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园园长队伍建设 > 第四节 案例解析(第3页)

第四节 案例解析(第3页)

园长是稳定队伍的核心,如何稳定,通过哪些途径落实,需要园长清晰的思路,扎实的推进。园所营造和谐氛围是稳定教师队伍的前提与保障,“三个引领”有高度,有深度,全方位提升教师的思想认识,让教师从思想上、理念上对学前教育工作的性质得到认同和理解。“五个一”旨在支持教师树立积极的心态,让教师不仅能够体验到工作的乐趣,还能感受到工作之外的乐趣,享受身心的幸福与快乐。

三、教师与“主人”

案例三支持教师做幼儿园发展的主人

教师是幼儿园的主人,幼儿园的管理离不开教师的广泛参与。为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幼儿园建设的积极性,我们广开谏言渠道,开展“四会”——教代会、恳谈会、听证会和兼职园长助理会,在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和完善、重要工作计划的制订、重大决策的实施、校园环境的创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教师发挥主人翁作用的重要平台,让教师体会到主人翁的意识。

一、规划共制订,“金点子”促发展

在园所制订“十五”规划时,我们共收到65条金点子,最终体现在幼儿园“十五”规划中的仅有2条,占到了3%。随着教师主体性的发展,在制订“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通过这项活动,我们共收到112位教师的“金点子”,占全体教师(在编教师128人)的87。5%;共提出234条金点子,最终体现在幼儿园“十二五”规划中的有213条,占到了91%。这充分证明幼儿园教师参与幼儿园建设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同时,也体现了幼儿园自2000年以来实施主体性教育的成效。

二、保障利益,民主参与做主人

在幼儿园绩效工资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考虑到幼儿园人员结构复杂、人数多等现状,绩效工资改革领导小组前后共草拟了30多个方案,并分别召开了3次教代会、6个恳谈会和2个兼职园长助理会,听取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职务教师的意见。在权衡各方面利益的基础上,幼儿园最终在全园会上公布的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得到了全体教师的一致通过,充分体现了民主管理的实效性,也折射出教师参与幼儿园管理的必要性。

(本案例由北京市北海幼儿园提供)

案例分析

我们现在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把教师作为幼儿园的主人,重视教师的需要,保障教师的权益。当教职工将自己作为幼儿园的一分子时,就不会轻易背离。

民主管理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化体现,让教师真正成为幼儿园建设的主体,也让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职业的认同感,这是园长稳定教师队伍的关键点。

规划的制订不是园长一个人或几位管理干部的规划,而是需要从上至下、从下至上的几个循环。规划制订一方面保障了全面性,更加科学严谨,反映了不同部门的规划;另一方面,在教职工参与的过程中,全面了解园所的发展方向,感受到自己是园所的主人,形成主人翁意识。

在绩效工资改革过程中,园长带领管理干部充分调研,权衡各部分人员的利益,由点到面,体现全园一盘棋的格局。作为智慧的管理者,要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关注教师群体的同时,关注教师个体需求。当教师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受到园领导的重视时,他也会认同组织,与幼儿园同呼吸共命运。

作为园长,不应将“让教师成为幼儿园发展的主人”作为口号,贵在行动落实,取得实效。如果让教师对幼儿园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就要让教师对幼儿园有“家”的感觉,对这个家有责任感,在这个家能够“做主”。因此,民主管理是一个好的切入点。案例中,园长为教师搭建不同的平台,让教师能够为幼儿园的发展出谋划策,让教师针对热点、难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点滴中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在民主管理中,大家的“心”交融在一起。

四、幼儿园与“家”

案例四幼儿园是我家

归属感是我们在与周围环境、人际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依恋,在这种情感影响下,人们乐于将个人生命融于团体中,形成利于团体的价值观。人对一个团体有了归属感就会表现为对团体的认可、接受和热爱,自然会产生对团体的责任心。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刚毕业成为新教师的学生来说,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容易满足,而对于社交需求,如友谊、爱情和归属感的需要开始变得重要。

在实践工作中,我们还发现,在工作中,新教师还存在着对新团体、新工作、新同事有着适应期的各种心理表现,如恐惧、焦虑、挫败、失衡、孤独等。针对以上的分析与观察,我园以“建立归属感,开展新生活”为主旨,积极开展多方面的工作,让新任教师对园所产生认可,从而形成他们对幼儿园的归属感。

一、领导慰问暖心田

我园有许多新教师离家远,都在单位附近租房住,园领导成立慰问小组走进这些教师的租住房进行慰问,送去对他们的关心,及时了解他们生活上的困难。针对他们的情况,园长积极联系相关单位,为这些新教师寻找安全、环境好、房租便宜的住房。活动不仅帮助新教师解决了后顾之忧,更是以实际行动温暖了这些新教师的心,让他们感受到园所对他们的关怀与重视。

二、工会活动促融合

园长在管理园所时充分利用工会活动,如参观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乐享工作体验、园艺种植、茶艺学习、插花培训、新年才艺大比拼、新年自助餐、嘉年华参观农艺展等多彩的工会活动让新教师感受园所文化和教师之间亲如一家人的情感。我园工会根据教师们自身的兴趣与才能成立了六大社团,即摄影社、厨艺社、舞蹈社、插花社、手工创意社、体育运动社,让新教师结合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加入社团中,在社团活动中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快他们对同事的了解与认识。各项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新教师与其他教师间友谊的建立,满足了新教师来到新团体中社交情感上的需要。

三、提供平台展风采

新教师入职后除了心理上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外,还会面对各种压力。例如,他们对职业角色的认知尚未成熟,由学生变成教师,由纯粹消费者和受教育者转变成社会生活的劳动者和教育者,这样的角色转换方面的压力很容易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失落、不适应。角色地位的差异也让他们工作后感受到压力,教师的角色规范比较严格,新教师往往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定位,他们容易受到社会其他人士的影响而产生对自我的不满,也会因自身工作经验不足、教学能力不强等因素感受到自我角色地位与其他教师有差异,从而产生对自我的否定和不自信。新教师在适应期往往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既要做班级的领导者,又要受园级领导的管理,还要同时和孩子、家长、同事、领导接触、共事,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些都要新教师有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另外,职业层面给他们带来的工作压力、家长压力、经济压力、同事压力,无形中都给他们带来了多方面的烦恼。园长在工作中要意识到新教师面临的各种压力,重视调节他们的心理。我园以帮助新教师建立自信为出发点,为他们搭建平台,以展现自我风采的方式引导他们面对各种压力。

我园各项活动丰富,需要各种人才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与策划者。新教师自身充满青春和活力,对各种事情充满热情,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特长与优点。园长在组织和策划各项活动时,可以充分考虑这些教师的特点,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我园“我是小明星”文艺展演活动中,请新教师中有特长的教师现场为幼儿的节目钢琴伴奏;在“歌唱小明星”活动中请有歌唱天赋的教师与幼儿同台演出;在园级运动会中请新教师承担大会主持人工作;请有舞蹈特长的新教师为幼儿表演编排节目,参加各项大型活动的开场表演;为他们搭建平台,送他们出去参加“中韩美术论坛”进行舞蹈表演,去西城区年青教师表彰会进行舞蹈表演。由于成长于现代化科技发达的年代,这些新教师自身的电脑应用水平都较高,园中请他们分别承担各班级活动的APP推送工作,有的新教师为简单的APP推送配上精美的插图,有的以活泼的播放形式让阅读者耳目一新,有的在APP推送中配上自己动听的声音,让阅读者有多重阅读享受。结合他们自身的特长,发挥他们的特长,合理安排工作,为他们创设实现自我的平台,有效地帮助了新教师建立起自信,从而敢于面对各种压力。

(本案例由北京市西城区三教寺幼儿园提供)

案例分析

幼儿园是我家,家里温暖、幸福,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同时,幼儿园又不仅仅是家,也是一个团队,共荣辱、共患难、共前进。从案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园所管理者以“建立归属感,开展新生活”为切入点,让新教师更快地融入幼儿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建立归属感,应从心理入手,让人文关怀不仅仅停留于表面,而是真正走进教师的心里。

住房问题反映的只是新教师入职期间的问题之一。我们在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同时,他们的生活、心理同样需要管理者的关注,这是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住房问题的解决,让新教师在心理上得到了温暖。在园所工会丰富的活动中,教师感受到工作、生活的多姿多彩。帮助新教师顺利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化,适应“幼师”的角色定位,融入团队,融入幼儿园大家庭。

面对新教师心理不适应、自信心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园所为大家从多方面使心理压力获得释放;另一方面,通过展示舞台的搭建,帮助新教师树立起职业的自信。

我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园长对于教师同样如此,人对领导者的追随源于对专业的认可,更源于管理者人文的关怀。凡事以标准、要求在先,高标准、严要求的背后,不考虑新教师的特点和需求、不考虑其心理特点,则会打击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得不到领导的鼓励和肯定,心理压力无法释怀,自然造成教师的流失。

园长要想留住教师,就要真正走进教师的心里。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发展速度、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但每位教师都有一颗渴望认可的心,当他们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表扬时,就会树立起自信并愿意不断完善自我,融入幼儿园大家庭。在新教师入职之初,第一次踏入社会的他们,懵懂、困惑。为了让新教师更快地融入团体,成为家庭一员,管理者要像家长一样,给予他们温暖。最终,教师就会形成归属感,达成共同的价值追求,这样的团队就会充满正能量。

[1]吴峰林。促进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的基本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10):67~69。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