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甄嬛 满人 > 年关暗涌新桃旧符(第1页)

年关暗涌新桃旧符(第1页)

祭祀风波的险险度过,并未给安陵容带来多少喘息之机。年节的气氛日益浓烈,宫中处处张灯结彩,笙歌不绝,但这份浮华的喜庆之下,涌动着更为复杂难测的暗流。

安陵容“病”好后,第一次前往景仁宫请安,便能清晰地感受到各方目光的变化。华妃称病未至,避免了与她正面相对,但那股无形的敌意却仿佛凝结在空气中。皇后待她依旧温和,却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其他妃嫔则大多持观望态度,客气中带着疏离,唯有甄嬛与沈眉庄,还能与她维持着表面上的平和。

皇帝那边再无新的赏赐,也未曾召见,仿佛之前那套《香乘》与名贵香料的厚赏只是昙花一现。安陵容心知,这是帝王心术,一时的扶持不代表永久的靠山,一切还需看她自己的“造化”。

她依旧谨慎地打理着香料采买的差事,经此一役,广储司的钱主事等人倒是安分了不少,办事效率也高了许多,不敢再明着刁难。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屈服,一旦她露出破绽,或是失去倚仗,这些人会立刻反噬。

年节宫宴,依例举行。安陵容位份低,座位被安排在不起眼的角落。她乐得清静,只安静地用着膳食,偶尔抬眼,观察着殿内的众生相。帝后高坐主位,接受着宗室命妇与外臣的朝贺,一派祥和。华妃盛装出席,容光慑人,与左右谈笑风生,仿佛早已忘却之前的不快,只是那眼波流转间,偶尔瞥向安陵容方向时,依旧带着一丝冰冷的寒意。

端妃依旧称病未至。安陵容心中了然,端妃是在避嫌,也是在暗中积蓄力量。那“双丸”之警与吏目之死,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之下,必然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调查与博弈。

宫宴过半,歌舞升平。安陵容正垂眸盯着杯中琥珀色的酒液,一个穿着体面的小太监悄步来到她身边,低声道:“安小主,苏公公让奴才传话,皇上念及小主前些时日抱病,特赐御酒一壶,给小主驱驱寒气。”

安陵容心中微动,抬眼望去,只见苏培盛站在御座不远处,正与另一个太监低声交代着什么,并未看她这边。她忙起身谢恩,接过那壶看起来与旁桌无异的御酒。

然而,当她坐下,指尖拂过温热的壶身时,却感觉到壶底似乎有些许凹凸不平。她借着斟酒的动作,用袖角遮掩,细细摩挲——那竟是一个用指甲或其他硬物,极隐秘地刻出的、歪歪扭扭的“慎”字!

是苏培盛的提醒!皇帝赐酒是假,借苏培盛之手传递警示是真!“慎”?慎什么?是慎言慎行?还是……暗示她年节期间,有需要特别谨慎提防之事?

安陵容的心瞬间提了起来。连皇帝都觉得需要特意警示,可见这年关之下的凶险,远超她的想象。她不动声色地将那壶酒置于案几显眼处,却不再饮用。

宫宴在喧嚣中持续到深夜方才散去。安陵容随着人流退出大殿,寒冷的夜风一吹,让她因殿内暖气而有些昏沉的头脑清醒了许多。行至御花园岔路口,她正要往延禧宫方向去,却见长春宫的一个小宫女提着灯笼候在路边。

“安小主,”小宫女福了福身,“奴婢奉端妃娘娘之命,在此等候小主。娘娘说,年节下宫中人多事杂,让小主回宫路上小心脚下,莫要沾染了不干净的东西。”

安陵容脚步一顿。端妃的提醒与苏培盛的警示不谋而合!“不干净的东西”?是指人,还是指物?抑或两者皆有?

她颔首道:“替我谢过端妃娘娘关怀,臣妾记下了。”

回到延禧宫,已是子时。宫内悬挂着新桃符,贴着红窗花,却因主人位份低微,显得有几分冷清。宝鹃早已备好了热水暖炉,见她回来,忙上前伺候。

安陵容卸去钗环,洗净铅华,独自坐在窗下。窗外偶尔传来远处宫殿守岁的隐约笑语,更衬得她这里寂静清冷。

皇帝隐晦的警告,端妃及时的提醒,华妃未曾消散的敌意,还有那隐藏在太医院深处的黑手……所有线索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将她笼罩其中。

她知道,这个年关,注定不会平静。

“不干净的东西……”她低声咀嚼着这几个字,目光落在窗外漆黑的夜幕上。

或许,她不能只被动地等待和防备。

也许,该想办法,主动去“沾染”一些什么,才能看清这浑水之下,究竟藏着哪些魑魅魍魉。

她轻轻吹熄了手边的烛火,任由黑暗将自己吞没。

新桃虽换,旧符犹存。

暗涌之下,谁主沉浮?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