会给对方以可乘之机,也不会弄得一年时间都上不好课。

一位名叫金六郎的青年去拜访本田宗一郎,想将一块地产卖给他。本田宗一郎很认真地听着金六郎的讲话,暂时没有发言。本田宗一郎听完金六郎的陈述后,并没有做出“买”或者“不买”的直接回答,而是在桌子上拿起一些类似纤维的东西给金六郎看,并说:“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

“不知道。”金六郎回答。

“这是一种新发现的材料,我想用它来做本田宗一郎汽车的外壳。”本田宗一郎详详细细地向金六郎讲述了一遍,共讲了十五分钟之久。他谈论了这种新型汽车制造材料的来历和好处,又诚诚恳恳地讲了他的汽车明年将有何种新的设计。这些内容使得金六郎摸不着头脑,但感到十分愉快。

在本田宗一郎送走金六郎时,才顺便说了一句,他不想买他的那块地。

如果本田宗一郎一开始就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金六郎,金六郎一定会问个究竟,并想方设法劝说本田宗一郎,让他买下这块地。本田宗一郎不直接言明的理由正是如此,他不想与金六郎为此争辩什么。拒绝对方的提议时,最好采用毫不触及话题具体内容的抽象说法。

拒绝他人时要注意的禁忌

1.忌说话绵软无力

拒绝别人时若说话绵软无力甚至哼哼唧唧半天讲不清楚,会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厌恶感,认为你不是帮不了他,而是根本不想帮他。因为,一般而言,只有心虚的人才会如此吞吞吐吐。

2.忌热情过头

既是拒绝别人就认真说出理由,之后无论表示惋惜也好、无奈也好,别人再不乐意,也不能对你的拒绝妄加指责。但你若为了弥补对方,一个劲儿地说着“可惜可惜”“下次下次”“一定一定”,则未免有些虚伪。

3.忌触动感情

据心理学家研究,“触动”是很容易产生共同感受的,故想说“不”时应注意避免。给人以“敬而远之”的态度,比较容易把“不”说出来,并且效果较好。或者,当对方试图与你套近乎时,你要保持头脑清醒,以免做了感情俘虏,给对方以可乘之机。一般说来,见一次面就能记住别人名字的人,常容易与人接近,因此,在交谈中不断称呼别人名字,并冠之以“兄”“先生”等常能产生亲近感。那么,反过来你想说“不”时,便应杜绝这种亲密的表示,即对方的名字一概不提,这样可加大和对方的心理距离,容易说“不”。还有,谈话时尽量距离对方远些,使其不容易做出拍、拉等触动性的亲密动作。另外,最好也不要触摸对方递过来的东西。东西也和人一样,一经“触摸”就会产生“亲密感”,想要拒绝就不容易了。

4.忌借口不当

有些人不想直接说“不”,便随便找些不值一驳的理由来暂时搪塞对方,以求得一时的解脱。这个方法并不好,因为对方仍可以找理由跟你纠缠下去,直到你答应为止。比如,你不想答应帮某人做事,推说:“今天没有时间。”他就会说:“没关系,你明天再帮我做好了,事情就拜托你了。”又如,你要拒绝对方想转让给你的一件衣服,你推说:“钱不够。”那么对方会说:“钱够了再说好了。”或者,你不愿意和对方跳舞,推说:“我跳不好。”那么他一定会说:“没关系,我慢慢带着你跳好了。”因为这些都是小小的谎言,一经反驳,你定会有些慌乱,“不”的意志便很难贯彻了。所以,对付这种情况,你倒不如直截了当地用较单纯的理由明确地告诉对方:“你托办的这件事办不到,请原谅。”“这件衣服的颜色我不喜欢,很抱歉。”“我已经另约了舞伴,不能跟你跳,对不起。”这样说虽显得生硬些,但理由单纯明快,不会给对方可乘之机,可以免除后患。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