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物流管理参考书 > 任务三 探讨出版业供应链的实现途径(第1页)

任务三 探讨出版业供应链的实现途径(第1页)

任务三探讨出版业供应链的实现途径

任务思考

结合我国出版业具体实际思考不同时期出版物流供应链的特征,总结我国出版业的主要特点,思考我国出版业物流进入供应链管理的具体路径是什么。

任务分析

我国出版业物流要进入供应链管理阶段,还有许多障碍需要清扫。立足我国出版业的具体实际,吸取国外出版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先进经验有助于我国自身的发展。

一、出版业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出版业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特性

出版业供应链管理主要是指通过采用交流沟通的方式,对构成出版业供应链的出版单位、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经济主体间的关系实施管理,从而在出版业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建立起协作、良性和有效的关系,使出版业供应链得以顺利运行。在进行供应链管理时,要全面处理好各个管理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能厚此薄彼。出版企业一般比较重视出版单位和销售商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其与消费者的关系关注不够,买书难的现象在出版图书品种如此丰富的情况下依然存在,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有的销售商偏重于畅销图书的进货,致使一部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不能不说是供应链管理上的一个失误,因此重视供销关系和消费者需求是出版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目标和对象。具体来讲,出版业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特性表现为:

1。出版业供应链关系管理的全局性

出版业供应链是连接出版单位、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主体的网链,形成了产、供、销在内的一个整体,链上的各个节点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任何一个环节改变必将影响整个链条的正常运行。所以,出版业供应链管理要着眼于整个链条的全局管理,具有战略性特点。在出版业大力推行集团化发展的情形下,一体化经营的趋势成为出版业改革发展的主要形式,内涵式和外延式是出版业集团化发展的两种实践形式,这将形成更加错综复杂的供应链关系,对其管理更要具有全局的眼光,以实现出版业供应链管理的效益最大化目标。

2。出版业供应链管理的协作性

供应链管理从直线型发展到网络型阶段,出版业供应链管理也呈现出协作性的特点。在出版业供应链管理系统中,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出版企业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密切,才能保证整个供应链的低成本、高效率运行。出版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协作是自身正常运营的必要保证,现代出版企业所倡导的建立相互间新型的竞争合作关系,正是供应链管理协作性的一种具体体现。这种出版企业管理的协作性有利于促进相互竞争的差异化和有效性,减少同类选题的重复出版和资源浪费,从而创造出最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出版业供应链管理的不易控性

由于出版业供应链关系构成主体特征各异,且相互之间关系复杂,并具有多变性和不稳定的特点,这使得供应链管理表现出不易控性。出版业供应链管理中出现的失败情形就是这种特性的体现。如少数个体图书零售商开始进货时回款及时,后来进货因故不付款,直至本人杳无踪迹。对于出版业供应链管理所表现出的脆弱性特点,除了依靠法律手段来防止和控制外,出版企业也应立足长远利益,加强行业自律,树立诚信守法的经营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恒久的关系,带来长久的利益。

(二)出版业供应链管理的模式

针对上述出版业供应链关系管理的特征和出版企业之间关系的层次性与差异性,在对出版业供应链进行管理时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才有可能取得比较好的管理绩效。一般而言,出版业供应链关系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集中型出版业供应链管理

这是出版企业构建的包括产供销、编印发在内的综合性、集团化的供应链体系,是一种垂直型供应链。它是适应现代出版业集团化发展而出现的供应链形式,其供应链关系具有集中性和统一化的特性,对其管理比较易于实施。但其管理重在宏观层次和主要方面,在此基础上注重发挥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才能形成良性的供应链关系系统。

2。分散型出版业供应链管理

这是出版企业构建的比较分散独立的供应链体系,这种供应链体系重视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自主性和个体性,一般相互之间不形成紧密的利益性联盟关系。这种供应链模式又可分为协调型、合作型、共存型等类别。

(1)协调型要求考虑出版业供应链体系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级子系统下达目标给下级子系统,并考虑到下级子系统间的交互作用。

(2)合作型的出版业供应链体系各子系统间是一种平等关系,各子系统的决策者都同意通过信息共享和策略联盟合同使整个供应链达到动态优化的共同目标,这一合同是双方共同遵守的法则。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出版业供应链动态性能显著改善。

(3)共存型是出版业供应链体系子系统之间交互作用比较薄弱的方式。每一个子系统只考虑自身利益,不太关心是否对其他子系统造成影响。

分散型的书业供应链体系应避免形成各自为政的松散形式,它不利于供应链的整体性和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因此,这种供应链模式应不断改进和协调,以提高出版业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水平和效率。

3。对抗型出版业供应链管理。此出版业供应链体系上的各系统不但相互独立,而且子系统间还积极主动地相互抵制,每个子系统都想尽可能战胜有联系的其他子系统而使自己成功。传统的出版业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关系往往表现为这种“竞争性”的不合作状态,这不仅对整个行业发展不利,而且对每个企业的壮大和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当前出版业供应链管理中,要增强合作与共赢意识,努力消除形成对抗型供应链的各种因素,构建良性的出版业供应链体系。

(三)出版业供应链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

由上述可见,出版业供应链及其管理模式都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具体实施出版业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要注意针对不同性质的供应链采用相应的管理模式和具体方法,以下几个具有共性的关键性问题应引起重视。

1。出版业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双向关系管理

为了保证出版业供应链从源头到最终消费者的顺畅流动,供应链管理必须实行双向关系管理,主要包括从出版企业到上游供货商和从自身到下游客户这两个方向。出版企业必须着眼于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水平。这种双向关系管理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必要范围。实际上,出版业供应链管理不仅仅是一种双向关系管理,有时甚至是多向关系管理,其关系管理的复杂性要求考虑周全,实现整体供应链关系的和谐。客户关系管理是供应链双向关系管理中面向下游客户的组成部分。出版企业应提高对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视程度,设立客户关系管理部门,以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为实施双向关系管理打下基础。IT巨人惠普1999年4月实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改革,建立“全面客户体验服务模式”,现在其销售部门分为大区全球客户部、商用客户部、大客户部、新经济客户部和电子销售部等五个部门,主要是以客户为中心实施供应链管理。

2。出版业供应链管理应加强信息的充分交流,以促进相互关系的协调和改善

在出版业供应链管理系统中,供应链关系通过充分交流沟通的方式获得改善,变得顺利和密切。在供应链各方许可的商业安全范围内,数据信息实现有效共享。整个供应链产品使用统一的条码以供识别。在传统出版经营中,供应商的大批量、长周期生产容易出现库存过剩的情况,零售商在促销的推动下成为一部分库存分担者,这导致了整个供应链中库存的大量存在和整体无效率。而出版企业通过实行供应链关系管理,借助各种信息渠道“倾听”零售商、客户的意见,并对其需求做出迅速反应。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秋雨文化物流公司引进先进的物流识别系统和快速自动化仓储及理货设备,实现查询、交易和送货一条龙服务及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这为供应链关系的交流沟通提供了快捷通道,有助于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

3。出版业供应链进行重组和整合,实现供应链的优化管理

通过对出版业供应链上、中、下游及各企业功能的重组和整合,供应链关系将得到优化和改进,其供应链管理将更集中有效,作用更明显。湖南出版集团在组建物流中心的过程中首先明确该物流中心是整合性物流中心,并规定集团内部物流必须纳入中心,原有各单位物流业务一律取消,整合的内容包括“作业层次”“作业管理层次”“管理决策支持层次”等内容,通过重组和整合的方式,其供应链管理对象明确,有的放矢。出版业供应链进行重组和整合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将出版企业的核心能力和业务内容确定下来,将一些其他的职能外包出去,交给更能胜任的企业去完成。一部分出版单位将封面设计、装帧等交由社会图书工作室完成,集中精力进行图书的选题策划和编辑,以保证图书产品的质量。通过业务的外包和整合,出版企业的供应链关系变得简洁高效,其管理更具力度和实效。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