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12页。
[69]参见郑飞:《现代性辩证法视野中的现代性批判》,《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2期。
[7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297页。
[7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第927页。
[72]〔美〕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2页。
[73]参见王南湜、谢永康:《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83—95页。
[7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170、171、173、174、177页。
[7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第3页。
[7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第2—3页。
[77]苗力田:《古希腊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第330页。
[78]参见〔德〕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第394页。
[79]参见〔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130页。
[8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310、274页。
[81]〔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第74页。
[8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80页。
[8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79页。
[84]〔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第74页。
[8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47页。
[8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67页。
[8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78—79页。
[88]参见王南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和异化理论》,《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8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85页。
[9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83页。
[9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84页。
[9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18—119页。
[9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30页。
[9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2、33页。
[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204页。
[9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42页。
[9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427页。
[98]〔美〕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2、48页。
[9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775页。
[100]〔美〕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4页。
[101]王南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和异化理论》,《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10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04页。
[10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69页。
[10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376页。
[10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387页。
[10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399页。
[10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4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