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3 3 兴趣探索(第1页)

3 3 兴趣探索(第1页)

3。3兴趣探索

案例导入

昔日神童今何在

20世纪70年代末,说起宁铂,人们绝不陌生,他2岁半能背30多首毛泽东诗词,4岁认得400多个汉字,6岁看完《中医学概论》就能替人开药方,13岁被破格收入中国科大学习。当时他被安排攻读物理理论——当时中国科学界最热门的领域。然而,中科大引以为傲的自然科学,并非宁铂的理想追求。他在赣州八中时就不喜欢物理,他的兴趣在人文科学上。宁铂入校后并不愉快,可以说是非常痛苦。入学一年后,他就告诉班主任汪惠迪:“科大的系没有我喜欢的。”最终他选择了出家。

宁铂自己曾说:“我是时代需要的产物,如果青春可以重来,我绝不会再读少年班。”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如果宁铂真的可以选择自己的系科,他又会如何?

(资料来源:顾雪英等。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宁铂的悲剧正是来自他人的“安排”,没有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

当前大学生中不少人都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兴趣到底在哪里?似乎什么都有兴趣,又什么都没有兴趣,以至于在择业过程中找不到方向。兴趣对认识自我,了解职业倾向,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3。3。1兴趣与职业

1。什么是兴趣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哈利(Mihalytmihalyi)用了30年的时间对各行各业上百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当人们专心致志地从事某项活动,甚至忘我地投入到这种活动中时,他们会感到幸福与满足,而并非像人们常认为的,人们在很放松、什么事都不做的时候才是幸福愉悦的。在心理学上,所谓兴趣就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个体对某事物、活动及人产生的积极的、带有倾向性和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反应。简言之,兴趣就是使人集中精力,主动积极地从事某项活动,并从中感到愉悦。

2。兴趣的种类

人的兴趣的种类很多,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

(1)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主要是指人们对舒适的物质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兴趣和追求;精神兴趣主要是指人们对精神生活(如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知识等方面)的兴趣与追求。每一种职业无形中都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种类的兴趣需求,只是侧重的方向不同而已。大学期间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在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朝正确的方向发展,防止出现片面追求物质兴趣的畸形发展,消极应对精神兴趣。

(2)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过程的兴趣。比如,有人喜欢唱歌,在唱歌过程中,沉醉其中,表现出愉悦,这就是直接兴趣。间接兴趣指的是对活动过程产生的结果的兴趣。比如,有人喜欢画画,每完成一件作品时,他都会对自己取得的成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就是间接兴趣的体现。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3。有趣、乐趣和志趣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有趣、乐趣与志趣这三者是兴趣自身发展的深度和发展阶段的三个层次。有趣是兴趣的初级阶段,可以说有趣阶段是人们兴趣的萌芽期,是个体的直觉体验。比如有人今天喜欢学唱歌、明天喜欢去旅游等,这些兴趣往往比较短暂,容易建立也容易放弃。

那么当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仅仅只是对其表面现象感觉有趣,而是慢慢深入探索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因、过程、结果的时候,此时个体的兴趣已经由有趣而步入到乐趣阶段了。因此,乐趣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状态,具有稳定性、丰富性以及间接性特点,属于兴趣发展的中级阶段。当人们对一种事物的兴趣浓厚到一定程度,他就会想办法,排除困难,努力达成目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