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物流管理学书籍 > 任务二 规划与设计出版业仓库(第3页)

任务二 规划与设计出版业仓库(第3页)

1。仓库功能规划

这是指确定仓库的使命和主要功能,如:仓库储存物品的种类、性质、数量等,仓库需要的保管条件、内外环境要求,仓库的主要功能是单纯储存还是兼有分拣、流通加工和配送等功能。

2。仓库总体规划

(1)库体规划。仓库的库体规划主要是关于仓库的高度、楼层数及物品流程的规划。仓库设计要考虑储存产品的流程,不论是否存放货物都应该使产品能够直接在整个仓库设施中流动。直线式产品流程是最典型的,可以使仓库的拥塞和混乱减小到最低程度。

(2)搬运规划。为了提高仓库的物品搬运效率,在搬运规划上要遵守两个基本原则,即移动连续性和移动规模经济性。移动连续性意味着减少货物在搬运机之间的转换,一般来说,在仓库中首选的是次数更少但距离更长的移动。移动规模经济性是指所有的仓库活动要尽可能搬运和移动最大的数量。成组或成批的最大量移动,运用托盘和集装箱。

(3)积载规划。在确定仓库的积载计划时,主要关心的问题是产品流量和重量。高流量的放在主通道附近、低层货架上;较重的产品放在离地面较低的位置。

(四)仓库选址的必需数据

企业仓库建在什么地方,选用哪些设施,成本如何,一般是通过计算求得,尤其必须准确预测和分析计算公式中的作业量和成本这两个数据。

企业仓库作业量主要有以下各项:企业仓库至供应点的运输量,配送给用户的配送数量,企业仓库的容量。

这些数据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季节等有各种各样的波动,必须论证选址时采用什么样水平的数量。另外,除现状数据外,必须设定设施运营后的预测值。同企业仓库选址相关联的费用有以下几项:供货点至企业仓库之间的运输费,将货物配送给用户的运输费,设施、用地所需费用及其相关的人事费、业务费等。

(五)仓库选址的程序和步骤

选址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选址约束条件分析

选址时,首先要明确建立配送中心的必要性、目的和意义。然后根据物流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制订物流系统的基本计划,确定所需要了解的基本条件,以便大大缩小选址的范围。

2。搜集整理资料

选择地址的方法,一般是通过成本计算,也就是将运输费用、配送费用及物流设施费用模型化,根据约束条件就目标函数建立数学公式,从中寻求费用最小的方案。但是,采用这种选择寻求最优的选址解时,必须对业务量和生产成本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3。地址筛选

对所取得的上述资料进行充分的整理和分析,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对需求进行预测后,就可以初步确定选址范围,即确定初始候选地点。

4。定量分析

针对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模型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5。结果评价

结合市场适应性、购置土地条件、服务质量等,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看其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及可行性。

6。复查

分析其他影响因素对计算结果的相对影响程度,分别赋予它们一定的权重,采用加权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复查。如果复查通过,则原计算结果为最终结果;如果复查发现原计算结果不适用,则重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评价、复查和继续计算,直至得到最终结果为止。

7。确定选址结果

在用加权法复查通过后,则计算结果即可作为最终的结果。但是所得解不一定为最优解,可能只是符合条件的满意解。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AHP选址法的步骤。

(1)确定方案层结构。根据选址原则,对不同原则下的诸因素进行归纳,最后确定方案层。在企业配送仓库选址中,目标层受到四个决策层的影响,而四个决策层又分别受到各子决策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上一层次某因素与本层次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

(2)选定等级划分方法。层次分析法采用的是两两比较的方法,从而得出每个元素相对于其他元素的相对重要比率(可以根据专家经验或者从历史数据仓库中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求出),然后将元素的比较结果综合起来,得出元素的综合权重,给每个元素标注重要性等级。

(3)得出各个判断矩阵和层次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4)根据该企业配送仓库的实际情况,在进行选址方案评价时着重考虑交通条件、生活基础设施状况、库房情况、物流费用、仓库的设施等几项因素,建立各因素的评价标准,再分别确定权重,进行专家打分,分值越高者,满意程度越高(情况接近时,分值可相同),最后按合计数提出建议方案。

仓库的选址是基于公司的仓库战略计划对公司的配送网络、设备需求及顾客服务进行分析,再通过已定的方案鉴定、衡量和评估各项标准,从而让公司了解什么是仓库拓展或重新定位的“最佳”选址方案。在企业物流系统中,最重要的是从需求的物流服务水平出发,以尽可能小的物流费用,来实现物流网络结构的合理化。配送仓库地址的确定是物流系统分析中的核心内容,配送仓库合理选址能够减少货物运输费用,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从而获得最大的利润,同时使企业物流系统有效运作,给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