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活着简介 > 韩建国 城市的听众(第1页)

韩建国 城市的听众(第1页)

(一)黄河东路的夜班

黄河边的夜风一向凉。夏天也是,吹得车窗呼呼作响,像有人在耳边叹气。

我经常在这样的夜里打车,目的地从来不固定。那是2023年的秋天,兰河市的空气里有股煤灰与汽油混合的味道。出租车停在黄河东路的桥口,我看见那辆老旧的红色捷达,一如往常。司机是韩建国。

他五十多岁,短发,背微微驼着。穿一件褪了色的军绿色外套,胸前别着一枚不知真假的“优秀驾驶员”徽章。

“顾老师,上车。”他冲我笑了一下,牙齿在昏黄灯光里闪出一点光。

我上车,他从后视镜看我,说:“今天去哪?”

我说:“随便转转吧,像以前那样。”

他点头,“那我就按老路线走,绕一圈黄河东路,看夜色,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夜班的开始

车子缓缓启动,收音机里传来老歌——《再回首》,沙哑的男声像从时间深处飘来。

“我跑车二十多年了。”韩建国说,“现在的路比以前亮多了,可人啊,好像更黑了。”

我笑着问:“你是说人心?”

他点烟,没答,车窗外掠过一排广告灯:“兰河未来城——你的人生不止一层楼。”

“这广告挂了快十年了。”他喃喃道,“那片地都荒着。原来的工厂拆了,工人搬走了。我那会儿每天拉人去那儿签约、看房,后来就没人去了。”

“你认识那片工厂的人?”我问。

“怎么不认识。以前我还拉过个老厂长,每次都坐副驾,抽那种便宜的纸烟。他说‘建国啊,这城市越修越高,我们的名字都要被埋到地底下了’。我记得那句话,真是说到了心坎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乘客的故事(一):老厂长的油条摊

车开到南门夜市,油烟升腾,夜摊的灯一盏盏亮起。

韩建国指着路边一个油条摊说:“那就是老厂长赵铁民,他后来下岗了,就在这儿卖油条。你知道吗,他以前是国企机械厂的车间主任,穿白衬衫、打领带的那种。现在天天被油烟熏得眼睛红。”

“他还好吗?”

“活着呢。”韩建国停顿了一下,“也就那样。老婆跑了,儿子打工不回家。他自己一个人守摊。有时候我凌晨下班会去买油条,他总给我多塞一根,说‘兄弟,夜班不容易’。我就想,我们这代人,好像都在夜里活着。”

我在后座望着那盏微弱的灯,灯下的人影被油锅的蒸汽笼着,像一幅模糊的旧画。

“他不抱怨?”

“抱怨也没用。人到了这个岁数,就跟这油锅一样,滚一滚,凉下来,再滚一滚。”

韩建国笑了笑,烟雾从嘴里飘出:“他还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着——‘我们那代人,以为努力能换来尊严,后来才知道尊严是没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乘客的故事(二):夜场女王

车过兰河广场,一栋被霓虹照亮的老酒店在风中闪烁。

“顾老师,你知道那家酒店吧?以前叫‘金凤凰’,九十年代最红的夜总会。”

我点头。

“我常去那儿接客。那会儿有个姑娘,叫柳如烟。是那种一笑能把整座厅都点亮的女人。后来她嫁了个煤老板,三年后又离婚。再后来开了家美容院,开业请我去剪彩——你说我一个跑出租的,她非要我去,说‘建国哥,你是我最老的朋友’。那天我去,她穿一身白旗袍,笑得像以前,可眼角的粉都遮不住。她跟我说:‘你知道吗,活着就是表演,哪怕观众已经散场。’”

他沉默了一会儿,又补了一句:“她前年去世了,癌症。葬礼那天下雪,我还送她最后一程。”

车窗外的霓虹忽然闪灭,像是配合着他的沉默。

我没有再问,只听见广播里主持人说:“今天的主题是‘你听过最孤独的声音是什么?’”

韩建国轻轻说:“可能就是方向盘打转的声音吧,一圈一圈,转了一辈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乘客的故事(三):保安和诗人

夜里两点,车停在兰河CBD门口,一栋写字楼灯火未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