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青玉案·浮世梦华录在线阅读 > 破晓的引擎(第1页)

破晓的引擎(第1页)

重建无线电制造厂,是重中之重。战前位于郊县的厂房在战火中损毁严重,几乎需要推倒重来。李承昀和张云深亲自选址,最终在浦东靠近江边的一片空地上,圈定了更大的一块地皮,计划建设一个集研发、生产、测试于一体的现代化无线电工业园。

资金是首要难题。虽然李氏家底雄厚,但战后银根紧缩,大规模投资依然压力巨大。李承昀再次展现了他在资本运作上的天赋。他一方面说服父亲李敬尧,将香港及海外的一部分资金调回上海;另一方面,他以其清晰的产业规划和李氏商行的信誉作为担保,成功地说服了汇丰银行等多家外资银行,提供了数额可观的低息贷款。此外,他还大胆地引入了“职工持股”和“技术入股”的新模式,将工厂的一部分股份分配给核心的技术团队和管理骨干,极大地激发了团队的积极性和归属感。

张云深则全身心地投入到工厂的技术重建和升级中。他拖着并未完全康复的身体,频繁往返于公寓和浦东的工地。战前转移至重庆的技术资料和部分核心设备被顺利运回,成为了新工厂的宝贵火种。他亲自参与厂房的设计,要求充分考虑采光、通风和生产流程的合理性;他与德国、美国的技术代表反复洽谈,引进了更先进的生产线和检测仪器;他组织留下的老工程师和新招聘的大学毕业生,日夜攻关,试图在恢复生产的同时,研发出功率更大、性能更稳定、更适合中国市场的新型无线电设备。

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张云深常常穿着一身沾满灰尘的工装,与工程师和工人们一起蹲在地上讨论技术图纸,或是站在尚未封顶的厂房里,指挥着设备的吊装。李承昀则坐镇中枢,协调着资金、物料和各方关系,确保重建工作不受掣肘。每当遇到难以解决的技术瓶颈或外部阻力,两人便会在那张橡木书桌前,或者就在工地的临时板房里,讨论至深夜。

一次,在关键的大型发射管批量生产工艺上遇到了难题,成品率极低,严重影响了首批军用订单的交付。张云深连续熬了几个通宵,双眼布满血丝,人也又清瘦了一圈。李承昀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知道无法劝阻。他只能默默地让厨房准备更滋补的汤水,在张云深深夜归来时,为他准备好热水和干净的衣物,用无声的陪伴给予他最大的支持。

终于,在一个曙光微露的清晨,实验室传来了好消息——新的工艺参数测试成功,成品率大幅提升!消息传来,整个技术团队欢呼雀跃。张云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的笑容。李承昀赶到工厂,看着他那如释重负的样子,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当第一台在新工厂流水线上组装完成、闪烁着金属光泽和指示灯光芒的大型无线电发射台,被小心翼翼地推出厂房,准备装车发运时,所有参与重建的人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激动。这不仅仅是李氏商行战后复苏的标志,更是这个饱经磨难的国家,重新连接世界、迈向新生的象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