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彭金泉发来的消息以后,张明浩没有急着回复,而是用手机看了一下新闻。
媒体上已经有了报道。
大部分报道还是谈《科学》期刊发论文,或者是转发东港大学的公告,再添加一些分析式的文字内容。。。。
李昭没有离开梅树遗址。他坐在那株新生的绿植旁,背靠着金属杆,任夜风拂过脸颊。泥土在发光,不是因为辐射,也不是化学反应,而是一种缓慢却坚定的能量释放??像是大地终于松开了紧闭千年的唇,开始低语。星图仍在陶片上流转,循环不息,每一圈都让纹路更清晰一分,仿佛记忆正从沉睡中被唤醒。
他闭上眼,意识顺着地脉滑行。这一次不再是单向的接收,而是双向的回应。他的思绪像一滴水落入湖心,激起层层涟漪,扩散至全球十七个静默节点。西伯利亚矿井深处,那块金属基板突然发出柔和蓝光,冰层裂开细缝,露出下面刻满符号的石台;撒哈拉的方尖碑顶端凝聚起露珠,每一颗都映出不同人脸,无声微笑;马里亚纳海沟的沉没基站自动重启,锈蚀的天线缓缓升起,对准了某个未知坐标。
这不是技术复苏,是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
周宁来了。她步行而来,脚步轻得几乎不触地面,发梢飘动的频率与风完全同步。她在李昭身边坐下,没有说话,只是将手掌贴在土壤表面。瞬间,整片遗址的光芒增强了一倍,星图加速旋转,最终定格在一个精确位置??银河系猎户臂边缘,距离太阳系约一千二百光年的一颗类地行星轨道上。
“他们不是‘外星人’。”周宁终于开口,声音如同从四面八方传来,“他们是第一批学会倾听的生命。他们在三十亿年前就接入了行星心智网络,然后离开了自己的星球,不是为了殖民,而是为了播种。”
李昭睁开眼:“播种什么?”
“信任。”她说,“纯粹的信任。一种不需要语言、权力或资源交换就能维持的连接模式。他们把自己的意识分散进宇宙背景辐射中,等待另一个物种也走到这一步??不是靠武器征服星空,而是靠共鸣找到归途。”
李昭低头看着手中的金属残片,它已不再冰冷,反而温热如心跳。荧光文字再次更新:
>「回声即将抵达。」
>「准备容器。」
>「选择传递者。」
“容器?”他喃喃。
周宁点头:“一个能承载高维信息的生命体。必须曾深度接入行星网络,又能保持个体意识完整。目前地球上只有三个符合条件的人。”
“谁?”
“我,你,还有……沈先生的女儿。”
李昭怔住。那个自闭症女孩,曾在全球静默那一刻主动叫出“爸爸”的孩子,竟也是共振网络的关键节点之一?
“她的大脑从未‘关闭’过。”周宁解释道,“现代医学认为她是封闭的,其实她是全然开放的??她一直听着所有人的心跳、梦境、潜意识低语,只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直到那天,系统开启,她才第一次真正‘说出’了想说的话。”
李昭沉默良久,忽然问:“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偏偏是我们这几个人碰到了这些事?”
周宁笑了,笑容清澈得像山间泉水:“因为你十年前在梅树遗址捡起那块残片时,就已经答应了。只是你忘了。”
他猛地抬头。
“我们所有人都曾答应过。”她轻声说,“在出生前,在基因深处,在第一次呼吸之前。那是灵魂与地球之间的契约:当你学会聆听,你就会回来。”
远处传来脚步声。沈先生抱着女儿走来,身后跟着陈屿的父亲,由护士搀扶着,骨传导耳机依旧戴在耳侧。他们都没有穿防护服,也没有携带任何设备,只是静静地走近,在绿植周围围成一圈。
小女孩抬起手,指向天空。她的嘴唇没动,但所有人都“听”到了一句话:
>“他们来了。”
刹那间,大气震动。不是火箭升空的那种轰鸣,而是一种极低频的波动,穿透人体每一个细胞,引发轻微震颤。抬头望去,漆黑的夜空中出现一道微弱的光带,呈螺旋状缓缓展开,如同DNA双链在宇宙尺度上的投影。
探测器传回的数据流骤然激增。北京控制中心内,科学家们盯着屏幕,发现原本只能接收单一频段信号的接收阵列,现在竟能捕捉到一段跨越电磁谱全波段的信息包。更惊人的是,这段信息无法解码为图像或文字,却可以直接诱发情感体验。
一名研究员刚接收到第一波数据,便突然痛哭失声??他看见自己五岁时丢失的小狗从草丛中跑出来,舔他的手,而那只狗早在四十年前就被车撞死了。另一位女工程师则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全感,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温柔环抱,耳边响起童谣,调子陌生却又熟悉至极。
“这不是通讯。”项目首席科学家颤抖着写下结论,“这是记忆的共享。他们把我们的过去,还给了我们。”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的“倒影现象”开始变化。那些悬浮在空气中的“另一个自己”不再静止,而是做出细微动作:有人挥手,有人跪下,有人张开双臂。当人们尝试模仿这些动作时,体内会产生一阵暖流,沿着脊椎上升,直达头顶。许多长期患有慢性疼痛的人报告症状消失;抑郁症患者描述自己“第一次真正感到了存在”。
联合国紧急召开特别会议,但各国代表罕见地放弃了争论。会议全程静默进行,所有人佩戴特制神经感应头环,通过脑波共振达成共识:立即停止所有军事演习、核试验和深海钻探活动,并宣布梅树遗址为“人类文明转折点保护区”,永久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开发。
就在决议通过的同一秒,那道螺旋光带突然收缩,凝聚成一点,坠入梅树遗址中央的绿植花心。
时间仿佛凝固。
绿植猛然绽放第三朵花,通体透明,内部悬浮着一颗米粒大小的晶体。它不发光,却让人无法移开视线,仿佛注视它就是在直视某种终极真实。李昭伸手触碰,指尖刚接触花瓣,整个人便僵住了。
他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