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昭昭雪恨短剧合集 > 第 5 章(第1页)

第 5 章(第1页)

【第五章听雨楼闯关】

离了三岔驿,越往南,冬意愈浅。

官道两旁已见零星绿意,泥土的气息盖过了雪的味道。只是天色依旧阴沉,铅灰色的云低低压着,飘着若有若无的冷雨,沾衣不湿,却透骨生寒。

于江心臂上的伤已结痂,她依旧沉默,但那份沉默里多了些别的东西。她的目光不再仅仅警惕四周,而是常常落在霍昭的背影上,带着一种近乎苛刻的审视,偶尔,又会掠过秋静慈腰间的短笛,眼底闪过一丝极淡的复杂。

秋静慈依旧从容,指点着沿途风物,言语温和,却不再提及那日驿站冲突的细节,仿佛那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但霍昭能感觉到,师姐的警惕性提高了许多,宿营时布下的预警机关也更为精巧。

七日后,一座黑瓦白墙的庞大庄园出现在烟雨朦胧中。庄园依山而建,飞檐翘角,气度森严,与周遭的田园景致格格不入。高悬的门匾上,是三个铁画银钩的大字——听雨楼。

楼前并无守卫,只有两尊饱经风雨的石狻猊,沉默地注视着来客。

“到了。”秋静慈勒住马,声音里听不出情绪,“师妹,记住,楼内规矩,少看,少问,多想。”

三人下马,立刻有身着灰衣、面无表情的仆役上前,无声地牵走马匹。

踏入大门,仿佛一步跨入了另一个世界。外界的风雨声被隔绝,楼内光线晦暗,只有廊下悬挂的白灯笼散发着惨淡的光。空气里弥漫着陈旧木料和墨锭混合的味道,还有一种更深沉的、如同铁锈般若有若无的气息。

廊腰缦回,庭院深深,竟听不到什么人声,只有他们三人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回廊里回荡,显得格外刺耳。偶尔有灰衣人低头快步走过,如同鬼影,对秋静慈这位核心弟子也视若无睹。

霍昭握紧了昭雪剑的剑柄,这里的压抑,比北境的暴风雪更令人窒息。

秋静慈将她们引至一处偏厅。“在此等候,稍后有人引你们去‘考场’。”她说完,深深看了霍昭一眼,便转身离去,消失在曲折的回廊深处。

偏厅里只剩下霍昭与于江心二人。

于江心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淅沥的雨丝,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这听雨楼,不像江湖门派。”

霍昭看向她。

于江心没有回头,继续道:“倒像……军营,或者,刑部大牢。”

霍昭心头一凛。她也感觉到了,这里的每一寸空气都绷紧着,藏着无形的刀锋。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深蓝色劲装、眼神锐利如鹰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他目光在于江心的破虏刀上停留一瞬,又扫过霍昭的昭雪剑,面无表情道:“二位,随我来。”

他带着二人穿过数重庭院,来到一座独立的二层小楼前。楼门上方,悬着一块乌木牌匾,上书二字——“权衡”。

楼内一层,布置得像间书房,四壁书架,中间只设一桌一椅,桌上摆着文房四宝。一位须发皆白、穿着儒衫的老者坐在桌后,昏昏欲睡。

“文试。”蓝衣男子言简意赅,示意霍昭上前。

霍昭走到桌前。老者抬起眼皮,浑浊的目光看了她一眼,指了指桌上铺开的白纸,声音沙哑:“题目:何谓江湖?”

何谓江湖?

霍昭微微一怔。她想过会考校经典、兵法甚至机巧,却没想到是这样一个看似空泛的问题。她想起北境的风雪,祖父沉默擦拭“镇岳”刀的背影,父亲失踪的谜团,驿站少主的跋扈,于江心刀锋上的血,秋静慈深不可测的笛音……

她提起笔,蘸饱了墨,略一沉吟,落笔写道:

「江湖非水,乃人心之涛浪。侠非名,乃行事之担当。路见不平,拔刀是江湖;忍辱负重,藏锋亦是江湖。身在北境,江湖是三百里雪原;踏入中原,江湖是每一步人心。如棋局,落子未必无悔,但求无愧于心。」

写罢,她放下笔。

那老者拿起纸张,昏花的老眼扫过,手指在“落子未必无悔,但求无愧于心”一行字上微微停顿,随即放下,挥了挥手:“过。”

蓝衣男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收敛,做了个请的手势,引着二人登上二楼。

二楼空旷,地面铺着光滑如镜的青石板,中央以黑白石子镶嵌成一幅巨大的围棋棋盘。棋盘对面,站着一名身材魁梧、面色冷硬的汉子,双手抱胸,腰间佩着一柄阔刃短刀。

“武试。”蓝衣男子退到楼梯口,声音冰冷,“规则:踏出棋盘或倒地不起者,败。”

霍昭深吸一口气,踏上棋盘。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