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重生三国玩貂蝉 > 第一卷金丝雀之笼第27章 筑巢引凤鹰犬环伺(第1页)

第一卷金丝雀之笼第27章 筑巢引凤鹰犬环伺(第1页)

貂蝉把窗槛上的水汽抹成一条细线,像在纸上划出一天的起始刻度。

回执板已挂满:百花楼的三十七条、礼台的十二条、军中抚恤白话单的九条。她给阿绣一张简短的“日程卡”——

一、筑巢:三处——静巢(投递点)、活巢(训练所)、明巢(公开面)。

二、引凤:定三类人才画像——“算、听、讲”。

三、巡线:两条——“谁靠近谁”“谁总是迟到”。

四、回执:三日红线,逾期必须标“原因”。

“今天不是忙,是搭骨架。”她把石笔在案角点了点,“到晚间,三处巢都要亮灯。”

阿绣应声,把帘子提到恰到好处的位置——让光进来,但不让外面看清里面的格局。稽核司的小屋简陋,却有一种“后台”的实用:一面墙挂流程简表,一面墙挂“灰线图”,正中一张干净的桌,桌上摆着酸梅与印泥,像热与冷的两极。

静巢设在城西一间药铺的后阁——“草木堂”。名义是药童练手的地方,实则是“救助优先”的落脚点。貂蝉挑这里,是因为她看见这条街上的气运线温白而不炫:贫,但稳;多病,却不恶。她让药铺掌柜在门框内侧钉了一枚小小的铜片,上刻“霓裳一巢”,没有字样,只有一个“↗”的暗纹,认纹不认字。

第一位来的是那位“二掌柜”的老母,裹着一层旧棉,手脚僵硬。阿绣扶她落座,热粥先上,再看方。貂蝉坐在旁边,问的不是“案”,而是“饭”:你们家谁吃饭快?谁最会讲价?老母亲笑出几分牙缝光:“小媳妇陈芙会算,买盐米从不亏秤。”

貂蝉记下“陈芙”两个字。救助票据当场登记,白话回执号写在一小片木牌上,老母揣进怀里,总算有了“抓得住”的东西。静巢的意义,正在于此——先让人把心放下,再把话说清。

阿绣悄悄问:“姑娘,‘静巢’要守多少话?”

“守最短的那句。”貂蝉低声,“‘谁、何时、何地、何物’。长话留给‘活巢’。”

活巢设在百花楼后坊的绣房与隔壁一间小院合用。白日绣花,夜里训练。训练什么?不是舞,也不是剑,是三件最不起眼的“硬功夫”:对账、校音、讲法。貂蝉给杜霜锦看“课表”——

“算”:票据比对、双重记账、误差率统计;

“听”:乐律与人声分辨、风向识别、暗哨定位;

“讲”:一页纸讲清“流程”,三句白话答疑,“不被挑衅带节奏”。

“只三样?”杜霜锦挑眉。

“足够让她们立住。”貂蝉说,“人群里,能把事实讲短的人,最有用。”

第一批学徒三人:琴律弟子程笙,耳尖;洗衣婆柳娘,嘴碎但记性好;陈芙,算盘拨得快。貂蝉给她们各发一枚“凤羽牌”,不是金,不显眼,是一片薄薄的黄铜叶,上面刻“编号——巢—人”。真名隐匿,只认牌号。

“规矩三条。”她站在院中,“一,先救后取;二,证据双封;三,回执三日。背下来,梦里也要会。”

程笙举手:“姑娘,‘听’要听到什么程度?”

“你先学听‘非人声’。”貂蝉答,“如今对手爱用器物挑唤。竹哨、铜片、假婴哭,你要一听就能指方向。”

柳娘挤眼:“那我呢?就靠嘴?”

“你的嘴是‘风向口’。”貂蝉笑,“你在洗衣场讲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比太学的长句好使。只需记住两件事——不匿名、不添油。每次讲,都先报‘回执号’。”

柳娘笑得合不拢嘴:“我这张嘴,终于有了‘号’。”

陈芙最沉静。她把算盘拨了两遍,问:“姑娘,‘算’的最大要紧是什么?”

“不是对,是快。”貂蝉看她,“快里要准,准里有可解释。你先把‘误差率’这三个字写熟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