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女娲和秦始皇 > 插柳已成荫(第1页)

插柳已成荫(第1页)

嬴政玄衣深沉,目光扫过阁中诸女因上午议事而略显疲惫,却依旧目光灼灼的面容,声音打破了沉寂:“农时民情已明,交割时机已定。此刻,便要将这‘坤田策’的筋骨血肉,彻底定下!尔等且畅所欲言”第一步:勾勒蓝图——坤田之利,一人一策

齐太后率先开口,声音沉稳:“老身以为,首要在‘生而有地’。须令天下父祖知晓,女儿落地,便有一份田产随之而来,非是赔钱货,而是携家业而至!”

吕雉紧接着道:“太夫人所言乃根基。然有地尚需能守。故第二条,必为‘田随人走,权属不移’。女子出嫁远行,田产亦需随之迁徙,绝不可为父兄宗族所夺!”

巴清思路敏捷,立时补充:“阁令深谋远虑。然田产传承更是关键。故第三条,须‘传女不传男,三代方止’。若可传子,不消两三代,田产尽归男子,则前功尽弃矣!”

安舒公主受到启发,踊跃陈词:“尚有可为!为激励女子自立,当规定‘女子立户,另授立户田’;为倡慈心,可定‘领养孤女,加授养孤田’!如此,女子奋进有途,孤幼亦得庇佑!”

第二步:立案立法——严刑峻法,保驾护航

嬴政听罢四条,目光炯炯,抚掌道:“善!条条切中要害!有此四策,坤田之骨立矣!”他转向吕雉,“既已明晰要害,便以此为核心,拟定诏令。不仅要写明女子有何权利,更要写明,若有犯者,该当何罪!父夺女田,何刑?夫占妻产,何罚?宗族逼迫田产传子,何惩?务必清晰峻厉,使人知敬畏,不敢轻犯!”

吕雉肃然应诺:“臣遵旨!定将《护凤严刑令》之精神融入此诏,以律法为天下女子之甲胄!此时,一位负责户籍文书的女官谨慎开口:"陛下,臣有一虑。天下女子与日俱增,,今日在册者授田,那明日新生之女婴、后日自立门户之女子,其田又从何而来?若每次皆需朝廷重新划拨,恐繁琐不及。"

此言一出,众人顿觉棘手。是啊,人口肯定会增加,那要她们等一年后再分?不行不行,有一些狠心的,看见是女婴就要溺死。

沉默中,巴清眼中一亮,以她商人的思路脱口而出:"或可效法商贾囤货之理?朝廷所得田亩,不必一次性全部分尽。可先划出一部分,由各郡慈壤统一掌管,作为‘备授田’。日后但有符合条件之新增女子,便可由当地慈壤直接从这‘备授田’中拨付,岂不便捷?"

吕雉立刻领会:"清君此议大善!慈壤本就需田土收益日常用度,由其掌管这部分‘备授田’,断无荒废之虞。如此,授田之事便可如活水般源源不绝!"

"准!"嬴政当即拍板,"便设‘慈壤备授田’之制!"

第三步:未雨绸缪——慈壤为仓,权属之变

立法思路既定,嬴政追问:“权利已明,律法已备。然田如何分?”

此时,议题深入,众人直面现实困境。有言:“当下田亩,未必足数分予所有女子。或可先予女婴,使其得活,免于溺毙之厄?”然即刻有虑:“若一家之中,妹妹有田而姊姊无田,恐生嫌隙于门户之内。”

又议:“或可先予老者,使其老有所养?当今以孝行天下,推行或易,且人皆有老,皆有所盼。”然此策旋即被赵高驳道:“老者易将田产传予子孙,而非女儿。如此两三代,土地尽归父系宗族,纵有严刑峻法,亦难抵人性之私。”

由此引申出更深忧虑:“不独老者,但凡女子名下有田,恐皆难逃父兄夫族之觊觎。”一时间,竟有无奈之声起:“既如此……不如不授田于女子……”

满座愕然之际,将离公主急转:“非是不予!是不予地契!,地契由慈壤统管让她们的父兄摸都摸不着,女子但有耕作与收成之权,如此可好?”

此议一出,如拨云见日。吕雉喜道:“妙极!各郡县皆设有慈壤,足以管理。无需另设机构,慈壤亦可自弱转强,掌理大片田土,其中遗孤生计亦得保障,无需全赖陛下私库。”

巴清亦赞:“‘田随人走’由此易行!女子远嫁外郡本郡慈壤可直接收回田亩,由外郡慈壤重新分划田亩,更无须专设峻法严防父兄夫族侵占!”安舒公主补充:“田产传承之压力亦得化解,女子亡故收回田亩,她的亲生女儿可依户籍来申请续种,其他人没资格申请,免与旧俗正面相抗!”

嬴政闻言,深以为然:“善!便定此策:田产由慈壤管理,女子按籍授田!”

第四步:情感共鸣——慈壤之名的宿命

谈及慈壤将负此重任,吕雉心潮起伏,动情言道:“陛下,说起这慈壤……当初上报官文,本欲名‘遗孤院’,取其直白,令百姓皆知是收养弃婴之地。是臣私心,念及那些女婴可怜,欲求一温暖之名庇佑,方想起女娲持土造人、息壤生生不息之天谕景象,斗胆定为‘女娲慈壤’。借神之名,祈愿延续可怜女儿的性命。未曾想,今日它竟真要执掌沃野千里,成为天下女子之根基!温暖天下女子,冥冥之中,岂非天意?”

这番话引得众人感慨万千,皆泫然欲泣,心中充盈感念与使命,殿内满是温情。

第五步:查漏补缺——权力制衡,防患未然

喜悦之余,一位心思缜密的女官谨慎开口:“陛下,慈壤掌天下女子田产之管理,权柄日重。虽其建立之初,便有陛下派遣之宦者与坤元阁荐举之女吏共管,且行三年轮换、举报重赏之制,吏治尚清。然……巨利当前,长远计,仍需加一道保险,防微杜渐。”

嬴政闻言,非但不怒,反露欣慰之色:“居安思危,此言大善!尔等有何良策?”

将离公主机敏应答:“父皇,可设‘一式三份,三方存档’之制!田契制成三份,慈壤作为经手方存其一,地方郡府存其一,最要紧一份,直送咸阳坤元阁总阁备案!任何变动,需三处文书勘合无误方可施行。如此,可绝篡改之患!”

“准!”嬴政从善如流,“便以此法,为慈壤之权加上一道铁锁!”

第六步:务实推进——田源人手,破局有方

然根本之困未解:地不足分,何以施行?或议:“可否每人少分些许?譬犹饥者不可骤饱。”然此议立遭否定:“所分过少,与不予何异?新政欲立男女平等,岂能让女婴初生便矮男婴一头?”

又议:“或可暂不分田,先由慈壤雇人耕种,待田亩充裕再分?”然如果是整郡田地的话,慈壤人手还是不足,田土若荒废一季,损失甚巨。”

正当困顿,忽有灵光闪现:“人手何在?女奴是也!除上午所议交换来的华夏女奴外,咱们不是还有少府金玉买来的外族女奴吗?”“对对对,还有归姓女子,八月拓远和归化放出去的消息,现在陆续来秦的外族女奴正好有安置之处,而原本打算安置在各工程附近梧桐苑的归姓女子当初也只想到让她们养猪,现在临近的慈壤又可以雇佣她们种地,这样归姓男女都有稳定工作与收入,他们的亲朋将会源源不断来大秦”

此策大善!更进而完善:“各郡县田额本不相同,无需强求一致。当地男子受田几何,女子便同额授之。若某地慈壤田亩已足,便可尽数分授;若不足,则先使女奴耕作,待足额再分。若女奴应者不众,或人数仍不足……不如不等,田亩不足之郡县,可先分予青壮女子。其一,彼等乃劳力,可立时耕种;其二,彼等多已适人,天降田产,可增其在夫家地位。”

更有妙思:“地不可动,人可动也!原不在籍之女,如慈壤遗孤与陆续来投之女奴,可自缺田之慈壤迁往边地之慈壤”众人皆叹慈壤作用之宏。

第七步:大势已定——田源可期,信心满怀

最后,巴清综览全局,乐观总结:“陛下,综而观之,坤田之源可谓充沛。眼下可期有抄没之田与首批兑换之田,足可启动。后续更有‘一亩熟田换五亩边地’之策源源接济。即便有些郡县一时无法为所有女子足额授田,亦可依吕阁令‘分郡核算、青壮优先、人口调剂’之策循序办理。依臣估算,快则一载,慢则两岁,必能使天下女子,皆‘生而有田’!”

嬴政闻言,豪情顿生,霍然起身:“善!理念已明,律法已备,田源已足,制衡已设!此令可行!诏书便由坤元阁草拟,明发天下试点郡县!朕要让这坤田,成为重塑大秦根基之惊雷!”

嬴政朗声大笑,声震梁宇:“妙哉!诸卿今日所议,较前朝那些争功诿过之会强出百倍!彼辈为家族私利吵嚷不休,徒耗光阴,难有结果。尔等却心念一同,合力解题。能层层剖析,化解诸难,怪不得天谕示“坤载万物”’,女子果真最为博爱无私!”他目光扫过众人激动面容,但觉窗外冬风都像是带着暖意:“便依此决:,慈壤管理田产,女子按籍授田,外族女补充人手!”本只想为华夏女子分地,现在连未来将面临的外族女奴安置问题也顺便解决了,更提高了归姓女子就业,促进了外族归化。

一场奠定乾坤的会议,在充满信心与希望中结束。众人皆知,一个崭新的时代,正伴随这份精心打磨的诏令,缓缓开启。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