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昭昭雪云 > 第 12 章(第2页)

第 12 章(第2页)

老者并未带她走远,只是来到山坡高处,指着下方在暮色中渐渐亮起零星灯火的一个破落村庄。

“你看那村庄,百姓为何而忙?”

霍昭望去,只见村民们在严寒中收拾柴火,喂养牲畜,炊烟袅袅,为了生存而奔波。

“为衣食温饱。”

老者又指向更远处,开封城方向那隐约的、象征着权力与繁华的光晕。

“你看那城中,权贵为何而争?”

霍昭沉默,想起商会少主的跋扈,公主的阴影,朝堂的倾轧。

“为权力富贵。”

“那你呢?”老者回过头,目光平静地看着霍昭,“你持剑江湖,为何而战?”

霍昭一怔,下意识道:“为寻父踪,为友雪恨,为查明真相,求一个公道!”

“公道?”老者轻轻重复了一遍,脸上露出一丝似悲似悯的神情,“何为公道?朝廷律法?江湖道义?还是……你心中那把尺?”

他顿了顿,声音苍凉如这暮色风雪:“霍昭,你需明白,这江湖,乃至这天下,本无绝对的善恶对错。有的,只是不同的‘取舍’。”

“有人取舍之间,顾全了大局,牺牲了小我;有人取舍之间,成全了私欲,践踏了他人。霍镇原的选择,于龙骧的遭遇,萧正南的道路,乃至那长乐公主的作为,无不是他们各自‘取舍’的结果。”

“你执着于真相,执着于公道,这本无错。但若这真相需要更多的鲜血来浇灌,这公道需要颠覆现有的秩序来实现,你的剑,还握得稳吗?你的心,还承得住吗?”

老者的话语如同重锤,一字字敲在霍昭心上。她想起父亲可能还活着,却因坚持某种“公道”而被囚禁;想起于家满门因某些人的“取舍”而化作焦土;想起萧正南那悲愤的质问……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追寻光明的一方,可现在才发现,光明与黑暗的界限,竟是如此模糊。

“我……我该如何取舍?”霍昭的声音带着迷茫与挣扎。

“这,需要问你的本心。”老者凝视着她,“你的剑,为何而出?是为复仇的痛快,还是为守护的沉重?是为了证明你父亲的对错,还是为了你脚下这片土地上,那些如蝼蚁般挣扎求生的普通人,能多一分安稳,少一分战乱?”

他抬起木杖,指向北方:“北境的风雪,冻不死求生的草。边关的烽火,烧不尽盼归的心。江湖很大,大到容得下恩怨情仇;江湖也很小,小到每一个抉择,都可能影响无数人的命运。”

“记住,侠之大者,非是武功盖世,快意恩仇。而是明知前路艰险,因果难测,仍能秉持本心,做出属于自己的‘取舍’,并承担一切后果。”

说完这番话,老者不再多言,转身,拄着木杖,一步步走入愈发深沉的暮色与风雪之中,身影渐渐模糊,最终与山林融为一体,仿佛从未出现。

霍昭独自站在原地,任由风雪扑打脸颊,脑海中回荡着老者的话语,心中翻江倒海。

不知过了多久,她才缓缓转身,走向那亮着微弱灯火的木屋。

屋内,于江心仍在擦拭着她的破虏刀,秋静慈正对着一封刚刚收到的、来自镇北军旧部的密信出神。

霍昭推门而入,带进一股寒气。

于江心抬起头,看向她。

霍昭的目光扫过于江心冰冷的眼神,扫过秋静慈凝重的面庞,最后落在自己手中的昭雪剑上。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眼神中的迷茫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与坚定。

“江心,”她看向于江心,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我知道你一直想追问灭门的全部真相。但前辈说得对,真相或许残酷,取舍更为艰难。无论凶手是谁,无论背后牵扯多广,我答应陪你追查到底,但我们要的,不应只是血债血偿的痛快,更应是……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于江心擦拭刀身的手顿住了,她看着霍昭,眼中情绪剧烈翻涌,最终,化为一种复杂的、带着一丝撼动的沉默。

秋静慈也抬起头,看向霍昭,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决然。她将手中的密信递给霍昭:“镇北军副将传来的消息,他们查到了霍将军可能被囚禁的地点——皇家在边关的……‘雁门别院’。”

雁门别院!

霍昭接过密信,指尖微微颤抖。又一个线索,指向了那个遥远的、与北境接壤的边关,指向了那座象征着皇家威严的别院。

她抬起头,望向窗外无尽的夜空和风雪,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落在了那片父亲曾经战斗和失踪的土地上。

路,还在脚下。而这一次,她似乎看得更远,也想得更深了。

风雪夜,灯火如豆。

新的征程,已在脚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