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案例电子书 > 1 1 有关大学的概述(第1页)

1 1 有关大学的概述(第1页)

1。1有关大学的概述

大学是一个人一生中知识储备、性格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万千学子都曾怀着美好的梦想,走进大学校园。但是,有些同学在进入大学后,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大学并非想象的那般好,学校吃住各方面都比不上家里舒适,和新同学难以相处,甚至不能接受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让自己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自己;要明确上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从大一开始就要学会转变角色,努力适应大学新生活,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要想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力求能在大学阶段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1。1。1大学的意义

众所周知,对一个国家而言,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同样,对一个人来说,能力的大小最终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而大学是一个人知识与能力积累的重要阶段,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大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1。大学教育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需要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

一般来说,专科教育阶段侧重培养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高级人才;培养能适应生产、管理、服务和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某一项专门技能,能从事某一种职业或某一类工作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为原则。本科阶段则更加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一方面,为将来多向性就业做准备;另一方面,则是为研究生阶段学习打基础。研究生阶段侧重学科教育,此阶段需要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由此可见,一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需要全体或者绝大部分成员能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而不可能是要求大多数人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是既需要“通才”也需要“专才”,但是对通才的需求更为广泛。

2。大学教育是分教育类型的,这要求不同类型的大学在教育、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职业技术类大学侧重专业与经济社会相结合,强调校企合作,注重通识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非职业技术类大学侧重专业与学科相结合,强调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既注重通识能力也重视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1]

由此可见,无论怎样区分大学本身的特点以及大学之间的差异,大学的本质特征是一致的,那就是:大学的意义在于为社会培养优秀素质的人服务,这种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气质素质,而是通过后天教育而形成的可塑的、人文的素质修养。所以,“育人”仍将是大学的核心精神和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1。1。2大学的责任与精神

任何一所大学必须首先明确并履行作为大学的责任,同时具备大学应有的内在精神。

1。大学的责任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在中国思想史上,责任最初的含义一是表示臣民对君主的效忠和尽职;二是表示个人应对自身行为的不良后果和过失负责。在西方教育史上,苏格拉底把责任看作是“善良公民”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所应具备的本领和才能,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责任是表示应对自身行为的后果负责。由此可见,中西方均从恪尽职守和承担过失两方面来理解人的责任。[2]具体来说,责任就是职责,是一个法学术语,也是一个伦理学术语,是指组织或个体应尽的各种法律的、道德的义务的总和。责任可分为两类:一是指分内之事,如社会责任、岗位职责等,是一种角色义务责任或可预期责任;二是行为后果之责,如侵权责任、违约责任等,是因未履行好角色义务所应承担的不良后果或强制性义务。[3]

《大学》中讲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这里我们看出,大的学问就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自身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我国高等教育的总目标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型人才。而现代社会中频频出现大学生出现有知识没文化,有思想没理想的现象,正说明了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存在的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大学需要传授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理解、运用知识的方法。具体来说:大学的责任,首先,应当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通过开展人格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培养责任感和事业心。第一要有感恩理念,对自然感恩,对父母感恩以及对国家感恩等。没有感恩便没有健全的人格,也就不可能有责任意识,更不会有奉献的精神。第二要有敬畏思想,要敬畏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第三要有包容精神。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团结、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才能成功。第四要有价值感。须将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既追寻个体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价值,又能创造事业的社会价值。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包括人文思维、科学思维以及创造思维。最后是知识、技能的培养。这是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而必需的专业化的知识和可操作的技能。[4]

总之,大学的责任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做人做事的德才兼备的人。

2。大学的精神

大学的精神是体现大学功能、理念、理想追求以及价值取向的独特气质。大学的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真正魅力所在。具体来说,大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精神。古今中外著名大学的办学理念,都集中体现在高校的校训上。哈佛大学校训:真理;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校训:通过真理取得力量;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可见,大学的创新精神就是追求真理,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发现新知。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都是通过对真理的追寻,最终都将是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服务。

美国西点军校

美国军事学院(TheUesMilitaryAcademy),常被称为西点军校。西点军校是美国第一所军事学校,也是爱国者联盟院校之一,主要为美国军队培养陆军初级军官。在其二百多年的历程中,培养了众多的美国军事人才,其中有3700余人成为将军。除此之外,西点军校在培养大批军事家的同时,还为美国培养和造就了众多的政治家、企业家、教育家和科学家。西点军校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该校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学院之一。它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以及法国圣西尔军校并称为世界“四大军校”。

校训:责任、荣誉、国家!

对我们将要服务的人民、政府和社会要有十分清楚的认识;在工程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要得到均衡发展;既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又要力争在自己感兴趣、有特长的学术领域内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

强化知识更新,树立“终身受教育”的观念,已经成为时代的欢呼。

“无知”——求知心切,永远把自己当作学生,问一些“傻问题”。

向别人学习,如果不比从书本上学习更重要的话,起码和那同等重要。

一定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闲暇时光,不要让任何一个发展自我的机会溜走。

每个学员不撒谎,不欺骗,不盗窃,也绝不容忍其他人这样做。

个人要服从集体或更大的整体,服从部队,服从一个团队。

纪律和军容是我们比其他学校甚至部队要求更严格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坚持原则。

恪尽职守的精神比个人的声望更重要。

世界上极需这种人才,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克服种种阻力完成任务。

我们要做的是让纪律看守西点,而不是教官时刻监视学员。

“魔鬼”隐藏在细节中,永远不要忽视任何细节。

千万不要纵容自己,给自己找借口。

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为了赢得胜利,也许你不得不干一些自己不想干的事。学会忍受不公平,学会恪尽职责。

只要充分相信自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足够持久。

等待比做事要难得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