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活着内容概括 > 林娜 被训练的微笑(第4页)

林娜 被训练的微笑(第4页)

葬礼那天,她一个人站在黄土堆前,看着风扬起尘土。她忽然想起那句口号:“活着要有希望。”

她笑了,笑得像哭:“妈,我卖的希望,全是假的。”

之后,她彻底离开了保险业。

王莹劝她:“别傻,这行还可以东山再起。”

她摇头:“我不想再骗谁了,也不想再骗自己。”

可离开并不意味着解脱。没有收入,她开始接零工:发传单、做家政、带孩子。她从一个“讲师”变成“保姆”,从讲台走进厨房。第一次打扫别人的家时,她看到屋里挂着一幅字——“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她轻轻笑了,拿抹布擦掉那幅字上的灰。

那笑没有任何训练的痕迹,却也没有光。

2016年的冬天,她在顾行之的一次社会伦理讲座上当志愿者。顾没认出她,直到结束时她主动上前。

“顾老师,还记得我吗?以前讲过‘希望的力量’的那个。”

顾点点头,神色复杂:“后来呢?”

她低声说:“后来,我学会了沉默。”

顾问她:“你现在做什么?”

她笑笑:“做保姆。照顾别人家老人。挺好,至少不用骗人。”

顾沉默了许久,说:“你比我更懂伦理。”

她摇头:“我懂的是亏心。”

那晚她一个人走回出租屋,街上灯光稀疏。她想起母亲、客户、同事,还有那些被她“感动”过的笑容。

风很冷,吹得眼泪都干。

她心里有一个声音:“我只是想活得干净一点。”

四·住家保姆(2017–2019)

2017年,兰河的春天来得格外慢。风一吹,沙尘裹着寒气,像从戈壁深处吹出的叹息。林娜那时刚还完最后一笔债,租在城西一栋老居民楼里,月租七百。房东老太太总说:“这年头,七百还想要阳光?”她笑笑,说自己不挑。

生活比她想象的还要艰难。保险的阴影还没散去,她在找工作的路上处处碰壁。曾经的“金牌讲师”成了“无业女”,没人要她,也没人信她。她试过去商场卖化妆品,试过做保洁员,都被嫌年纪大。最后,是一个旧客户介绍她去做“住家保姆”,照顾一位瘫痪老人。

“吃住全包,每月三千,能干吗?”

那时的她已经没有拒绝的权利。

第一天上工,房子在新区,一栋新开发的高层。她一进门,闻到一种混合着药味和消毒水的气味,忽然想起自己当护士的日子。老人七十多岁,半身不遂,眼神呆滞。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一年回来不了几次。

雇主叮嘱她:“别跟他多话,他不爱搭理人。”

林娜点头。她学着以前医院里的手法,帮老人翻身、擦身、喂饭。她动作轻,却从不拖泥带水。晚上,等老人睡了,她坐在客厅看电视,那些夸张的广告、成功学讲座、保险宣传片一幕幕闪过,她的手心开始冒汗。那是她的过去,一个她再也回不去的世界。

她不再开电视。晚上,她习惯在窗前发呆,看城市的灯一点点亮起来。她发现,每一盏灯后都有不同的寂寞:有的是加班的人,有的是病人,有的是像她这样,不知道明天该往哪走的人。

有时老人会忽然醒来,盯着她问:“你结婚了吗?”

她摇头。

“有孩子吗?”

“没有。”

老人叹气:“那多孤单。”

她轻声笑:“孤单也能过日子。”

老人看着她,像被她这句话触动了:“你这话说得像我年轻时的老伴。”

从那以后,老人偶尔愿意和她说话。

他说起自己年轻时在三线厂当技术员,说起那些蒸汽机的轰鸣、夜里值班的喧闹、工友们在铁皮屋里喝酒的笑声。林娜听着,觉得那声音仿佛能穿透时间。

“那时候啊,我们都以为国家强大了,工人就有尊严。”老人说,“可后来厂子倒了,我就这样瘫在这儿,连尊严都丢了。”

林娜没说话,只是默默擦了擦他的嘴角。

那一刻,她突然明白:尊严不是职位、也不是财富,而是你能不能在别人需要时伸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