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琅很无稽似的扬眉一笑,把另一只青瓷药瓶搁到她被子上,只道:“我就是刻意计较。自己涂。”转身又走了。
方才裴琅怒气汹汹地出去,抓了陶湛做壮丁去拿药,又是要清淤,又是要止血,麻烦得很,所以动静虽然不大,青瞬其实也早就醒了,只是不敢进去,就在门外等着。
等了许久,她本来又要困了,突然“咚”的一声,门被裴琅一脚踹开,青瞬连忙站直了行礼,“王爷万安。”
他往日都会跟她叮嘱几句,但今天头也不回,抬脚就走,显然是火大得厉害。
陶湛给青瞬使了个眼色,叫她进去伺候,自己连忙跟上去。
裴琅酒后性子随和,但今天喝了酒,倒不像平常那样吹着口哨上马回府,反倒走得极快,脚下生风一般掠上了马。
陶湛身手极好,却也跟得有些吃力,见他不欲多说,忙一把拽住了他的马缰,“王爷!”
裴琅把马缰大力拉回去,用力极大,黑马打了个响鼻。他不理会陶湛,沉声道:“去查一件事。”
“王爷吩咐。”
裴琅紧紧攥着马鞭,分明的骨节上泛青,声音倒还四平八稳,“她被人捅了一刀。说是那天在昭阳宫外有人看见了,那人才会起了歹心。皮肉上伤口还没长合,看样子约莫是半个月前。”
陶湛有些惊诧,因为裴琅在宫里素来小心,不论做不做什么,只要太后在场,定然都是增了戒备的,那天昭阳宫外裴琅虽然逼佳期逼得过分,但他亲自在四周检看过,一个人都没有。
所以陶湛沉吟一晌,沉默了一下,“不会有人看到。”
裴琅冷冷一笑,“你办的事,自然不会有人看到。所以究竟是谁?你亲自去查。”
裴昭一到亲政的年纪,就有些人蠢蠢欲动起来,意图打着归政的名头扳倒裴琅。裴昭年纪小,自然易于操控,所以他们动的究竟是什么心思,倒是一目了然,但连太后身边都有了耳目,可见得布局颇深。
陶湛默了一下,“倘若是他们呢?”
他冷冷笑了一下,“他们敢拿她挟持本王,你说呢?”
陶湛仰头看着裴琅,一字一顿,“倘若他们就是拿娘娘挟持王爷呢?王爷就像那池子里的红鲤鱼,真要咬这个钩?”
裴琅扬起下巴,在寒风中呼出一口气,“不错。动她是什么下场,本王要他们看个分明。”
他扬鞭要走,陶湛猛地扯住他的马缰,拔高了声音,“王爷!……我们在塞外战场上血水里摸爬滚打那些年,为的是河清海晏,为的是为政清平!倘若王爷也像先帝那样为美色误,恕属下——”
裴琅回过头,面孔在笑,眼底却殊无笑意,连眼睫细碎的光点里都浸着冷,“倘若什么?”
这是从地狱里归来的修罗王。
陶湛哑然闭了嘴,后退一步,“……属下失言。王爷绝不会像先帝。可太后娘娘,确然是王爷的破绽。王爷,成大事者,不可有此败笔。”
裴琅冷哼了一声,“她不是。即便她是,”他傲然抚了抚马鬃,“本王就要写败笔。今时不比往日,本王铜墙铁壁、固若金汤,她这一笔,旁人敢动一个试试。”
陶湛深呼吸了几口外面干冷的空气,终于说道:“朱小姐送回去了。”
裴琅摆弄着马鞭,“朱添慢呢?”
“没说什么。”
他冷冷哼了一声,“老狐狸,倒沉得住气。走。”
“啪”的一声落鞭脆响,随即是马蹄哒哒。
静悄悄的宫苑里不知何时起了风,雨气晕染开来。快要入冬了,今年不知还能有几场雨,此时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裴琅大概从没伺候过人,把活干了一半,就当了甩手掌柜,所以成宜宫里仍然满地都是玻璃渣子。青瞬一进殿门就吓了一跳,因为佳期正弯腰去拾扫帚。
佳期素来干活笨手笨脚,青瞬打眼一看就头大如斗,忙指着榻上:“您去歇着,我来。”
佳期见她很爱干活的样子,也乐得往被子里一窝,呵欠连天,听青瞬絮叨着:“您跟王爷又谈不拢了?唉,陛下倘若快些长大,您也就不用再受王爷的气。娘娘,王爷刚才的脸色可真吓人……娘娘?”
佳期坐在被子里,下巴一点一点,已然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