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多尔衮和孝庄有没有圆过房 > 六 小龙怀大志大清君临华夏(第1页)

六 小龙怀大志大清君临华夏(第1页)

六小龙怀大志,大清君临华夏

五月初二,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整军入京师”,实现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夙愿。

北京局势稍稍安稳,尚未真正平定之际,多尔衮就急切地要办一件大事:迁都。

六月十日,多尔衮召集诸王、贝勒、大臣召开会议,商议迁都事宜。不少满族将官竟然留恋东北故土,反对迁都。在朝堂上甚至发生了争论,一些大臣对多尔衮说:“王爷,不如留军队在这里驻守,大军还是班师凯旋吧!”不同意迁都,实际上就是不想进取全国,只想继续割据辽东。多尔衮的胞兄武英郡王阿济格就说:“初得辽东,不行杀戮,故清人多为辽民所杀。今宜乘此兵威,大肆屠戮,留置诸王以镇燕都,而大兵则或守沈阳,或退保山海,可无后患。”

多尔衮沉吟片刻,严厉批驳:“先皇(指皇太极)在世时曾经说过,如果得到北京,马上迁都,以图进取,况且现在人心未定,不可轻易放弃北京。”皇太极生前的确说过这么一番话:“若得北京,当即徙都,以图进取。”有先帝遗命,众人的反对声浪渐消。

有大志向的多尔衮,怀着江山天下抱负,自然很留恋北京。回到沈阳,大清就是一个边疆小政权,坐镇北京,就可傲视中华,这里是全国的心脏。如果放弃北京,山海关大战的胜利就化为乌有了,那我大清军就是为别人打天下了,自然会有他人来北京当皇帝。人往高处走,国家也是这样,迁都北京,才能弹压中原、雄霸九州,历史上就不乏北方草原政权迁都南下的例子。多尔衮的胸怀和目光,远见卓识非一般人能比,他从战略考虑,认为大清若想“以图进取”,必须迁都北京,清廷只有占据这个高点才能进而统一全国。

多尔衮进关入京这一个多月所作的努力,为安定民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迁都做准备,奠定政治、经济和军事基础。多尔衮在敕谕臣下时,也曾多次表示:“底定中原,建都燕京。”一些将官看到多尔衮想迁都北京,于是见风使舵,奏议迁都之可行,谈迁都之好处:“京师为天下之根本,京师理则天下不烦挞伐,而近悦远来,率从恐后矣。”

多尔衮心里还有一个强烈的念头,那就是小福临在沈阳当他的无知皇上,像玩游戏一样;自己在北京登基。“福临当沈阳的皇帝,我当北京的皇帝,当汉人的皇帝!”然而,多尔衮苦思冥想,吃喝不香,辗转难眠,最终还是不敢这样做:一是有违自己当摄政王的誓言;二是这样做,大清就分裂了,八旗劲旅就会失败,一些人肯定会回沈阳保驾小皇上。大半年前,在皇太极驾崩时,为了避免八旗分裂,多尔衮没有自己称帝,而是以退为进,推举出一个小皇上,自己晋升为摄政王。如今,他率领大清来到北京金銮殿上,非常不容易,绝不能半途而废。自己带着清军进北京,多尔衮自满得意;自己打下了北京城,却不能自己坐江山,多尔衮又抑郁心堵。多尔衮在这种内心痛楚纠结中,为了大清国,着手迁都事宜,派遣辅国公吞齐喀、和讬、固山额真何洛会等,回沈阳迎驾。奏言:“仰荷天眷及皇上洪福,已克燕京,臣再三思维,燕京势踞形胜,乃自古兴王之地,有明建都之所,今即蒙天畀,皇上迁都于此,以定天下。”

这时候,在沈阳的皇宫朝堂上,真正主事的是辅政亲王济尔哈朗和礼亲王代善。豪格虽说被贬为了庶民,但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还有一个人物,那就是顺治的额娘——圣母皇太后。这几位,能决定小皇帝的“圣谕”。这几个人都明白,叫小皇上去北京,是多尔衮的主意。现在,多尔衮说什么,基本上十之八九就定了,其他人附和就行了。即便大家不想去北京,也做不了主,如果现在不去,等多尔衮派大军回来劫持皇上,大家也要跟着去,甚至还要有一大批人去不了,要掉脑袋。清军每次出征,几乎都是举全国之力,就那么点兵马,多尔衮都带走了。此次出征,多尔衮以两位辅政亲王一位带兵、一位留守的名义,把济尔哈朗留在了沈阳,就是不想让他再建军功,不想让他掌兵权。其实,代善留守沈阳,完全可以,但是,多尔衮把豪格也留下了,同样是不给他将功赎罪的机会。没有兵马攥在手里,沈阳就是一个空壳,君在内必须听将在外的,如若不然,回兵老家,龙椅就得换别人坐了。故而,圣母皇太后也点头同意迁都,只是不知北京是什么样,到了北京将来会怎么样,眼下只有听天由命。总之,沈阳这边在顺治皇上见诸王奏议时,大家表示同意:“迁都于燕,以抚天畀之民,以建亿万年不拔之业。”

多尔衮身在北京,遥想沈阳,知道众人会多疑乱想,但一定会乖乖执行。

八月二十日,福临率领大清国臣民,浩浩****,从沈阳向北京进发。这就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顺治迁都”,大清君臣、军民,一起进京。

大队人马,络绎不绝,因携两宫皇眷、诸王贵族、护行兵马、八旗眷属、扶老携幼,软细辎重等,故行动十分缓慢,一千六百余里的路程,遥遥辛苦。

皇上福临听额娘的,圣母皇太后听群臣的,皇上、圣母皇太后和群臣,听摄政王的。起初上路时,小福临非常开心,走出皇宫高墙大院,放眼天高地阔,草原飞鸟。看到额娘紧锁眉头,忧心忡忡时,他扑进额娘怀中,用小手抚着额娘的脸颊,问:“额娘为什么不开心?”圣母皇太后搂住了他,悠悠地说:“皇上,你还不知道害怕。”小皇上安慰自己的额娘:“等到了北京,有十四叔保护我们,额娘就不害怕了。”

十四叔就是摄政王多尔衮。一听到皇上这样说,圣母皇太后不由得搂紧了孩子。

小皇上说:“额娘,我喘不上气来了。”

车驾摇摇晃晃,小皇上困了,圣母皇太后却不敢睡,她担心此去北京,母子俩会不会有危难。

是多尔衮把福临推上龙椅的,母以子贵,庄妃晋升为正宗皇太后,多尔衮是福临母子的贵人;但圣母皇太后同样明白,多尔衮更想坐金銮殿,等过几年,多尔衮翅膀更硬了,势力更大了,可以一手遮天了,儿子福临就会成为他上位的绊脚石。圣母皇太后搂着小皇上,恍惚间做了个梦,梦见一个血淋淋的恶魔高举屠刀冲上来,她吓得惊叫,呼喊儿子逃命,急忙推醒小福临,恶魔一见小皇上醒了,转身就逃,她看到遮住恶魔脸面的长长头发甩**开,露出了一张熟悉的、没有血色的瘦长脸——摄政王。

他现在是恩人,但将来会不会成为仇人?

一路上,圣母皇太后都在思谋:“以后,怎么样才能缓解、消弭多尔衮的争位之心?”圣母皇太后想到的是:“多尔衮还没有儿子?以后,他会不会生儿子?他的王府里,不缺女人,都想给他生儿子。上天啊,最好是他永远没有儿子。没有儿子,他就觉得自己争夺皇位,没有啥意思了,将来谁接班啊?那样,也许会让他把皇上福临当成自己的儿子。那样,我们娘儿俩就会平安一些。”

小皇上嫌路远太累,离开皇宫好几天了,咋还没到北京?哭闹着:“我不去什么破北京了,我要回沈阳!”

圣母皇太后哄劝儿子:“皇上,北京的皇宫,比沈阳大,御花园更好玩。”

到了锦州地界,圣母皇太后指着远山和大海,骄傲地告诉儿子:“皇上,这是你父皇征战的地方,就是在这里,打败了大明朝。你长大了,要像你父皇一样,征战全天下!”

身边的护卫笑说:“等皇上长大了,也许仗都打完了,咱们都跟着皇上享清福了。”

到了山海关,圣母皇太后指着长城雄关,告诉儿子:“皇上,这里是摄政王带兵打败李自成的地方。以后,你长大了,要自己带着兵马,打更大的胜仗!”

小皇上问迎銮驾的大臣:“还有多远到北京?”

“启禀陛下,过山海关,才走了一半多的路。”这么远的路,我们上这来干吗?请您登基当皇上啊!”“我已经是皇上了。”“哎哟,我说陛下啊,等您到了北京啊,您要当更大的皇上!”“我到了北京,就长大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