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甄嬛传之宠妃 > 金蝉脱壳暗线浮波(第1页)

金蝉脱壳暗线浮波(第1页)

端妃所赠的“清心丸”,如同一个烫手的烙印,被安陵容供在案头,既不能服用,也不敢丢弃。她知道,这不仅仅是药,更是一种无声的宣告与试探。延禧宫这方小小的天地,已落入了某些人的视野,再想如之前那般彻底隐匿,已是奢望。

《咸鱼守则》补充条款九:当无法拒绝的“好意”可能成为隐患时,需设法将其转化为无害的“事实”。

安陵容沉吟片刻,心中有了计较。她唤来宝鹃,面露忧色道:“端妃娘娘赏赐的丹药,本是殊荣。只是我这几日脾胃越发虚弱,前日用了些油腻点心,至今仍觉不适,怕是虚不受补。若就此服用娘娘所赐灵药,万一有所冲撞,反倒不美。”

宝鹃不疑有他,忙道:“那该如何是好?总不能辜负端妃娘娘一番心意。”

“自然不能。”安陵容蹙着眉,状似为难,“这样吧,你且去太医院,就说我感激端妃娘娘赐药,然自身微恙,恐玷污灵药,想请太医瞧瞧,这清心丸可否稍晚几日,待我脾胃和缓后再行服用。记住,定要当着其他宫人的面,说得恳切些。”

宝鹃依言去了。太医院的人听闻是端妃所赐之药,自然不敢怠慢,派了个医士前来请脉,确诊安陵容确实有些积食湿滞,建议暂缓服用滋腻或是药性较强的丸剂。此事经太医院和宝鹃之口,很快便在小小的范围内传开,合情合理地解释了安陵容为何没有立刻服用那“清心丸”。

安陵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并非拒绝,而是“谨遵医嘱”暂缓,既全了端妃的颜面,又为自己争取了时间,更重要的是,将一个“体弱敏感、谨小慎微”的形象塑造得更加牢固。

处理完明面上的危机,安陵容将更多心思放在了宝鹊这条暗线上。那日“遗失”鸟爪图案纸笺,借华妃之力追查宫外黑市,虽有效果,却也风险巨大。她需要更稳定、更隐蔽的信息来源。

机会来自于一场秋雨。雨水连绵数日,宫中不少低洼处积水,宝鹊与其他几个粗使宫女被派去清理延禧宫后巷的排水沟渠。安陵容“偶然”路过,见她们辛苦,便让宝鹃拿了些热姜茶给她们驱寒。

宝鹊捧着那碗姜茶,受宠若惊。安陵容站在廊下,目光似乎落在雨幕中,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似是无意地低语了一句:“这雨下得人心烦,连宫外的消息,怕是都传不进来了。”

宝鹊捧着碗的手几不可查地一颤,飞快地抬眸看了安陵容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去。

安陵容不再多言,转身离开。她知道,有些话,点到即止。

雨停后两日,安陵容吩咐宝鹃将她一些旧年不穿的、料子尚可但样式过时的衣裳找出来,说是赏给宫中做事得力的下人。其中一件半新的藕荷色比甲,便被“随意”地赏给了宝鹊。

宝鹊捧着那件比甲,当夜便拆开了内衬的缝线。在里面,她找到了一小卷更薄、更韧的棉纸,上面用极细的墨线,画着几种更为复杂精巧的络子图样,旁边还标注了京城几家信誉尚可的绣坊和当铺的名字。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这一次,安陵容没有询问“醉鸦草”,也没有传递任何可能引火烧身的信息。她只是在提供“价值”——更具市场潜力的络子花样,以及更安全的销赃渠道。她在不动声色地提升这条暗线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是一种无声的考验,看宝鹊和她背后的人,能否理解并承接住这份“价值”。

数日后,宝鹊在送来清洗好的衣物时,悄悄将一件叠得格外整齐的中衣混在其中。安陵容触摸到中衣的衣角,感觉到内里似乎比别处稍厚一些。她拆开一线,里面竟是一小片质地柔软、浸过特殊药液的皮革,散发着极淡的、能防虫防潮的草木气息。这皮革本身不值钱,但处理工艺却显出了宫外匠人的巧思。更重要的是,这片皮革被巧妙地裁剪成了——一片乌鸦羽毛的形状。

安陵容的心跳漏了一拍。

宝鹊和她背后的人,不仅理解了她的意图,用这种极其隐晦的方式回应了之前关于“醉鸦草”(关联乌鸦)的线索,更展现出了他们的能力和细心。他们用这片“乌羽”皮革告诉她:你要查的事,我们记着,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留意着,并且,我们有能力用更安全的方式传递信息。

暗线浮波,无声默契。

安陵容将那片皮革收入妆匣最深处,与那枚碎屑并排而放。至此,这条通往宫外的细线,才算真正初步成型,虽然依旧脆弱,却已具备了传递更复杂信息的能力。

她站在窗边,看着院中雨后初霁的天空,一抹淡淡的虹挂在天际。

危机仍未解除,前路依旧吉凶未卜。但手中多了一张不起眼的牌,心底便也多了一分底气。

端妃的审视,皇后的算计,华妃的锋芒……这盘棋局越来越复杂了。

但她也已不再是那个只能随波逐流、任人摆布的棋子。

金蝉脱壳避锋芒,暗线浮波通幽径。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眸光沉静。

是时候,考虑下一步,该如何落子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