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陆景年问温彦:“先生已经去世百年,为何还留恋此地?”
温彦望着桌上的棋盘,轻声道:“我放不下这里的一草一木,放不下苏凝霜送我的那枚木棋,更放不下心中的执念。我一生痴迷棋道,却因执念太深,错过了太多。我留在这儿,便是想看着后来人,能懂得下棋的真谛,也懂得人生的真谛。”
陆景年若有所思:“先生是说,下棋和人生一样,都不能太执着?”
“正是。”温彦点了点头,“下棋时,过于执着于一时的得失,往往会顾此失彼;人生中,过于执着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会徒增烦恼。学会放下,才能活得自在。”
日子一天天过去,陆景年的棋艺在温彦的指点下日益精进,心境也变得更加沉稳。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急于求成,而是学会了从容应对,懂得了取舍之道。
科考的日子越来越近,陆景年开始加紧复习。温彦常常在他读书累了的时候,陪他对弈一局,缓解他的压力。有时,陆景年遇到难题,温彦也会以百年前的见闻,给他一些启发。
这日,是陆景年离开老宅赴考的前一天。午后,他像往常一样摆好棋盘,对温彦说:“先生,今日我们再对弈一局,这局棋,我想赌个大的。”
“哦?公子想赌什么?”温彦饶有兴致地问道。
“若是我输了,我便把我考中后的消息,回来告诉你;若是我赢了,先生便告诉我,如何才能放下心中的执念。”陆景年眼神坚定。
温彦微微一笑:“好,我答应你。”
这局棋,两人下得格外认真。陆景年沉着冷静,落子精准,不再像以前那样急于进攻,而是攻守兼备。温彦也毫不示弱,步步为营,棋风依旧沉稳。棋盘上,黑白棋子犬牙交错,局势变幻莫测。
不知不觉间,夕阳西下,余晖透过窗棂,洒在棋盘上。最终,陆景年凭借着一招妙手,险胜温彦。
“我赢了。”陆景年心中一阵激动,“先生,该履行承诺了。”
温彦看着棋盘,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公子的棋艺,已经超过我了。其实,放下执念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珍惜当下,顺其自然。”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执念于苏凝霜,执念于未完成的心愿,困在此地百年,错过了太多风景。直到遇见你,听你讲你的故事,看你为了梦想而努力,我才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过去的遗憾,而是当下的珍惜和未来的希望。”
“苏凝霜若泉下有知,也一定希望我能放下执念,安心离去。而我,也该去寻找她了。”温彦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公子,祝你金榜题名,前程似锦。记住,无论将来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要忘记初心,珍惜身边的人。”
“先生!”陆景年心中一急,想要伸手去拉他,却扑了个空。
温彦最后看了他一眼,眼中满是祝福:“后会有期。”说完,便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在空气中。桌上的那枚木棋,也渐渐失去了光泽,变得普通起来。
陆景年望着空荡荡的对面,心中满是不舍。他知道,温彦终于放下了执念,去了该去的地方。
第二日,陆景年收拾好行囊,离开了这座老宅。他回头望了一眼,院里的老桂树依旧枝繁叶茂,仿佛在目送他远行。
数月后,科考放榜,陆景年高中进士,被封为县令,派往外地任职。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特意绕道回到晚晴巷的老宅。
老宅依旧荒凉,院里的桂树开了花,香气扑鼻。他走进厢房,摆上棋盘,独自一人对弈了一局。下棋时,他仿佛又看到了温彦的身影,听到了他温和的声音。
他对着空无一人的对面,轻声说道:“先生,我考中了。谢谢你这些日子的陪伴和指点,我会记住你的话,珍惜当下,顺其自然。”
风从窗外吹进来,吹动了桌上的棋子,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温彦的回应。
陆景年在老宅住了一夜,第二天便离开了。他上任后,清正廉洁,体恤百姓,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他时常会想起那位鬼友,想起和他对弈的日子,想起他讲的那些往事。
他也常常和身边的人下棋,每当有人因为输棋而懊恼时,他总会笑着说:“下棋嘛,输赢乃兵家常事。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多年后,陆景年告老还乡,再次回到了晚晴巷的老宅。他出资修缮了老宅,在院里种满了花草,每日依旧读书下棋。有人问他,为何对这座老宅如此情有独钟,他总是笑着说:“这里有我的一位知己,有我最珍贵的回忆。”
他常常会给孩子们讲起当年和鬼友下棋的故事,讲温彦的往事,讲下棋和人生的道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对那位神秘的鬼友充满了好奇。
晚晴巷的老人们都说,每到月圆之夜,总能看到老宅的厢房里亮着一盏灯,隐约能听到棋子落盘的声响,仿佛有两个人在对弈,一个是白发苍苍的陆景年,另一个是身着青衫的温彦。
而陆景年知道,温彦虽然已经离去,但他的身影,他的话语,已经深深刻在了他的心里,陪伴着他走过了一生。他也明白了,真正的知己,无关生死,无关人鬼,只要心意相通,便能跨越时空,永远相伴。
书生与鬼友下棋的故事,也在当地流传开来,成为了一段佳话。人们都说,下棋不仅能修身养性,还能结交知己,甚至能从中学到人生的智慧。而那段跨越百年的友情,也让人们明白,珍惜当下,放下执念,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