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悠然见南山全诗译文 > 农村生活炸裂(第1页)

农村生活炸裂(第1页)

老家的房子是旧的,墙皮斑驳脱落,露出里面黄泥的底色。空气里弥漫着牲畜粪便和秸秆焚烧后混合的、陌生的气味。没有抽水马桶,只有屋后令人恐惧的、爬满蛆虫的茅坑。晚上,巨大的飞蛾和不知名的虫子疯狂地撞击着昏黄的白炽灯泡。

最大的冲击来自于开学第一天。

我穿着一条从城里带回来的、奶白色带粉色波点的连衣裙,蕾丝花边在阳光下微微反光。这身打扮在城里并不算出格,但在这里,却像一个来自外星球的符号。

当我走进那座只有几排平房、操场上尘土飞扬的乡镇中心小学时,整个操场仿佛安静了一瞬。所有同学都穿着朴素甚至破旧的衣服,很多人的袖口和膝盖打着补丁。他们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好奇、审视,以及一种……距离感。

“看那个转校生,穿得跟个洋娃娃似的。”一个女生小声嘀咕,声音却清晰地传到我耳朵里。

“听说她是从大城市回来的,真娇气。”另一个撇撇嘴。

老师把我安排在教室中间。上课时,我能感觉到前后左右的目光像细密的针,扎在我的后背上。我的普通话在这里显得格外突兀,当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时,那标准的发音甚至会引来几声压抑的窃笑。他们管这叫“拿腔拿调”。

下课了,女生们聚在一起跳皮筋,说着我听不懂的方言俚语。我犹豫着走过去,她们的笑声便戛然而止,用一种打量外来者的眼神看着我。没有人邀请我加入。

我像一个误入鹤群的孔雀,因为羽毛过于鲜艳,而成了被孤立和排斥的异类。我曾经在城里因为“捡来的”身份而自卑,如今,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我首先因为我的“城市印记”而被隔绝在外。

放学路上,我不小心踩进一个泥坑,泥水溅脏了我雪白的袜子和小皮鞋。旁边几个同路的男生爆发出一阵哄笑。我强忍着眼泪,跑回家。

母亲看到我狼狈的样子,皱了皱眉,第一句话是:“怎么这么不小心?这鞋很贵的!”

那一刻,累积了一天的委屈和孤立感轰然爆发。

“我不要穿这些裙子了!”我冲她喊道,“同学们都笑话我!我不要在这里上学!我要回城里!”

母亲愣了一下,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无奈,也有烦躁。

“由得了你吗?”她厉声道,“家里什么情况你不知道?入乡随俗,明天给你换身衣服!”

第二天,我被迫换上了一件表姐穿旧的、洗得发硬的碎花衬衫和一条肥大的裤子。当我再次走进教室,那种瞩目的目光消失了,我似乎终于“融入”了这里。但没有人知道,当我脱下那些漂亮的裙子,仿佛也亲手剥掉了过去那个被精心呵护的、带着城市印记的“我”。

我坐在简陋的教室里,看着窗外光秃秃的土操场,想起城里学校明亮的玻璃窗和塑胶跑道。一种巨大的失落和屈辱感淹没了我。

我从一个“异类”,变成了另一种“异类”。在城里,我因身世而内心漂泊;在这里,我因过往而格格不入。弟弟的到来,夺走的不仅仅是父母的关注,更残忍地剥夺了我所熟悉的整个世界。

老家粗糙的泥土,正在一点点磨掉我身上曾经的光泽,也磨硬了我那颗本就敏感易碎的心。

……………………

回到外公家的悠然,像一株被强行移栽的植物,耷拉着叶子,与周围的水土格格不入。

老家的空气是陌生的,带着泥土和牲畜的气味,而不是城市里终年不散的尾气和快餐店飘出的油香。同学们用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交流,谈论着她完全不了解的本地话题。她那张还隐约带着城市印记的脸和口音,成了无法融入的标签。

那栋父母引以为豪的自建楼房,对她而言,只是一个空荡荡的、充满回声的容器。墙壁是陌生的,家具是陌生的,连夜晚的寂静都陌生得让人心慌。她睡在父母为她准备的房间里,却总觉得像是在寄宿。这里没有她从小到大的涂鸦,没有她和伙伴们追逐打闹的痕迹,更没有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爸爸下班推门而入的日常声响。

这里不是她的家。这个念头像一根细刺,扎在心头,不剧烈,却时刻提醒着她那份无处安放的归属感。

而最让她感到刺痛和失衡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那个“家”里,有弟弟的存在。弟弟,那个她曾懵懂点头说“要”的弟弟,此刻正占据着她曾经的位置——睡在她曾经的小床上,吃着妈妈做的饭菜,被爸爸高高举起,沐浴在父母完整的、触手可及的关爱之下。

一种清晰的、近乎残酷的对比在她心中形成:她被留在了“老家”,而弟弟被带在了“身边”。

夜深人静时,那个闷热的、被问及“要不要弟弟”的傍晚会清晰地浮现在脑海。妈妈温柔试探的脸,自己那声轻快又带着讨好意味的“要”,如今都变成了沉重的、带着讽刺意味的回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