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学习,就是当老师每讲出一个知识点,自己都要考虑如何应用,在题目里有多少种变化形式,有什么解题的规律可循。主动学习,就是把老师看成传递知识火炬的人,要努力把火炬放进自己心里,让火焰照亮整个天空。主动学习,就是上课专心听讲,力求在课堂上得到最大的收获。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帮助孩子改变对老师的看法
当孩子不喜欢某位老师讲的课,父母应该给孩子讲清楚,老师水平各不相同,但都是带给你知识、来帮助你的人。老师都希望学生好,都很尽力.他们每天都在为你付出。如此说,可以改变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让孩子愿意听课。
2.不要跟在老师后面走
父母应该给孩子讲清楚,学习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如果觉得老师讲的内容跟不上,就应该提前预习;如果觉得老师讲的太慢,缺乏吸引力,就应该主动思考得更深。这能帮助孩子,在课堂上得到最大收获。
3.训练孩子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如果孩子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加以训练。比较好的途径是由自己来整理学过的知识,这是长时间思考的过程,既能让注意力集中,又能增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4.让孩子给父母讲课
当孩子对老师的授课水平不满意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试着给父母讲同样的内容,这能让孩子体会到传授知识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增加对老师的理解,明白老师讲课是一种十分大的付出,从而愿意专心听讲。
5.要求孩子尊重他人的劳动
可以告诉孩子,老师讲课是一种劳动,任何劳动都应该受到尊重。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就能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仅仅从礼貌的角度上,也不好意思上课搞小动作。
6.给孩子算一笔账
父母可以给孩子算一笔账:如果不认真听课,受到损失的是谁?为了弥补课上的损失,要在课外多付出多少努力?上课搞一点小动作,玩得也不痛快,却要失去课外的娱乐时间,这划算吗?孩子想明白了,就会愿意专心听讲。
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
习惯46
培养孩子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课堂上的回答问题,其实是一种检验,考察自己的临场发挥能力、思维的缜密程度,以及面对问题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这些品质对于考试都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它们的主要途径正是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
深圳的万秀蓉说:我们的语文老师有一句口头禅——“你们是几品猪?”当老师提问时,如果没有几个人举手,老师就会大发脾气,指着那些没举手的同学大吼:“你几品猪?”一开始听到这句话,以为老师在开玩笑,很好玩儿,所以就哄堂大笑。后来听多了,就笑不起来了,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我觉得老师有这样的口头禅实在太不应该了。我们是小孩子,难免贪玩儿,难免有老师讲课不听的时候。再说了,老师也有不懂的问题,那老师又是几品猪呢?现在,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害怕甚至讨厌上语文课,就是因为老师的口头禅。一到上语文课,就会听到同学们唉声叹气:唉,又要挨骂的了!又要当猪了!
这个例子说明,积极回答问题,需要老师的鼓励,而不是谩骂指责。
下面是山东日照市四中992班的卢波写的一篇文章:
还记得,从小学开始,我就善于在课堂上与老师配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我总会争先恐后地举起我的小手,等待老师的目光射向我。不知是老师的偏爱,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时间长了,老师每次提问都在提醒我该回答问题了。为此,同学们对我是又羡慕又嫉妒,而我却常常沾沾自喜。就这样,我在小学成绩一直都很好。后来,我以优异成绩升入了重点中学。
上了初中以后,我尝到了小学积极回答问题的甜头,当然也不会丢弃自己的那套看家本领。更让我欣喜的是,我又找到了两个知己,有了他们两个我更加兴奋了,课堂上,我们总是抢先举手,争着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不知不觉,要期中考试了,我们3个带着十分的自信进入考场……结果很快出来了,我第一,第二、第三当然也就是他们两个了。这也是我们预料之中的。我慢慢总结出: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仅能集中听课的注意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还能使思维更加活跃。就这样,我们持续了4年,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决定命运的中考。我们如同往常一样,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可揭榜的那一天,我愣了,我仅考入了一所普通高中,而他们两个都考入了市重点高中。
开学的那一天,我很不情愿地跨进了校门,我为这所“不称心”的学校而心灰意冷。就在那时,我的那两个知己来了,我们敞开心扉,谈了好多好多,可唯有那一句“只要拿出我们初中的精神,我们的老招,不论在哪里,都一样学得很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仔细一想,脸上终于又出现了笑容,好像我又回到了从前。
可是,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正当我像从前一样举手回答问题的时候,我看到了同学们向我投来的目光,我看出那里面充满了惊奇和嘲讽。我怕了,我低下了头。我只觉得我那只手变得老沉老沉,让我无力举起它。从此,老师有了自己举手的习惯,而我的心好痛好痛。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的成绩下降了,而且下降的幅度很大。又过了几天,老师找我谈话了。我如从睡梦中醒来一样,把这些日子积攒的苦闷,一股脑儿全倾诉给了老师。老师听了之后,笑着对我说:“现在,为了学习,为了班级,你要起带头作用,带动同学们一起积极回答问题,就像你从前一样。我支持你。”就在这一刻,我的心情真的无法形容,我暗暗下定决心:我将迎着同学们的目光,勇敢地回答问题,再也不用胆怯。
走出老师的办公室,我激动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面对蓝天,面对白云。我大声说:“老师,我再也不会让您举手了。”
这个学生体验过积极回答问题的好处,却因为同学的目光而退缩的,这种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他最终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你呢?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鼓励孩子在家里回答问题
父母可以常常在家里和孩子共同学习,多提一些问题,鼓励孩子回答。当孩子在家里养成了回答问题的习惯,到了学校就能自然而然举起手来。
2.让孩子总结回答问题的好处和坏处
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总结,上课回答问题有什么好处和坏处,这样可以了解孩子的想法,有针对性地帮助他。孩子通过这个认真思考的过程,也会认识到,回答问题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帮助。
3.成绩是最好的回答
如果孩子担心,上课回答问题时答错了会让同学笑话,父母就该耐心地讲,答错了能让你记得更牢,你不回答就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到考试的时候还是容易犯错,那时就不怕同学笑话吗?即使课堂上同学笑你,只要你积极回答问题,取得更好的成绩,还会有人笑你吗?
4.让孩子勇敢地表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