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金玉满堂原名 > 心防(第2页)

心防(第2页)

说话间,布庄门口传来动静,几个风尘仆仆的汉子走了进来,领头的是杨婉兰的三伯杨三虎和她的堂哥。

杨五龙见到久违的兄弟,起身招呼:“三哥?你们怎么从临州回来了?不是说在那边码头干得不错吗?什么时候到的?”

杨三虎嗓门洪亮:“在那边听工友说咱们桐城要建大水利,正大量招工呢!这可是造福家乡的大好事,我们一合计,就辞了工赶回来了,今天刚到的。建设家乡,怎么能少了我们一份力?不止我们,听说好些在外谋生的同乡都在往回赶呢!”

杨婉兰冷不丁泼冷水道:“建设家乡?云溪村都要被淹了,你们还回来干嘛?”

“嗯?这是什么意思?”杨三虎脸上的笑容僵住。

在杨婉兰的解释下,众人逐渐明白,那座即将修建的宏伟水坝,在拦蓄沧江、形成水库之后,浩渺的库区水面将淹没上游大片区域,包括他们此刻所在的云溪村,以及周边二十余个村镇……

“他们说,建好之后,能防洪抗旱,还能发展漕运,未来水库风景好了,还能吸引人来游玩……”杨婉兰复述着霍宵晴曾经描绘的蓝图,语气却充满了苦涩。

没想到杨三虎等人听完,互相看了看,非但没有如杨婉兰预想的那般愤怒沮丧,反而纷纷点头:“这是大好事啊!”

“是啊,淹了点地方,换整个桐城再也不怕水患,还能有这么多好处,值了!”

“咱们出去卖力气,不就是为了家里能更好吗?现在机会就在眼前!”

众人皆道好。

可是杨婉兰却说:“好?哪里好了?一点都不好!”

说完她推开椅子,哭着跑了出去。

杨婉兰跑了很久,终于在一处安静的山坡前停下。在一块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墓碑前,她无力地跪倒下去。

“奶奶……”她泪水滴落在黄土上,“我们要是都搬走了,这里要是被淹没了,奶奶怎么办?”

她想起奶奶生前,一辈子都守在云溪村,从未离开过。奶奶是那种最传统的女人,认为根在哪里,魂就在哪里。她总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当年三伯执意要外出谋生,奶奶偷偷难过了好久,却也只是在他们离家时,默默塞满行囊。奶奶也曾对着外面带回的画册出神,喃喃说着外面的世界真大,可最终,她还是守着她的老屋、她的菜园,直到生命尽头,也嘱咐儿孙要将她葬在这片她守了一辈子的土地上。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沉稳的脚步声自身后响起。杨五龙提着一篮简单的供品,走了过来。他将供品轻轻摆在墓前,点了香,拜了拜。

他叹了口气:“爹就知道你在这。自从你奶奶过世之后,你每次心情不好就会跑到这里跟她絮叨。又来扰她清净了?”

杨婉兰无助地问:“爹,奶奶会嫌弃我吵她清净吗?”

杨五龙:“当然会了,你和奶奶现在是阴阳两隔了,奶奶听了你的烦恼,感知到你的痛苦了,可她帮不了你,在天上急得团团转。”

“但是爹还在你身边啊,你的烦恼可以跟爹说,爹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你的。”

他蹲下身,平视着女儿的眼睛:“所以可以告诉爹,到底发生什么了吗?是谁让我们兰儿这么不开心?”

杨婉兰扑进父亲怀里,泣不成声:“爹……我原以为建水库是对桐城天大的好事……可是,水库蓄水,会淹没好多地方,包括我们云溪村,包括……包括奶奶安眠的这里……爹,奶奶怎么办?我们的根怎么办?”

杨五龙默默抱着哭泣的女儿,轻声安抚:“没关系的兰儿,奶奶一直在的,她在地下,在天上,在我们的心里。建水库这件事,不管你心里怎么想,不管你最后决定怎么做,爹都支持你。”

……

霍宵晴带着重新制定的移民安置方案来到了布庄,她轻轻推开布庄后院的隔扇门,找到了在房中垂泪的杨婉兰。

“婉兰姐姐,你说得对,我是外来人。我永远也无法完全体会这片土地对你们而言,究竟意味着多沉重的分量。我永远尝不出蟛蜞汁里海风的味道,也听不懂山歌里每个转调的秘密……”

杨婉兰抬头望向她。

“但我记得编竹筐的郑阿爷,记得小虾米在背篓里学布谷鸟叫。还有和庄嫂一起做虾酱时,她教我要顺着同一个方向搅。看阿龙阿虎在村里的小溪里面摸鱼虾,他们总说,等爹爹回来要教他们认字……这些,我都记得。”霍宵晴将方案轻轻推到她面前,“所以我们想的不是简单地让他们搬走,也不只是赔钱。而是尽力帮大家建设一个更好的未来,把那份‘家’的感觉,在新的地方,重新种下去。你看白岩村那边交通不便利,如果他们都能搬出来,生活会幸福很多。”

“我们还会在未淹没区条件更好的地方建安置集镇,学堂的台阶要用白岩村的老青石,医馆药柜要照庄家药铺的样式打……愿意搬走的,按原宅面积置换新房。想留下的,帮他们在高处重建家园。”

霍宵晴突然从袖中取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几颗干瘪的柿子种:“这是从你家柿子树上取的种。新镇子的街边也会种上云溪村的柿子树。”

杨婉兰的眼泪滴在种子上。

霍宵晴翻开方案:“这不是最终定稿,我需要你的意见,需要你来告诉我,怎么做才能让云溪村还有其他村镇的乡亲们,在离开故土之后,心里能稍微好过一点?”

“我们赔不起被洪水带走的岁月。但至少让搬家的牛车,能载走祠堂门前的月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