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实验
为了验证算法的影响力,他设计了一场秘密实验——
从十万名用户中抽样,让系统在他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调整情绪推送。
实验代号:“MidasProject”,寓意“点石成金”。
结果惊人:
实验组的用户消费额提升了27%,自评幸福感提升了18%,但失眠率也上升了45%。
助理提醒:“这可能违反伦理。”
他淡淡一笑:“伦理,是旧世界的防火墙。”
那天夜里,他对合伙人说:“世界就像一台机器,只有我们能调节电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共舆论
2021年春,某社交平台爆发“数据泄露”事件,用户隐私被售卖。
舆论哗然,心声也被卷入风暴。
媒体揭露:“心声涉嫌利用情绪算法操控舆论走向。”
他在记者会上冷静发言:
“我们从未操控任何人。我们只是提供了更精准的推荐。”
记者追问:“推荐与操控的界限是什么?”
他微笑:“选择权依旧在用户手里,只不过我们帮他们缩短了犹豫的时间。”
顾行之看完直播,喃喃道:“他不是在辩解,而是在布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顾行之的拜访
那年夏天,我去他公司。
办公区安静得可怕,只有服务器的低鸣。
梁梓航带我参观数据中心。无数屏幕闪烁,映着他冷峻的脸。
“老师,看,这里是全国用户的情绪地图。现在,人类的悲伤指数正在下降。”
我问:“那他们更幸福了吗?”
他停顿了一下:“至少更容易被安慰。”
“那这是真实的幸福吗?”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顾老师,幸福从来就不真实。我们只是给它增加了像素。”
我说:“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你在建造的是一个没有痛感的世界。”
他笑:“那不正是乌托邦吗?”
那一刻,我看见一个彻底失眠的人在微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幻觉
他越来越频繁地做梦——梦里自己被无数代码缠绕。
有一次,他梦见办公室的服务器一台台发出心跳声。
醒来时,汗湿透衣服。
他怀疑自己得了“信息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