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龙教练的目光再次落回笔记本上魏琛和伍晨的名字,指尖在两人名字间来回划动,指腹与纸面摩擦出细碎的声响,像是在反复掂量两块各有千秋的璞玉。他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魏琛在荣耀赛场上的模样——那时的老魏,哪怕操作不再是顶尖水准,骨子里那股“老而弥坚”的狠劲却丝毫未减,总能在关键时刻用出其不意的战术撕开对手的防线。可视线一转,落在资料里那句“操作反应随年龄增长有所下滑”上时,他眉头还是几不可察地蹙了蹙,指尖的动作也慢了半拍。
“魏琛这架枪位,真要是放在《和平精英》里当首发,冲劲和威慑力是绝对够的。”他对着空荡的办公室低语,声音里带着几分肯定,指尖重重敲在“魏琛”二字上,纸面被按出一个浅浅的凹痕,“他那套‘守株待兔’的蹲点功夫,往高点一趴,能把对手的耐心磨到极限,心理防线迟早得被他搅得崩溃。可手游赛场不比端游,节奏快得像上了发条,一局下来跑图、架点、团战几乎连轴转,中间连喘口气的功夫都少。他这体能和状态,怕是真撑不了满场。”
话音刚落,他仿佛已经置身于喧嚣的赛场:聚光灯下,魏琛戴着龙凤战队的定制耳机,耳罩上的队徽在灯光下闪着光,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眼神锐利如鹰。前两局,他果然没让人失望,在山顶废墟的反斜坡后一蹲就是十分钟,硬是架住了对手三次突围,精准放倒四个冒头的敌人,语音里那句“别急,他们忍不住的”带着惯有的漫不经心,却让队友莫名安心。可到了第三局,镜头扫过他的侧脸,能看到额角渗出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落,指尖在屏幕上的滑动明显慢了半拍,瞄准镜偶尔会出现细微的晃动,眼神里也多了丝掩不住的疲惫——长时间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对一位老将来说是不小的消耗,状态下滑几乎是必然的事。
这时,他的视线自然而然地滑向伍晨的名字,笔尖在两人名字间轻轻画了道流畅的弧线,像是在勾勒一条无形的接力棒。“伍晨刚好能接得上这口气。”万龙教练的声音里多了几分笃定,眼神也亮了些,“魏琛状态好的时候,他在底下也没闲着,眼睛盯着屏幕,手里的笔在本子上记个不停——对手哪个选手喜欢绕后、哪个时间段爱冲房区、场上的节奏变化规律,他都摸得门儿清;等魏琛跑不动了,他顶上去,不用谁额外叮嘱战术,往那点位一蹲,该架的枪线、该守的角度一点不含糊,就像魏琛自己换了个身体在打,顺畅得让人挑不出毛病。”
这画面在他脑海里愈发清晰:魏琛下场时,伍晨会起身递上一瓶水,两人低声交流几句,无非是“左路那个小子爱晃枪”“注意他们扔雷的角度”之类的细节,没有多余的话,却透着股无需言说的默契。然后伍晨戴上耳机,手指在屏幕上快速调试灵敏度,眼神平静却专注,仿佛早已和这个架枪位融为一体。
就像精密齿轮卡进了对应的卡槽,魏琛的经验打底,用老辣的预判和心理战为队伍定下基调;伍晨的韧性补位,凭稳定的发挥和耐力将优势延续,一主一替,一攻一守,刚好能把架枪位的稳定性撑得严严实实,不留一丝缝隙。万龙教练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圈住两人的名字,用两道箭头将他们紧紧连在一起,旁边只郑重地写了一行字:“魏琛首发定军心,伍晨替补续火力,缺一不可。”写完,他盯着那行字看了半晌,指尖在纸面上轻轻摩挲,像是在确认这搭配的分量。
过了好一会儿,万龙教练指尖又在笔记本边缘轻轻敲着,发出规律的“笃笃”声,目光再次扫过魏琛和伍晨的资料页,嘴角噙着点若有所思的笑意。“现在说这些还早,毕竟人还没请到呢。”他像是在给自己泼点冷水,又像是在提醒自己保持冷静,指尖在桌面上轻轻点了点,“不过话说回来,真要是能把这两位都请进咱们深圳XCY龙凤战队的门,我倒觉得他们俩互换着上场,倒是个更妙的法子。”
他身体微微前倾,手肘撑在桌面上,语气里多了几分兴奋:“魏琛那股子老辣劲儿,首发就能镇住场子。你想啊,开局让他去架个关键点位,比如P城的高楼或者N港的集装箱顶,对手摸不清他的套路,不知道他会蹲到什么时候,准得被他磨得心烦气躁,要么贸然突进送人头,要么缩在原地浪费时间,怎么着都得落入他的算计。”
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指尖在伍晨的名字上轻轻点了点,像是在强调什么:“可手游这节奏,快得能让人喘不过气,一场比赛打下来,跑图、搜点、团战、架枪,神经就没松过。魏琛那体力,怕是真撑不了太久,打到中期,眼神就容易发飘,反应也会慢半拍,状态难免往下掉。这时候换伍晨上就正好,他像是揣着个节拍器,能精准接住魏琛的节奏,不用重新适应战术,往那点位一蹲,该架的枪线、该报的信息一点不含糊。而且他年轻些,耐力更稳,能把后期的防守咬得更紧,哪怕打到决赛圈,手也不抖,心也不慌。”
他拿起笔,在两人名字旁重重写下“轮换”二字,笔尖在纸上顿了顿,墨色晕开一小片:“一个开局定调,用经验打乱对手节奏;一个中后续航,凭耐力巩固优势,俩人风格互补,还能互相盯着对手的套路——魏琛摸透的招,伍晨能接着用,甚至能在此基础上加点新东西;伍晨在场上发现的漏洞,魏琛下把就能针对性调整,把坑给填上。这么一来,架枪位这块,才算真的稳如泰山,让对手摸不着规律,防不胜防。”
窗外的风卷着几片落叶飘过,在窗玻璃上留下淡淡的影子,万龙教练合上笔记本,封面“深圳XCY龙凤战队”的字样在灯光下格外清晰。他眼底带着点抑制不住的期待,指尖在封面上轻轻敲击着,像是在为这个设想伴奏。“当然,前提是能把这两位都请进咱们龙凤战队的门。”他又强调了一句,语气里带着点小心翼翼的憧憬,“真成了,这轮换的法子,说不定能让咱们这新队伍,在架枪这块打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来,让那些老牌战队都好好看看,咱们龙凤战队的架枪位,可不是那么好啃的骨头。”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训练室方向那片亮着的灯光,那里有队员们努力的身影,也承载着这支新生战队的希望。夜风带着凉意拂过脸颊,却吹不散他眼底的笃定——如果魏琛和伍晨真能加入,再加上叶修的指挥、唐柔的突进、苏沐橙的支援,这支深圳XCY龙凤战队,定能在《和平精英》的赛场上,搅起一阵属于他们的风浪。那时候,魏琛和伍晨的轮换上场,会成为赛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老辣与沉稳交织,经验与耐力互补,为龙凤战队的前行,牢牢守住最关键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