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物流管理参考书 > 任务一 识别物流成本管理(第1页)

任务一 识别物流成本管理(第1页)

任务一识别物流成本管理

任务思考

物流成本是完成各种物流环节所需要支出的全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全部费用,也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请思考企业为什么要加强对物流成本的管理,加强物流成本管理,对整个行业和社会有什么意义。

任务分析

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在于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因此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对企业而言,物流成本的降低可以增强企业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二是在整个行业和社会层面,行业物流效率的提高可以增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国民的购买力,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一、物流成本的含义

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物流成本越来越关注,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务。在许多企业中,物流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很大,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水平及其竞争力,所以,物流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物流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也可以说,人们对物流的关心首先应该从关心物流成本开始。有专家指出:“物流既是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经济的黑暗大陆”。加强物流成本的研究与管理对提高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2001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物流成本可定义为“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物流成本是完成诸种物流活动所需的全部费用。

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对物流成本进行观察和分析,观察和分析的角度不同,对物流成本的认识就不同,物流成本的含义也就不同。有学者认为:“按实体的经营性质不同,可将物流成本分为制造企业物流成本和流通企业物流成本两大类型。”在本书中,按照人们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的不同角度,把物流成本分成社会物流成本、货主企业(包括制造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物流成本以及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三个方面。其中,社会物流成本是宏观意义上的物流成本,而货主企业物流成本以及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是微观意义上的物流成本。

二、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物流技术与管理模式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物流的合理化,也就是通过对物流系统目标、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活动组织等的改进与调整,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其最终目的是要在保证一定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可以说,整个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追求物流成本降低的过程。

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降低物流成本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构成了企业物流管理最基本的课题。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物流成本管理的前提是物流成本计算,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实施物流成本分析,编制物流成本预算,控制物流成本支出。物流成本的内涵在概念上是明确的,问题的关键是,在实践中如何正确规定和划分物流成本的范围,如何将物流成本准确计算出来。在物流成本计算方面,我们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操作经验。由于缺乏对物流成本的准确把握,给企业的物流管理带来许多障碍,不利于发现企业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非效率活动,也难以对物流成本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因此,认识物流成本,不能只停留在概念本身的理解上,还必须对物流成本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以及物流成本分析方法等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这也是我们的企业在物流成本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从微观经济效益的角度观察

由于物流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物流成本意味着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了利润水平。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知,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产品的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但价格背后体现的还是产品的价值量,即产品中所凝聚的人类抽象劳动的数量。商品价值并不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时间,而是由行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某个企业的物流活动效率高于所属行业的平均物流活动效率,物流成本低于所属行业平均物流服务成本水平的时候,该企业就有可能因此获得超额利润,物流成本的降低部分就转化为企业的“第三利润”;反之,企业的利润水平就会下降。正是由于这种与降低物流成本相关的超额利润的存在,而且具有较大空间,导致企业积极关注物流领域的成本管理,致力于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

物流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增强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利用相对低廉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并以此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二)从宏观经济效益的角度观察

从宏观的角度讲,降低物流成本给行业和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如果全行业的物流效率普遍提高,物流成本平均水平降低到一个新的水平,那么该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将会得到增强。对于一个地区的行业来说,可以提高其在全国和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第二,如果全行业的物流成本普遍下降,将会对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这有利于保持消费物价的稳定,相对提高国民的购买力。

第三,对于全社会而言,物流成本的下降意味着创造同等数量的财富,在物流领域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得到节约,实现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节省资源消耗的目的。

(三)物流成本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的物流起步较晚,一开始人们对物流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概念认识的层次上。20世纪90年代初,竞争的激烈、业态的多样化导致了物流行业利润的下降,使得人们开始重视物流,并注重物流成本分析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性,物流成本开始进入初步的研究和试验性管理阶段,但还只限于个别的企业和部门,并没有引起全社会对物流成本的关注。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生产企业及其他流通企业开始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国内一些企业内部开始设立专门的物流部门,也开始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引起了社会和企业的极大兴趣,纷纷参照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来加强物流管理,组织专门的人员研究降低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开始组织化。进入21世纪,我国的物流产业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业发展开始走向国际化、全球化的阶段。对物流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些关于物流成本管理的专著和论文。一些企业开始引入物流成本预算制度,对于物流环节的运输、储存、装卸和搬运等,都有了一些行业的定额指标。

但是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在物流总成本与物流服务水平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物流成本的研究还比较贫乏。

首先,从企业微观物流成本的角度看,对物流成本的构成认识不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国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科目来核算物流成本,一般所有的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无法分离。这使得许多企业仅将向外部运输企业支付的运输费用和向外部仓库支付的仓储费用作为企业的物流成本。这种计算方式使得大量的物流成本未被纳入成本核算,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采用什么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和技术,都不可能真正实现企业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其次,从社会宏观物流成本的角度来看,由于物流成本的计算与控制由各企业分散进行,缺乏相应的权威统计数据。我国的企业是根据自己对物流成本的理解来进行计算与控制的,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全国甚至各个行业都没有有关物流成本的统计数据。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统计数据,计算出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而我国却做不到这一点,只有一些由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估算出来的数字。此外,由于企业计算标准的不同,我国各行业的平均物流服务成本水平也无法计算。

从微观上看,物流成本统计数据的缺乏会给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带来困难。同时,由于计算口径不同,相同行业或类型相似的企业之间的物流服务成本水平无法比较,这对于评估企业物流绩效,促进企业的物流合理化也是很不利的。从宏观上看,这也会造成区域物流中心与物流园区建设的盲目性。例如,对于某一个地区来说,缺乏该地区确切的物流成本数据就会导致我们对于未来该地区物流需求总量与物流需求类型预计不准确,从而产生建成的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不适应当地物流需求的后果,造成资金的浪费。此外,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建立后能否有效地提高物流效率(在保证一定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切实地降低物流成本)也不得而知。

三、物流成本相关理论学说

(一)物流成本冰山说

这一理论是由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提出的。它的含义是:人们并没有掌握物流成本的总体内容。西泽修教授指出,企业在计算盈亏时,“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项目所列支的“运输费用”和“保管费”的现金金额一般只包括企业支付给其他企业的运输费用和仓储保管费,而这些外付费用不过是企业整个物流成本的冰山一角。

一般情况下,在企业的财务统计数据中,只能看到支付给外部运输企业和仓库的委托物流成本,而实际上,这些委托物流成本在整个物流成本中犹如冰山一角。因为物流基础设施的折旧费,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由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装卸等自家物流成本都计入了原材料、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科目中。一般来说,企业向外部支付的物流成本是很小的一部分,真正的大头是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成本。从现代物流管理的需求来看,当前的会计科目设置使企业难以准确把握物流成本的全貌。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实践表明,企业实际物流成本的支出往往要超过企业对外支付物流成本额的五倍以上。

图3-1反映的是我国当前会计核算制度下一个典型的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现状。其中,整个冰山可以视为该企业的整个物流成本部分,而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是委托物流成本。这部分物流成本是企业可以统计出来的,而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物流成本却不能通过当前的会计核算得到统计。

图3-1物流成本冰山示意图

图3-1物流成本冰山示意图“物流成本冰山说”之所以成立,除了会计核算制度本身没有考虑到物流成本之外,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物流成本的计算范围太大,包括原材料物流、工厂内物流、从工厂到仓库和配送中心的物流、从配送中心到商店的物流、退货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等。这么大的范围,涉及的单位非常多,牵涉的面也很广,很容易漏掉其中的某一部分。计算哪部分、漏掉哪部分,物流成本的计算结果相差甚远。二是运输、保管、包装、装卸以及信息等各物流环节中,以哪几种环节作为物流成本的计算对象问题。如果只计算运输费用和保管费用,不计其他费用,与计算运输、保管、包装、装卸以及信息等全部费用,两种计算结果差别相当大。三是选择哪几种费用列入物流成本的问题。比如,向外部支付的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等费用一般都容易列入物流成本,可是本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成本,如与物流相关的人工费、物流设施建设费、设备购置费以及折旧费、维修费、电费、燃料费等是否也列入物流成本中?此类问题都与物流成本的大小直接相关。因此,我们说物流成本确实犹如一座海里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仅是冰山一角。

(二)“黑大陆”学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