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龙驾着车,轮胎碾过基地楼下那条不算平整的水泥路,发出轻微的“咯吱”声,最后稳稳地停在了空地上。引擎熄灭的瞬间,那股持续了一路的机械运转声戛然而止,周围的安静便如同潮水般漫了过来——风拂过楼前那棵老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远处不知谁家的狗偶尔吠上两声,又很快沉寂。这与刚才制作厂里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金属碰撞的脆响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他紧绷了一路的神经莫名松弛下来。
他推开车门,脚刚落在地面,就先深吸了口气。空气里带着点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混杂着基地小楼特有的、旧木头与新刷涂料的味道。这栋楼是他前前后后跑了半个月才敲定的,三层小楼不算起眼,墙皮甚至有些地方已经斑驳,但胜在位置僻静,租金合适,尤其是二楼那间朝南的大房间,格局方正,采光极佳,一眼就被他相中做训练室。此刻望着这栋承载着梦想的小楼,他仿佛已经能看到队员们朝气蓬勃的身影在楼道里穿梭,听到训练室里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和战术讨论声,想到这儿,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毕竟只有他一个人负责搬运,万龙没急着动手。他先绕到后备箱,“咔哒”一声按下开关,箱盖缓缓升起。里面的景象让他不由得在心里盘算了一下:五把裹着厚厚气泡膜的电竞椅占了大半空间,鼓鼓囊囊的,透着沉甸甸的质感;副驾和后座上堆着五个耳机箱,方方正正地码着,虽然不算沉,但体积不小,得小心避开椅角才不会磕碰到。他撸了撸袖子,露出小臂上结实的肌肉线条,先探身将副驾上的两个耳机箱抱了下来。箱子入手比想象中要扎实,他下意识地把箱子往怀里拢了拢,小心地护着边角,一步步往楼里走。
楼道里铺着简单的水泥地,因为刚打扫过,还能看到扫帚划过的痕迹。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楼道里显得格外清晰,“噔、噔、噔”地往上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通往未来的阶梯上。走到二楼平台时,他特意顿了顿,抬头看向走廊尽头那扇贴着“训练室”牌子的门。牌子是他昨天特意去打印店做的,白底黑字,简单明了,却像是一块沉甸甸的里程碑。他从裤兜里摸出钥匙串,金属钥匙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找到那把黄铜色的大门钥匙,插进锁孔轻轻一转,“咔嗒”一声,门开了。
一股刚装修完不久的淡淡乳胶漆味混着新家具的木料气息扑面而来,不算刺鼻,反而带着一种“新生”的味道。训练室里,几张崭新的电竞桌已经按他之前画的图纸摆好了位置,桌腿稳稳地立在地面上,桌面光滑得能映出影子。阳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洒进来,在地板上划出几道明亮的光带,灰尘在光带里慢悠悠地浮动,一切都显得安静又充满希望。
万龙把耳机箱轻轻放在靠墙的空地上,箱子与墙面碰撞发出轻微的闷响。他直起身,揉了揉有点发酸的胳膊,转身又下楼去搬剩下的东西。来来回回跑了三趟,才把所有的耳机箱和电竞椅都运到训练室。最后一趟搬的是最重的一把电竞椅,他弯着腰,双手紧紧抓着椅腿,一步一步挪上楼梯,每上一阶都能感觉到手臂肌肉在用力。到训练室门口时,他实在有些脱力,靠在门框上喘了口气,胸口微微起伏,额角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衣领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痕迹。但当他抬眼看向屋子里渐渐堆起来的设备——那些箱子、椅子错落有致地放着,像是一块块等待拼接的拼图——嘴角忍不住往上扬了扬。这训练室,总算有了点该有的样子了。
歇了大概五分钟,万龙从口袋里摸出纸巾擦了擦汗,开始着手整理这些设备。他先从电竞椅开始,毕竟这是队员们每天要坐十几个小时的家伙,必须摆得舒服又合理。他走到靠窗的位置,这里是整个训练室采光最好的地方,上午的阳光能满满地铺在桌面上,下午的光线也不会太刺眼。两张2米长的电竞桌早已按他的要求并排摆好,桌沿对齐得整整齐齐,连桌腿之间的距离都几乎一模一样。中间留出的过道宽度也经过了他的反复测量,刚好够一个人舒展双臂走过,既不会显得拥挤,又方便队员起身活动或传递东西。
他弯腰解开电竞椅上的气泡膜,“刺啦”一声,塑料膜被撕开,露出里面红橙黄三色拼接的椅面,战队标志色在阳光下格外鲜亮。他小心翼翼地将两把电竞椅搬到桌前,先把椅子推到桌沿,再一点点往后挪,直到感觉距离合适了才停下。为了确保精准,他还特意坐在椅子上试了试——膝盖离桌沿刚好有一拳的空隙,既不会太近影响腿部活动,又不会太远导致伸手够不到桌面;椅面正对着桌面中央,抬头时视线能自然落在屏幕中央的位置;抬手时,指尖刚好能轻松够到桌沿的键盘位置。试完两把椅子,他又起身调整了几遍,直到完全满意,才直起身,捶了捶有些发酸的腰。
接着,他转向对面的墙面。那里的墙面已经提前请工人处理得平平整整,连墙皮的接缝处都打磨得很光滑。预留的55寸电视安装位用粉笔画了个淡淡的方框,高度恰好离地1。5米——这个角度是他查了不少资料,又结合队员们的平均身高算出来的,队员无论是坐着复盘还是站着讨论,视线都能自然落在屏幕中央,不会有仰头的酸胀或低头的压迫感。他把第三把电竞椅暂时放在安装位正前方的地面标记处,那是他昨天用胶带贴的十字记号,椅子的中心刚好与记号对齐。他想象着电视装好后,队员们围坐在这把椅子周围,盯着屏幕分析比赛录像的场景,不由得点了点头,这里将来就是团队复盘的核心位置了。
角落区域的1。2米配件桌也早已就位,桌腿稳稳地立在地面上,桌面干净得没有一丝灰尘。桌子紧挨着墙面上那组三孔插座,插座的位置也是他特意选的,离地面80公分,既方便插放排插、充电器等设备,又不会因为太低而被踢到。万龙蹲下身,仔细检查桌腿下的防滑垫——那是他特意买的加厚橡胶垫,每个桌腿下贴了两块,确保桌子不会因为轻微碰撞而晃动。他用手指按了按垫子,确认每个都贴得牢牢的,边缘没有翘起。接着,他又轻轻将桌子往里推了5公分,让桌沿与墙面留出一道窄缝,这样一来,打扫卫生时,拖把就能轻松伸进去,不用担心墙角积灰。随后,他把第四把电竞椅放在配件桌旁,椅面朝桌子,方便谁需要拿取配件、调试设备时随时坐下操作。
剩下的最后一把电竞椅,他暂时放在了玻璃门附近。这扇玻璃门是训练室的入口,通透的玻璃能让外面的人隐约看到里面的动静,又不会完全暴露。他打算等战队LOGO贴纸到了,就亲手贴在门中央最显眼的位置,红橙黄三色的龙凤标志配上透明的玻璃,一定很醒目,让每个走进来的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龙凤战队的气息。门旁边的墙角,他预留了挂战术板的位置,那里的墙面特意刷得比别处更光滑些,到时候钉上钉子就能固定战术板,方便他随时写写画画布置战术,队员们围过来讨论时也能看得清清楚楚。窗台上,他特意留出了几个空位,打算等下次采购时带几盆绿萝来,那种叶片舒展、颜色鲜绿的植物最适合放在室内,既能给训练室添点生机,又能让队员们在长时间盯着屏幕后,看看绿色缓解眼疲劳。
把五把椅子都归置妥当后,万龙后退几步,整体打量着训练室。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桌椅的影子,预留的设备位清晰可见,一切都在一点点朝着他设想的样子靠近。他仿佛已经能看到队员们坐在椅子上,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眼神专注地盯着屏幕,时不时互相喊着战术术语的模样,心里那股期待又踏实的感觉,愈发浓厚了。
稍作休息后,万龙的目光落在了墙角那五个装着耳机的箱子上。他走过去,蹲下身,小心地拆开最上面的一个箱子,里面的耳机被软泡沫固定得整整齐齐,红橙黄三色的耳机在光线下闪着鲜亮的光泽,耳罩上绣着的龙凤标志针脚细密,看着格外精神。“十个耳机,五台电脑各放一个,剩下五个当备用。”他心里盘算着,先抱起五个耳机,走向靠窗的两张电竞桌。这两张桌子将来要放五台电脑——靠窗一侧摆三台,另一侧重叠摆两台,这样既能充分利用空间,又能让队员们围坐在一起,方便沟通配合。
他把耳机一个个摆在桌面靠里侧的位置,耳罩朝外放着,刚好对着椅子的方向,这样队员坐下后,伸手就能轻松拿到,不用特意起身。他还特意捋了捋耳机线,确保线长足够连接到桌下的主机接口,又不会拖在地上被人踩到。摆的时候,他还注意让每个耳机之间保持差不多的距离,看着整整齐齐的,心里也舒坦。
摆完这五个,他又去搬剩下的五个耳机。备用的耳机得放得既方便拿取,又不占地方。他眼角瞥见角落的配件桌,眼睛一亮——那张1。2米的桌子刚好空着大半,靠墙一侧能腾出块地方。他从仓库里找来几个之前买的干净收纳盒,盒子是透明的,能清楚地看到里面的东西,尺寸也刚好能放下耳机。他把备用耳机一个个放进收纳盒里,耳罩上的标志朝上,这样哪个是备用、数量够不够一眼就能看清。盒子并排摆在配件桌左侧,离插座远些,避免不小心溅到水或被电线绊到,右侧则留着放排插和充电器,互不干扰,拿取起来也方便。
放好最后一个收纳盒,万龙顺手把空箱子叠起来,塞进墙角那个不起眼的角落,免得堆在外面碍事。他回头看看,桌上的耳机像列队的士兵似的整齐,备用的也规规矩矩待在盒子里,心里那点零碎的念头总算落了地。
处理完耳机,万龙的目光又转向了墙角那几个还没拆封的大箱子——里面装着队员训练用的五台电脑和配套手机。这些可是训练的核心设备,容不得半点马虎。他寻思着这俩得放一起才方便连线调试,便先走到靠窗的电竞桌旁,这两张并排的桌子是主力训练区,桌面宽敞,承重也好,正好能承托这些核心设备。
他找来一把美工刀,小心翼翼地划开电脑箱的封条,里面的主机被厚厚的泡沫板包裹着,防撞措施做得很到位。他双手抱着主机,动作轻柔得像是在捧什么易碎品,一个个搬到桌沿内侧,机身贴着桌腿放,这样既能节省桌面空间,让队员有足够的地方操作鼠标键盘,又能避开阳光直晒——长时间暴晒对主机散热不好,他可不想刚弄好的设备就出问题。
接着,他把显示器从泡沫套里取出来,去掉表面的保护膜,露出光滑的屏幕。他对着主机摆成一排,每个显示器之间留出二十公分的距离,避免队员操作时互相干扰。摆好后,他又逐一调整屏幕高度,用尺子量了量,确保屏幕上沿与电竞椅坐高时队员的视线平齐,这样队员平视时,目光刚好落在屏幕中央,能最大程度减少颈椎的疲劳。
五台电脑摆妥后,他又从另一个箱子里拿出手机。这些手机都是特意定制的,配置和电脑相匹配,方便队员在训练中切换设备。他在每台电脑旁对应放了一部手机,数据线提前捋顺了,整齐地搭在桌边,线头朝着主机的方向,方便随时连接调试。他还特意把手机放在显示器右侧,离键盘有十公分左右,这样队员伸手够手机时,就不会碰到键盘影响操作。
靠窗的桌子摆了三台电脑配三部手机,剩下的两台电脑和两部手机,他挪到了对面墙下预留的电视旁——那里虽说是复盘区,但偶尔也需要额外设备辅助,比如同步播放比赛数据、查阅资料等。两张临时加的折叠桌早就支好了,桌腿用卡扣固定得稳稳的,桌面也擦拭干净了。他把这两台电脑和两部手机同样一一对应放好,屏幕朝向与电视保持一致,这样队员在复盘时,无论是看电视上的比赛录像,还是看电脑、手机上的数据,视线转换都很自然,不用来回扭头。
摆完所有设备后,万龙特意绕着桌子走了一圈,像个质检员似的仔细检查。他弯腰看看电脑主机的摆放是否稳固,伸手拽了拽耳机线,确认长度合适;又试了试从椅子上够手机的距离,感受是否顺手;还检查了电脑和手机的间距,确保彼此的连线不会缠绕在一起,显得杂乱无章。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屏幕上,反射出淡淡的光泽,像是给这些冰冷的设备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他站在训练室中央,环顾四周——电竞椅整齐地立在桌前,耳机安静地躺在桌上或收纳盒里,电脑和手机一一对应,屏幕擦拭得干干净净,连数据线都捋得整整齐齐。空气中,乳胶漆的味道渐渐淡了,取而代之的是新设备特有的、淡淡的电子气息,混合着窗外飘进来的草木清香,格外让人安心。
万龙深吸一口气,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他心里琢磨着:等明天去接了队员来,把这些设备插上电、连上网,调试好系统和训练软件,就能直接开练了。从选址、装修,到采购设备、布置训练室,这一个多月来的奔波、劳累,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满满的成就感。这龙凤战队的训练基地,总算是万事俱备了。
他仿佛已经听到了队员们到来时的欢声笑语,看到了他们坐在训练位上,摩拳擦掌准备开始训练的样子。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会有困难,或许会有挑战,但此刻,看着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训练室,万龙心里充满了信心。他知道,从这里出发,龙凤战队一定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