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3 3 兴趣探索(第2页)

3 3 兴趣探索(第2页)

志趣则是兴趣的高级阶段。它已经将乐趣与个人的责任感、使命感、理想等结合起来,上升为对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探索与研究。同时具有社会性、自觉性和方向性的特点。我们希望将来大学生按照兴趣发展的三个阶段来选择最终所要从事的职业。比如对服装设计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将这种兴趣转化成乐趣,并且积极与服装行业接触。可现实往往是很多人看似对什么都很有兴趣,实则没搞清楚自己真正的乐趣和志趣所在。

4。兴趣与职业的关系

据调查显示,如果一个人从事的工作与其兴趣相吻合,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能长时间地保持高效率的工作并乐此不疲;反之则最多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由此可见兴趣对人们工作绩效的影响有多大。因此,大学期间要广泛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不仅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塑造完善的人格,为将来的职业规划和选择做好充分的准备。

3。3。2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

1。兴趣的类型

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Holland)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他假设,大多数人的职业兴趣可以归为六种类型:即实际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事业型(E)和传统型(C),如下图所示:

图3。3霍兰德六角形模型

通常个人的职业兴趣是多方面的,很少会集中在某一种类型上,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具备所有六种兴趣,只是偏好程度不同而已。为了比较全面地描绘个人的职业兴趣,该理论通常用三种兴趣的字母代表一个人的兴趣,并且字母间的顺序表示兴趣的强弱程度的不同,这个代码称为“霍兰德代码”(HollandCode)。比如IAS和AIS的人有相似兴趣,但他们对待同类型事务的兴趣有差异。

另外,霍兰德用六边形模型来解释6种类型关系,边和对角线的长度反映了六种兴趣类型人之间心理上的一致程度,也体现了六种职业类型之间的相似和相容程度。两种类型之间的距离越近,其职业环境与人格特质的相似程度就越高,如企业型与社会型在六角形中处于相邻位置,因此他们的相似性也就高。处于对角关系的位置,说明两者之间无论是职业环境还是人格特质都相差甚远,区分性相对较高,如研究型和企业型。

2。兴趣类型与职业环境的适配

霍兰德认为个人的兴趣类型与职业环境的适配程度决定个人工作的满意度以及职业的稳定性。因此,个人可以利用霍兰德兴趣类型来了解并组织自己的兴趣,并据此探索工作的环境,进而找出与之相匹配的职业。六种兴趣类型与六种与之相对应的工作环境模式如下表所示:

表3。3。16种人格类型特点及所适应的职业

续表

每一种社会职业都有主要兴趣类型,每个人也有不同的职业兴趣,关键是要搞清楚自己的强项与弱项是什么,然后从社会需求并参照自己的条件再确定一种主要的职业兴趣。当然,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需要把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个人的能力、环境等方面综合起来考虑。

课后思考

了解自己的兴趣

1。回忆最近一周(或一个月)的生活,让你感到愉快的事件有哪些?可列举2~3件,并分析这些愉快的经验有什么共同特征。

2。当不用上课时,你通常最喜欢从事的休闲活动有哪些?这些有何共同特征?

3。将“愉快的生活经验”和“喜欢的日常活动”两者的特性倾向综合起来,看看自己的“生涯兴趣坐标”会坐落在哪个象限上。

4。根据以下六边形,我的霍兰德代码是什么:

5。根据自己的兴趣探索结果,列举4~5种与个人的霍兰德代码相对应或近似的职业,并说说喜欢这些职业的理由。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