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朝堂免费阅读 > 放榜惊喜醋海生波(第2页)

放榜惊喜醋海生波(第2页)

沈惊鸿心中一紧,连忙解释:“晚辈只是偶尔听人提及,加上自己的一些猜测,未必正确,还请苏丞相指正。”

苏卿颜没有再多问,只是淡淡说道:“你的想法,有可取之处。今日找你回丞相府,就是想让你整理一份详细的‘盐商安抚计划’,明日一早交给我。我会根据你的计划,在朝堂上与李太傅辩论。”

“晚辈定不辱使命!”沈惊鸿郑重地说。

很快,两人就来到了丞相府。丞相府规模宏大,门口站着两个身穿铠甲的侍卫,神色肃穆。走进府中,庭院幽深,假山流水,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却处处透着威严,与镇国公府的雅致截然不同。

苏卿颜将沈惊鸿带到一间书房,书房宽敞明亮,书架上摆满了书籍,书桌上堆放着厚厚的公文。她指着书桌旁的一张椅子:“你就在这里写,需要什么资料,就跟门口的小厮说,他会帮你取来。今日务必写完,若是太晚,府中也有客房,你可以暂住。”

“多谢苏丞相。”沈惊鸿坐下,看着书桌上的空白宣纸,心中充满了干劲。她拿起毛笔,蘸了蘸墨,开始回忆之前整理的盐税数据,以及苏卿颜在朝堂上的主张,慢慢梳理思路。

苏卿颜没有打扰她,转身走出了书房,临走前叮嘱门口的小厮:“好生伺候沈公子,不可怠慢。”

接下来的时间,沈惊鸿完全沉浸在“盐商安抚计划”的撰写中。她首先分析了江南盐商的现状,将盐商分为“愿意配合”“持观望态度”“恶意抵制”三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盐商,提出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对愿意配合的盐商,降低5%的税收,并允许他们参与朝廷的“官盐运输”;对持观望态度的盐商,派专人上门沟通,解释改革的好处,并承诺若配合,可获得一定的政策优惠;对恶意抵制的盐商,联合地方官府,严查其偷税漏税行为,情节严重者,没收盐场,吊销执照。

同时,她还在计划中提出了“建立盐商协会”的想法,由朝廷派人监督,盐商自主管理,负责协调盐商与朝廷之间的关系,及时反馈盐商的诉求,避免矛盾激化。

不知不觉,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小厮送来饭菜,沈惊鸿匆匆吃了几口,又继续埋头书写。直到深夜,书房里的烛火依旧明亮,沈惊鸿终于写完了最后一个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她将写好的“盐商安抚计划”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错别字和逻辑漏洞后,才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此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苏卿颜走了进来,身上穿着一身素雅的便服,少了几分朝堂上的威严,多了几分柔和。

“写好了?”苏卿颜走到书桌前,拿起“盐商安抚计划”,仔细阅读起来。

沈惊鸿站在一旁,心中有些紧张,等待着苏卿颜的评价。

苏卿颜看得很认真,逐字逐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书房里很安静,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和苏卿颜翻动纸张的声音。沈惊鸿能清晰地看到,苏卿颜的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眼神也随之变化。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苏卿颜才放下计划,抬起头,看向沈惊鸿,眼中带着明显的赞赏:“写得很好。思路清晰,对策具体,尤其是‘建立盐商协会’的想法,很有创新性。明日朝堂上,这份计划定能让李太傅无话可说。”

沈惊鸿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能得到苏丞相的认可,晚辈十分荣幸。”

“你不必谦虚。”苏卿颜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月色,“这份计划,不仅能推进盐税改革,还能为朝廷培养一批‘听话’的盐商,可谓一举两得。只是……”她顿了顿,侧过头,眼神复杂地看着沈惊鸿,“你一个刚中榜的举子,能写出如此周全的计划,倒是让我有些意外。”

沈惊鸿心中一紧,知道苏卿颜开始怀疑了。她连忙说道:“晚辈只是运气好,恰好对盐商的情况有所了解。而且,这份计划也借鉴了苏丞相之前的一些主张,若没有苏丞相的提点,晚辈也写不出来。”

苏卿颜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没有再多问,只是说道:“时间不早了,你今日辛苦了,我让人带你去客房休息。明日一早,你随我一同上朝。”

“是。”沈惊鸿躬身行礼,心中却泛起了嘀咕。苏卿颜的怀疑,让她意识到,自己必须更加小心谨慎,不能再暴露更多“异常”。

小厮将沈惊鸿带到一间客房,客房布置得简洁雅致,床褥干净柔软。沈惊鸿洗漱完毕后,躺在床上,却久久无法入睡。今日的经历,像一场梦——中榜、被苏卿颜赏识、参与盐税改革公务,一切都来得太快,让她有些不真实。

她想起楚清瑶今日的邀约,想起苏卿颜看向楚清瑶时的冷淡眼神,心中突然涌起一丝莫名的情绪。苏卿颜对她的特殊关照,到底是因为她的“才华”,还是因为其他原因?这个问题,像一根刺,扎在她心头,让她辗转反侧。

与此同时,丞相府的书房里,苏卿颜还在看着沈惊鸿写的“盐商安抚计划”。烛火映照在她脸上,神色复杂。她想起第一次在举荐宴上见到沈惊鸿时的情景——那个看似怯懦,却在关键时刻能说出独到见解的少年;想起沈惊鸿面对楚清瑶邀约时的平淡,想起自己今日刻意打断两人的“私心”……

“沈墨……”苏卿颜喃喃自语,指尖轻轻拂过计划上“沈墨”的署名,眼神中闪过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温柔,“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次日清晨,沈惊鸿早早地起床,跟随苏卿颜前往皇宫上朝。第一次走进皇宫,沈惊鸿心中充满了敬畏。皇宫规模宏大,宫殿巍峨,侍卫林立,处处透着皇家的威严。她跟在苏卿颜身后,小心翼翼地走着,不敢四处张望,生怕出错。

来到大殿时,大臣们已经基本到齐。李太傅站在左侧最前面,身穿红色官服,神色严肃。看到苏卿颜和沈惊鸿进来,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如常,只是看向沈惊鸿的眼神,带着一丝审视。

沈惊鸿跟在苏卿颜身后,站在大殿的角落,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她知道,今日朝堂上的争论,必然会十分激烈,她一个刚中榜的举子,不宜过多参与,只需做好自己的本分即可。

很快,皇帝驾到。众大臣跪拜行礼后,朝堂议事正式开始。首先讨论的是关于“赈灾”的事宜,几个大臣轮流汇报了灾区的情况,提出了一些赈灾的建议,皇帝一一应允。

随后,户部尚书站出来,奏报了盐税改革的进展,语气中带着担忧:“陛下,如今江南盐商联合抵制改革,地方官府多次调解无果,若是再拖延下去,恐会影响国库收入,还请陛下定夺。”

皇帝皱了皱眉,看向李太傅:“李太傅,你有何看法?”

李太傅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臣认为,江南盐商之所以敢抵制改革,是因为朝廷太过纵容!臣建议,派大军前往江南,严查私盐贩,严惩恶意抵制的盐商,杀鸡儆猴,让其他盐商不敢再反抗!只有用强硬的手段,才能推进改革!”

他的话音刚落,苏卿颜腰间的螭纹玉佩随着动作轻晃,玄色官袍在殿内穿堂风里扬起一角。她垂眸敛去眼底锋芒,上前一步时靴跟叩击青砖发出清响:“陛下,臣认为不可!江南盐商盘踞十数州府,其私盐作坊养着不下万余护院,更与漕帮水匪暗通款曲。若骤然派五万大军南下,看似雷霆万钧,实则会将盐商逼入绝境——”

她伸手取下案上的舆图展开,纤长指尖重重按在长江下游某处:“去年扬州盐场大火,表面是意外走水,实则是盐商销毁官盐私铸的罪证。如今改革触动根本,这些人狗急跳墙,极有可能裹挟沿岸百姓作乱。”

殿内烛火摇曳,映得她苍白的脸泛起薄红:“况且,大部分盐商并非铁了心抵制改革。上月臣暗访苏州,已与‘云锦斋’东家达成协议,他们愿以半价出售官盐换取漕运免税。臣以为,应当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设立盐政监察司,许以通商特权安抚愿意配合的盐商;同时在扬州设巡检司,若发现囤积居奇、私铸官盐者,立斩不赦!如此刚柔并济,既能瓦解盐商联盟,又能保江南太平。”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