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轻声自语:“那一天已经来了。”
(三)崩塌的真相
2022年的夏天,梁梓航三十二岁。
兰河的热浪像一台过载的服务器,空气嗡嗡作响。
心声公司也在同一时刻,发出了过载的警报。
那是一场预告已久的崩塌。
开始于一篇长达三万字的调查报道,标题是——
《被算法出卖的灵魂:心声公司的黑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曝光
报道揭露:心声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采集用户隐私、监听语音、追踪定位,并利用算法精准操控选举舆论和金融情绪。
文章的证据详尽:内部邮件、技术代码、甚至梁梓航的签名批准文件。
次日清晨,兰河的地铁屏幕、微博热搜、门户网站,全是他的名字。
“算法之父”“数据暴君”“信息罪人”……各种标签层层叠叠。
警方与监管机构介入调查,公司股价当日暴跌60%。
心声总部外,聚集了上百名用户,他们举着横幅——
“还我隐私!”
“不要被机器操控!”
梁梓航站在楼顶,看着那群人,神情冷静,像在观察一次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审讯
几天后,他被带走调查。
审讯室里,白光冷得刺眼。
调查员问:“你承认监听用户私密对话吗?”
他答:“算法自动抓取数据,不涉及人工审查。”
“你知道那违法。”
“法律不理解技术。”
调查员皱眉:“你到底认为自己是什么?科学家还是商人?”
他沉默几秒,说:“上帝的学徒。”
那句回答被媒体放大,成了网络狂欢的焦点。
有人嘲讽:“连魔鬼都不敢说自己是上帝的学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网络的火刑
三天之内,网络把他钉上了十字架。
无数人发帖谴责,无数账号留言辱骂。
曾经崇拜他的年轻工程师在朋友圈写:“我曾以为他改变世界,原来他只是卖掉世界。”
顾行之在新闻中看到他被押上车的画面——
他仍穿着深灰衬衫,眼神镇定。
我对电视屏幕轻声说:“梁梓航,你看,这才是真实的人类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