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青玉案·浮世梦华录在线阅读 > 皖南寻踪(第2页)

皖南寻踪(第2页)

山路崎岖,远比想象中难行。对于习惯了城市平坦马路的李承昀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考验。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衬衫,西装革履显得格格不入,树枝刮擦着他的裤脚。但他心中有一股执念支撑着,一步一步,艰难地向深山迈进。

两个多时辰后,暮色开始笼罩山峦,林间的光线变得昏暗。就在李承昀几乎要力竭放弃之时,拨开一片茂密的竹林,眼前豁然开朗。

一座简朴至极的院落,静静地坐落在山坳之中。几间茅屋,一口以青石垒砌的古井,院中一张石桌,桌上刻着棋盘,黑白子散落,仿佛一局未竟的残局。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屋廊檐下,整整齐齐悬挂着一排烛灯。以竹为架,以纸为罩,里面烛火并未点燃,在暮色中静默着。

李承昀屏住呼吸,仔细数去。

一、二、三……九十七、九十八。

果然是九十八盏!

他的心,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起来。就是这里了。

院门虚掩着。他整理了一下被树枝划得有些狼狈的衣冠,轻轻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院内整洁异常,仿佛有人时时打扫。他站在院中,正犹豫着该如何开口,一个清冷平静的声音自身后传来,如同山涧溪流,瞬间涤荡了他满身的疲惫与焦躁。

“施主何事?”

李承昀猛地转身。

只见一个身着灰色僧袍的年轻僧人,正站在院门口。他肩上背着一个竹编的背篓,里面装着些刚采来的草药,僧袍下摆沾着些许泥土。这僧人看上去不过三十上下,短发利落贴额,剑眉斜飞入鬓,眼尾微挑时自带三分锋芒。鼻梁高挺如峰,薄唇紧抿却不显冷硬,反倒衬得下颌线棱角分明。不似凡尘俗僧的清寂,他周身既有禅意的内敛,又有历经世事的沧桑,一双眼睛却深邃得如同古井寒潭,与他年轻的外表格格不入,仿佛沉淀了无数岁月,让人一眼沉沦。

李承昀怔住了。他想象中的“得道高人”,应是须发皆白、仙风道骨的老者,绝未料到竟是如此一位年轻俊美的僧人。

他慌忙收敛心神,恭敬地行了一礼:“在下上海李承昀,冒昧前来,特为请教慧寂大师解梦解惑。”

僧人目光平静地在他身上停留片刻,那目光似乎能穿透皮囊,直抵灵魂深处。李承昀感到一种莫名的紧张。

“贫僧便是慧寂。”僧人微微颔首,声音依旧平淡无波,“不敢称大师。施主远来辛苦,请进。”

他推开正屋的门,侧身让李承昀进去。

屋内陈设极为简单,一床一桌,两把竹椅,墙上挂着一幅字,笔墨酣畅淋漓,只有两个字——“放下”。

李承昀在竹椅上坐下,慧寂为他倒了一碗清茶,然后在他对面坐下,静待他开口。

屋外,最后一抹天光隐没在山后,深山的夜,悄然降临。只有桌上那盏如豆的油灯,在两人之间跳跃闪烁,将他们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土墙上。

李承昀知道,决定性的时刻,到了。他从怀中,取出了那枚以丝绸包裹的青花玉佩,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

“大师,一切困扰,皆源于此玉。”

当慧寂的目光落在那枚青花玉佩上时,李承昀清晰地看到,这位一直古井无波的年轻僧人,瞳孔猛地一缩,拿着茶碗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碗中的茶水漾起一圈细微的涟漪。

虽然慧寂迅速垂眸,掩饰住了那瞬间的失态,但李承昀心中已然确定——

这位慧寂法师,认得这枚玉!

(第二章完)

---

热门小说推荐

纵目
黄石翁纵目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