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课题 > 五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教育对策(第2页)

五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教育对策(第2页)

把握筛选环节,就是要对网络用户等信息源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识别和筛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做好信息的过滤工作,把好网络信息资源的第二关。

(3)分类环节

把握分类环节,就是把五花八门的各类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整理,根据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提供有效信息,也可以尝试分级处理,对部分不适宜大学生群体的内容实行限制开放,把好网络信息资源的第三关。

(4)监控环节

把握监控环节,就是充分利用社会网络信息安全监控体系,针对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时效性和自由性等特点,对网络信息实施即时监控,杜绝“漏网之鱼”和“新生杂草”,始终保持网络空间资源的动态健康平衡,把好网络信息资源的第四关。

2。充分利用学校网络道德教育

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是学校,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单位,责无旁贷地肩负着网络道德教育的重任,学校教育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中坚力量。充分利用学校网络道德教育,需要处理好课堂教育、网络教育、文化教育、宿舍教育四个环节,构筑多层次、全覆盖的教育模式,使得学校成为网络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只有把这四个环节都做好了,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功能,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1)课堂教育环节

把握课堂教育环节,就是要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体系中,成为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开设网络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创建网络道德教育的学科体系,配备和培养高素质的网络德育工作者,掌握网络条件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及规律,利用课堂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建立科学合理的网络道德观念体系。

(2)网络教育环节

把握网络教育环节,就是要通过管好校园网、开设网上论坛、巧用网络交流平台等方式,加大投入力度,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充分利用网络设施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教学互动,以高雅文化、寓教于乐的内容,引导学生们远离不健康的信息;健全学校网络保卫系统,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对网上的信息实施监控,及时清除一些消极、错误、反动的信息,建立起校园网络“防火墙”,“常杀毒”,建立起有效的防护机制,利用网络的优势,拓宽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空间,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3)文化教育环节

把握文化教育环节,就是要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将文明健康、符合大学校园特色的文化信息输入网络,引导大学生在健康的网络文化中汲取营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增强他们抵制不健康思想的能力;开展针对“上网”这一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提高辨别网络善恶的能力,从而进一步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遵守道德规范。

(4)宿舍教育环节

把握宿舍教育环节,就是要扫除思想道德教育的盲区和薄弱环节,将网络道德教育的触角向学生宿舍延伸,针对这一目前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场所的环境状况,对健康上网、科学上网、高效上网进行深入的、面对面的宣传教育,收集整理学生与网络有关的信息及建议,辅导学生合理规划上网时间,引导学生自觉规范上网行为,抵制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培养健全网络人格。

3。推进家庭网络道德教育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根据对大学生上网地点的调查数据显示,家已经成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场地,这就意味着家庭教育也成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不可缺少且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推进家庭网络道德教育,需要处理好沟通、限制、开放、协调四个环节,营造“家长有效引导,孩子乐于接受”的良性教育氛围,为大学生上网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只有将这四个环节都处理好了,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有效推进家庭网络道德教育,从而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搭建有益的家庭平台。

(1)沟通环节

把握沟通环节,就是家长与孩子要保持良性的互动,既不能不闻不问,也不能管得太严太死,要松弛有度,放下“长辈权威”,换位思考,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这对家长自身的素质和网络道德水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的根本性环节。

(2)限制环节

把握限制环节,就是家长与孩子充分沟通之后,根据自己的分析判断力和对自己孩子的了解,要科学地实施不良行为规避,要对孩子的上网内容和网络行为采取一定的限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科学的上网方式,提高上网效率,这是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3)开放环节

把握开放环节,就是家长给予孩子适度的网络自由。家长给予孩子适度网络自由,就要赋予孩子绝对的信任,不盲目干涉孩子的网络自由,从而赢得孩子的依赖感和亲近感。在充分论证且能确保信息无误、行为无害的前提下给予孩子适度的网络行为自由,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养成,是家庭网络道德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

(4)协调环节

把握协调环节,就是家长与孩子、网络的动态互动,因时制宜,因事制宜,适时调整对孩子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完善教育的手段和措施,协调好与孩子相关的网络道德自律、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社会网络道德教育的关系,这是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的深化环节。

4。强化社会网络行为监管

引发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诱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同样需要集合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力量,构筑一个全员参与的道德教育体系,而社会网络行为监管是其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强化社会网络行为监管,需要在协调好环境、法制、舆论、技术四个环节的前提下,建立良好的社会网络行为监管机制,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网络氛围。只有建立体系完备的网络监管机制,才能真正强化社会网络行为监管,从而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搭建有力的社会支持平台。

(1)环境环节

把握环境环节,就是要处理好社会现实道德环境和虚拟网络道德环境之间的关系,看清差异,采取不同的行为监管方式,尊重网络环境主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行为监管方式,使得网络行为监管始终能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法制环节

把握法制环节,就是政府要加强网络立法,尽快制定能约束和规范网民上网行为的法律法规,并深入细致地开展网络法制宣传教育,倡导网络道德,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以他律来促进自律,以自律内化他律,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有害信息的侵蚀,防范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

(3)舆论环节

把握舆论环节,就是要利用社会舆论的“喉舌”作用,建立完善网络宣传机构,发掘传统优秀文化的网络教育资源,扶持健康向上文化,宣传文化经典,对抵制网络空间的不良文化,使得社会舆论成为网络道德建设的助推器,同时还要建立网络舆论监督机制,对网络舆论要做正面的引导,趋利避害,使得网络舆论成为网络道德建设的风火轮,双管齐下,培养大学生健全的网络人格和高尚的网络道德情操。

(4)技术环节

把握技术环节,就是要创新网络监控技术,对网络信息入口进行技术筛选,把腐朽、落后、粗俗、反动的信息过滤出去,及时了解网络信息,及时清除不良信息,对不符合规定和要求的内容进行删节限制,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及时制止,从技术上维护网络法制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权威性。

(三)创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

1。网络伦理教育法

网络伦理教育法,是以成熟完善的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匡正和引导大学生的行为,以持续性的网络伦理和计算机伦理课程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以正确的技术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以培养大学生完美的网络道德人格为教育目标,在自律的基础上成为合格网络公民的一种网络道德教育方法。网络伦理教育法模式参见图4-14。

图4-14网络伦理教育法简易模型

热门小说推荐

枪炮领主
萝卜上秤枪炮领主
...
撼天
一叶青天撼天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