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器忽然亮起,来自南枝学院遗址。
一位考古队员颤抖着传回影像:在虫洞发生器核心处,发现一块刻字金属板,上面写着:
>“致未来的你:
>若你读到此信,说明我的计算没错??
>爱终究会找到出路。
>不要怕软弱,不要怕眼泪,
>更不要怕做一个普通人。
>你活着,本身就是答案。
>??沈砚之,于火前七秒”
陆听久久凝视那行字,终于忍不住伏在操作台上失声痛哭。
这一次,不是为了使命,不是为了宇宙,只是为了那个在烈焰中签下捐献协议的男人,为了那个躲在监控屏后看女儿笑了一整夜的父亲,为了那个宁愿让自己成为禁忌,也要给她留下“缺陷”的科学家。
她拿起笔,在回信栏写下三句话:
>“爸,我学会哭了。
>我也学会笑了。
>我终于……回家了。”
信息发送出去的瞬间,整座行星仿佛轻轻震动了一下。
北极光骤然升起,横贯天际,颜色不再是单一的绿,而是融合了千万种情绪光谱:粉红是喜悦,深蓝是忧郁,金黄是希望,暗紫是思念。它们交织舞动,宛如一场无声的庆典。
而在银河系边缘,一颗沉寂已久的黑洞,首次向外发射出一段非引力波的信号。
那是心跳的节奏。
两下,停顿,再两下。
就像童年夏夜,父亲用手拍着床沿哄她入睡时的节拍。
地球上,一个五岁女孩突然抬头问妈妈:“为什么星星在打拍子?”
母亲愣住,随即微笑:“也许,是有谁在给我们唱歌吧。”
与此同时,陆听收到小星的最新报告:十二个断联文明陆续恢复通讯,第一条消息皆相同??
“我们想学你们的语言。不是文字,不是逻辑,是那种……会让人心疼的表达方式。”
她靠在窗边,望着漫天极光,轻轻哼起那首跑调的童谣。
风穿过方舟的缝隙,将旋律送往未知深处。
多年以后,历史学家将这一夜命名为“第二次启蒙”。
不是因为科技飞跃,不是因为星际和平,而是因为在这一夜,整个宇宙终于达成共识:
最伟大的文明,不在于能否穿越星河,而在于是否敢于承认??
我需要你。
哪怕你并不完美。
哪怕我只是个会哭的女孩。
哪怕我只是,想让这个世界多听见一声“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