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儿,你要吃撒子不?”
说话的人是位中年男人。与他谈话中途。能够了解到,他早晨会去学校附近摆摊,店里就留有他老婆和老妈照料。中年男人样貌硬朗,腮边有些胡茬,不过五官立体,大概三十余岁。头上裹着白布。双手带着长长的袖套。
一年里,他与妻子辛勤劳动,挣得钱足以养活一大家子。
大哥热情洋溢,我还未坐下,他便招呼我。
我愁眉苦脸的坐下,“来碗面条”
“好嘞”
来到贵阳一周多了,然而,接下来,我便失去了所有线索,李泉的姑姑没有再联络我。
我尝试在四周打听消息,惋惜的是,这里的民间文化体系远比我想象的复杂许多,种类繁多,范围太广,根本无法锁定关键信息。
我尽量朝人死复活或者僵尸之类的谣传打听,但是,都不过是些稀松平常的故事,在其他地方依然常见。
为何会是贵州呢?我想,他埋藏的秘密,与贵州到底有什么关联?
提到贵州,脑中最容易想到的,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广布,全省多山,地势险要,从这方面来看,贵州确实是个隐藏秘密的最佳选择,不过,难道仅限如此么?我不敢妄下结论。
然而,也正因如此,我不可能把这里的每一片土地都走一遍。
我打开手机,看了眼时间,已经不早了,早餐店人潮逐渐退去。
老板解下头巾发到一旁,手端着一碗面,小心翼翼地走来。
把面放到我面前,他便顺势坐下。过了一会,他开口:
“娃儿,你外地来的噢?看起不是本地人噻”
“嗯”我点了点头,用筷子搅着面,看着里面的辣椒油,不免皱了眉头。
“你看起是学生,来贵阳旅游的是不?”
“我。。。来找人”我说的也不算错。李泉在我看来,也还算人。
“找哪个?”
大哥看起来完全不忙了,随意地和我聊天。
“同学”我说
“囊个会来这找人耶?”
他真的非常非常热切。说话带着厚厚的口音。
“这里有什么特别的传说吗?”我编不出回应,只能随口提问,尝试蒙混过去。
“传说?”大哥咪起眼睛,作思考状。
其实,我大概是不抱什么期待了,这一周多的奔波,耳边的故事听得也太多,大都是过过耳边风。听听也就忘了。
就像此刻,老哥讲起了他小时候的故事。
听到后面,我也没什么精力去仔细琢磨了,直接左边耳朵进,右边耳朵出,与我听得其他故事,没有太大差异,并且,大部分都是大哥的人生经历,从他求学到娶妻。
浙江的雨未停,一直下到了贵阳。
乘着夜色,两位年轻打扮的先生进入一家酒店。行踪诡异。
或许是他们脚步太轻,竟无人发现。
其中一位拐入消防楼道,关上门,只留一道缝隙,静静地等待着什么。
夜深,路上行人不多,打听了一天消息,零零散散的,大多都无用。我狠狠挠了挠头,只觉得无力。
我打开手机,翻着以前的聊天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