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误入大佬聊天室怎么破 > 误差(第2页)

误差(第2页)

苏弈虽然嘴上依旧嫌弃我们占用了公共书桌,打游戏时却会自觉戴上耳机,甚至有一次我凌晨起来喝水,发现他居然破天荒地在看我们建模用的那本教程,虽然看了没几分钟就烦躁地丢开,骂了句“什么鬼画符”。

这种无声的支持,像细微的暖流,在紧张的备战期里,默默温暖着我们。

终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日子到了。

比赛采用线上形式,要求在七十二小时内,根据给定的题目和数据,完成从建模、求解到验证、论文撰写的全部工作,这不仅是智力的较量,更是体力、毅力和团队协作的终极考验。

比赛开始的指令一下达,研讨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祁昭安迅速拆解题意,确定核心思路;我根据他的要求开始搭建程序框架,处理海量数据;时凌云则同步开始查阅文献,构思论文结构。

七十二小时,几乎是不眠不休的七十二小时,我们轮换着在旁边的折叠床上小憩片刻,咖啡和功能饮料成了续命神器,祁昭安展现出了非人的精力和专注度,他仿佛不需要睡眠,大脑始终以最高功率运转,精准地指挥着整个团队的进程。

过程中依旧有分歧和争论,在模型的一个分支选择上,我和时凌云倾向于更稳妥经典的方案,而祁昭安则坚持一个更具创新性但风险也更高的方法,我们争执不下,最后祁昭安直接用数据模拟了两种方案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用无可辩驳的结果说服了我们。

“相信数据。”这是他最后的结论。

时间在键盘敲击声、低声讨论和浓重的咖啡味中飞速流逝,当最后一遍检查完论文,点击提交按钮的那一刻,我们三人几乎同时瘫倒在了椅子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结果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公布,交完作品,我们回到宿舍,带着满身的疲惫和尘埃落定的空虚。

苏弈看着我们三个如同被抽干力气的模样,难得没有吐槽,只是默默点了三人份的超豪华外卖,祁昭临也殷勤地给我们倒水递毛巾。

躺在熟悉的床上,身体极度疲惫,精神却有些亢奋,这短短几天的经历,充满了高压、摩擦、协作和突破。

我侧过头,看向下铺,祁昭安已经睡着了,呼吸平稳,眼镜放在枕边,平日里冷硬的眉眼在睡梦中显得柔和了许多,不知道他会不会梦到那些复杂的模型和算法?

也许不会,也许他的大脑连梦境都是高效而理性的。

然而,在这片看似逐渐和谐的氛围中,有一道无声的裂痕,始终横亘在那里,无法忽视——那就是祁昭临。

自从日记本事件后,祁昭临在宿舍里的存在感降到了冰点。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像只精力过剩的猫科动物围着祁昭安打转,也不再肆无忌惮地撒娇抱怨,他变得很安静,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的床上,拉上床帘,不知道是在睡觉,还是在画画,或者只是单纯地发呆。

他依旧会和时凌云、苏弈以及我简单交流,语气努力维持着平时的样子,但那份刻意维持的“正常”背后,是肉眼可见的小心和忐忑,他的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向祁昭安的方向,又在对方的冷淡反应中,迅速、狼狈地移开,眼底深处是挥之不去的受伤和悔恨。

祁昭安对他,则彻底实行了“无视”政策,是一种更彻底的、仿佛这个人根本不存在的漠然,他不会回应祁昭临任何试图搭话的举动,不会对他的行为做出任何评价,甚至不会朝他所在的方向多看一眼,他的世界仿佛自动屏蔽了名为“祁昭临”的这个变量。

这种无声的对抗,比激烈的争吵更让人窒息,宿舍里时常会出现一种诡异的场景:我们几人或许在讨论什么,气氛还算融洽,而祁昭临独自缩在角落,祁昭安则在一旁看书或处理事情,两人之间仿佛隔着一堵无形的、厚厚的冰墙。

时凌云私下里找我谈过,语气担忧:“祁昭安和祁昭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祁昭临他知道错了,这几天饭都吃得很少。”

苏弈倒是看得开,一边操作着游戏角色一边插嘴:“要我说,就是惯的,那小少爷就是欠收拾,让老祁冷他一段时间挺好,让他长长记性。”

我夹在中间,心情复杂,一方面,我理解祁昭安被最信任的人背叛的痛苦,那种伤害不是轻易能够愈合的,另一方面,看着祁昭临那副失魂落魄、小心翼翼的样子,又觉得他确实可怜,毕竟,那只是他年幼时一个自私又愚蠢的念头,却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

我曾尝试过在只有我和祁昭安的时候,委婉地提起祁昭临。

“他最近……好像瘦了。”我一边整理着竞赛资料,一边状似无意地说。

祁昭安翻书的手没有丝毫停顿,语气平淡无波:“哦。”

“那天他哭得挺惨的……”我又试探了一句。

“情绪宣泄,属于正常生理反应。”他给出了一个完全基于生理学的冰冷结论。

我:“……”得,话题终结者。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