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蓝色风信子石是天然的吗 > 月球在远离(第1页)

月球在远离(第1页)

螺壳指挥中心的环形主会议室,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空气中残留着之前意识干扰攻击带来的微弱电离臭氧味,混合着每个人身上压抑的焦虑。

岑曙站在中央全息投影前,投影上是那朵被反复分析的蓝色风信子,以及林渡舟调出的“归墟”的图标——一个由无数不断自我复制、延伸的暗金色分形结构构成的庞大网络。它像一棵掠夺性的金属树根,其末梢正死死地“扎”进月球的能量场中,贪婪地抽取着一切,与风信子柔和的有机线条形成了残酷的对比。

“情况已经明朗。”岑曙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我们面对的敌人‘归墟’,其核心机制与这个‘蓝色风信子’符号密切相关。

她的话音刚落,蒋寒星立刻站了起来,身姿笔挺如舰桥上的合金柱,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忧虑:“指挥官,我正是为此感到极度不安!林渡舟同志的能力确实独特,但不确定性太高,风险巨大!她能够‘连接’到敌人核心,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的意识通道是双向的!我们如何确保在获取情报的同时,敌人没有反向植入病毒、进行定位,甚至……直接通过她来攻击我们的计划?”

她的目光锐利地扫过脸色依旧苍白的林渡舟,继续陈述,逻辑清晰而冰冷:“根据安全条例第17条,对任何存在被敌方意识渗透或控制风险的个体,必须进行最高级别的隔离审查,直至风险被完全排除。我坚持我的建议:在完成全面评估之前,暂停一切与林渡舟同志特殊感知相关的实验性操作!”

这番话像一块巨石砸入本就不平静的水面。几位不知情的团队成员,如谢寻葻、俞惊澜,都露出了思索的神色。从纯粹的逻辑和安全角度看,蒋寒星的担忧无可厚非。

林渡舟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那种被审视、被当作潜在威胁的感觉,让她低下了头。

“寒星舰长的顾虑,符合规程。”沐染桐清冷的声音响起,她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冷静地分析着数据,“但数据不支持‘完全暂停’的结论。根据监测,干扰攻击发生时,渡舟的意识波动虽剧烈,但始终存在一个独立的、稳定的‘核心频段’未被污染,并且正是这个核心频段引导了最后的‘反向溯源’。这更像是一个受保护的、加密的通道,而非不设防的城门。”

她的解释稍稍缓和了紧张的气氛。

就在这时,会议室角落一个原本处于静默状态的通讯屏亮了起来。是两名年纪稍长妇女。一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沉静而专注,是负责情报筛选与分析的赵莹;另一位戴着智能眼镜,手指在虚拟键盘上残留着敲击的残影,是负责外部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工程师钱悦。

“指挥官,抱歉打断。”赵莹的声音通过扬声器传来,沉稳有力,“我和钱工刚完成对近期所有外部情报流的梳理与反向追踪,因此未能实时参会。”

钱悦接口道,语速很快:“我们支持蒋舰长关于加强安全壁垒的建议。但从信息流模式分析,归墟的攻击更倾向于‘覆盖’与‘格式化’,而非精细的‘潜伏’与‘窃取’。林渡舟同志之前建立的连接,其数据特征更偏向于‘只读’而非‘可写入’,风险等级或许可以重新评估。”

她们的出现和基于情报与网络层面的专业补充,为这场争论注入了新的、关键的维度,也解释了为何这两位重要成员此前未出现在核心会议现场——她们正守护着基地对外的信息防线。

“我们需要的是建立更坚固的防火墙,而不是因噎废食。”岑曙定调,她看向蒋寒星,眼神坚定,“寒星,你的安全职责我完全信任。从即日起,由你负责牵头,设计并部署一套针对性的意识安全屏蔽系统,物理与信息层面双管齐下。我们的目标,是武装和保护这根唯一的‘探针’,而不是折断它。”

蒋寒星沉吟片刻,立正领命:“是,指挥官。我会确保系统万无一失。”她看向同事,五人立刻凑到一起,低声讨论起技术细节。

会议在一种微妙的、暂时的平衡中结束。

人群散去后,林渡舟独自一人留在渐渐暗下来的会议室里,看着全息投影上那朵兀自旋转的蓝色风信子。蒋寒星的话依然在她耳边回响,那种冰冷的、基于理性的不信任,比归墟的攻击更让她感到寒冷。

“觉得委屈?还是害怕?”

林渡舟猛地回头,发现周潮生不知何时去而复返,靠在门框上,手里拿着两杯热气腾腾的植物茶。那茶水呈现出一种清澈而温暖的琥珀色,里面漂浮着几朵小小的、淡蓝色的海石竹和一丝丝金黄色的钩藤,散发着一种混合了淡淡海风与木质清香的独特气味。

“这是‘静海茶’,”周潮生将一杯递给她,微笑着解释,“用潮间带的蓝石竹晒干,加上一点能舒缓神经的钩藤。大海能吞噬噪音,也能给予安宁。试试看。”

林渡舟接过这杯充满巧思与关怀的茶,温热的杯壁驱散了指尖的冰凉。她轻轻啜饮一口,一股温和的、带着咸涩底味的暖流滑入喉咙,奇异地抚平了她胃部的紧绷感,连带着纷乱的思绪也似乎沉淀了几分。“有点……我只是……不想被当成一个需要被关起来的怪物。”

“你不是怪物。”周潮生在她身边坐下,声音柔和而肯定,“你是听到了大海最深处的呜咽,并试图回应它的人。这在过去,会被尊称为‘萨满’或‘海的女儿’。只是现在,我们习惯用数据和安全条例来解释一切。”

她指了指那朵风信子:“潮汐在减弱,大海在死去……我能感觉到它的悲伤。而你,是唯一能‘听’懂它遗言的人。别让岸上的人的争吵,淹没了你从深海带来的声音。”

周潮生的话语和那杯独特的“静海茶”,像一股暖流,悄然融化着林渡舟心头的冰凌。她的直觉和共情,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弥补了纯理性分析的强制与严酷。

就在这时,俞惊澜也探头进来:“渡舟,我和谢工讨论了一个初步方案!我们打算利用‘灵轨’冗余的量子纠缠节点,在你周围构建一个局部‘意识迷宫’,任何未经识别的外部意识尝试连接,都会在里面迷失方向!这就像给你的大脑加了个动态密码锁!”

她的富有机智的热情驱散了最后一丝阴霾。

当晚,林渡舟回到分配给自己的休息舱。舱室不大,但有一面舷窗,云多得感觉傍晚就会下雨——那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小的月亮,散发着令人不安的清冷光辉。

她躺在床上,意识却不由自主地沉潜,试图去寻找那缕熟悉的清辉。

“沧月……我们需要谈谈。关于月桥,关于……我们该如何阻止这一切。”她在内心呼唤。

没有明确的回应。但一种难以言喻的、微弱的共鸣感,从她意识的深处隐隐传来,像隔着厚重水幕传来的灯塔光芒。她无法清晰捕捉,却能感受到那份“存在”的坚定。

她忽然想起周潮生的话——“别淹没了你从深海带来的声音。”

她闭上眼睛,不再试图去“听”或者“看”,只是纯粹地去感受那份共鸣,去信任那份由沧月带来的、与月球乃至更深远存在的神秘连接。

也就在她心境逐渐沉静的这一刻,一段破碎的、非她自身记忆的“画面”,毫无征兆地浮现在她脑海:

……那是一片无垠的、并非海洋的“液面”,荡漾着珍珠般的光泽。一个模糊的、散发着强大而古老气息的女性身影,正俯身于此,她的手中,托着一颗如同微缩星辰般、正在缓慢搏动的光点……而那光点的频率,竟与蓝色风信子的共振谐波,隐隐契合……

画面戛然而止。

林渡舟猛地睁开眼,心跳如鼓。

那个女性身影是谁?那片珍珠色的液面又是什么?这记忆碎片来自何处?是沧月传递给她的吗?还是……她自身基因中沉睡的、来自母父那一辈的记忆?

带着满腹的疑问和一丝莫名的悸动,她沉沉睡去。在意识深处,关于“归墟”种种恶积祸盈的画面交织,让她感到窒息。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困境,她仿佛能听到无数个时代里,女性智慧被嗤笑、力量被禁锢、声音被淹没时发出的、与月球哀鸣同频的集体悲鸣。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