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帝姬青禾 > 第十二章 寿宴(第1页)

第十二章 寿宴(第1页)

盛夏的阳光将耀眼的金辉洒向汴京都城,映照得皇宫大殿上的琉璃瓦闪闪发亮。

今日,乃是大宋仁宗皇帝的寿诞之日,皇宫上下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场盛大的寿宴即将在这金碧辉煌的紫宸殿中拉开帷幕。

紫宸殿,是皇宫中最宏伟的大殿之一,此刻被装饰得富丽堂皇,宛如人间仙境。殿内,巨大的红木柱子上缠绕着金丝编织的祥云图案,织锦流光,仿若云雾翻涌其间。殿顶的藻井绘着精美的龙凤呈祥图案,金龙腾云,凤鸟展翅,仿佛随时都会破画而出。

大殿四周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描绘着江山社稷的壮丽景色。

大殿正中,摆放着一张巨大的龙椅,龙椅通体金黄,雕刻着九条金龙,龙须飞扬,龙爪锋利。龙椅的扶手上,镶嵌着一颗颗璀璨的夜明珠,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将整个大殿照得通明。

百官纷纷来到大殿,按等级坐在大厅内摆放的红木座椅上。每把座椅都铺着柔软的锦缎,色彩斑斓,华美无双。座椅前的案几上,摆放着各种珍馐:有盛着的琥珀色美酒的玉盏、有装着新鲜的水果的金盘、还有摆放着各色精致点心的楠木托架,食物散发出的阵阵香气,令人垂涎欲滴。

大殿的四周,站立着一排排身着华服的宫女和太监。宫女们身着粉色长裙,裙摆上绣着精美的云纹。她们腰间系着金带,发髻上插着精致的步摇,步摇尾端垂着的珠链,随着宫女们的动作轻轻摇曳,发出悦耳的叮当声;太监们则身着深色的长袍,头戴红色高帽,脸上都带着谦卑的笑容,手中持着各种侍奉的器具,随时准备应答召唤。

屏风之后,转出一人,他是内廷的总管太监——王公公。他身材不高,40多岁的年纪,身着一袭绛红色蟒袍。王公公的面部线条坚硬如铁,仿若刀刻一般。他的眉毛浓密粗重,微微蹙起,眼睛狭长深邃,眼神凌厉如刀,嘴角有些微微下垂。

王公公站在大殿的中央,扫视四周。他一出现,整个大殿的气氛瞬间凝固。宫女们看到他,原本轻盈的脚步变得有些慌乱,手中的托盘微微颤抖,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她们的目光不时偷偷瞥向王公公,眼中满是惊恐。太监们更是如此,原本谦卑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惊慌失措。他们把手中的器具握得更紧,生怕自己有任何闪失。

随着一阵悠扬的乐声响起,寿宴正式开始。乐声由远及近,渐渐清晰,是一支欢快而不失庄重的宫廷乐曲。乐声中,身着华服的舞女们从殿外缓缓步入,她们身着五彩斑斓的舞衣,舞衣上绣着百鸟图案,随着她们的舞动,衣服上的鸟儿仿佛活了一般,纷纷展翅飞起,令人目眩神迷。

在舞女们的引导下,出席寿宴的重臣缓步入场,大殿里的众官员皆起身行礼。首先是百官之首——宰相韩琦,他身着一袭深紫色的官袍,头戴高顶幞头,身材微胖,圆圆的脸上带着笑容,眼里闪着睿智的光彩。他迈着稳健的步伐,缓缓走向自己的座位,沿途不时与其他大臣点头致意,尽显朝中重臣风范。

紧随其后的是西夏特使李成遇王爷,他身材高大,皮肤黑红,虎背熊腰、长满络腮胡的脸上带着威严和傲气。他身着一袭西北风格的长袍,袍上绣着华丽的金色花纹。他头戴着一顶纯金打造的高冠,冠上插着一根长长的五彩羽毛,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摇摆,格外醒目。李成遇王爷步履沉稳,目不斜视,大步走向自己的座位。

接着入场的是参知张松年,他鹤骨仙姿、神清若雪。张松年身着蓝色的官袍,袍上绣着银色花纹,素雅但不失华丽。他一边走,一边与身边的同僚交谈,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亲和无比。

随张参知一同前来的是皇帝的亲信、西夏宣抚使赵清城,他身材修长,面容俊朗,眼神中透出一股锐气。他身着一袭绛红色锦袍,目光如炬,扫视着四周的一切。他的出现,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许多大臣纷纷向他点头致意。虽然赵清城在朝中并无实权,但皇上的倚重,让人对他不敢小觑。

赵清城的座位就在李成遇王爷身旁,他冲李王爷点头示意,李王爷则和他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入场完毕后,众臣纷纷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目光齐齐投向大殿正中的龙椅。此时,一阵悠扬的乐声响起,乐声中,身着龙袍的仁宗皇帝在一群宫女和太监的簇拥下,缓缓步入大殿。仁宗皇帝脸色温和,眉目慈祥,他迈步走向龙椅,在众臣的跪拜声中,缓缓坐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齐声高呼,声音洪亮,震得整个大殿都微微颤动。仁宗皇帝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众人起身,说道:“众卿平身。”

“谢皇上。”众臣纷纷起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目光齐齐投向仁宗皇帝,等待着他的旨意。

仁宗皇帝环视四周,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说道:“今日乃是朕的寿诞之日,诸位爱卿前来祝寿,朕甚感欣慰。来人,传膳!”

“遵旨!”太监们齐声应道,纷纷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盘盘精致的菜肴便被端了上来,摆满了案几。这些菜肴皆是御膳房精心烹制的佳肴,山珍海味,琳琅满目,令人垂涎欲滴。

仁宗皇帝微微一笑,说道:“诸位爱卿,今日乃是朕的寿诞之日,大家不必拘礼,尽情享用吧。”

“谢皇上。”众臣齐声说道,纷纷拿起筷子,开始品尝眼前的美食。一时间,大殿内充满了欢声笑语,气氛热烈而欢快。

在众臣品尝美食之际,殿中乐声渐起,舞女们继续翩翩起舞。

而赵清城却紧绷着心弦,他知道,这个西夏特使就是凶手的目标,谁要是为李王爷送来枣花蜜,谁就是真凶!

此时,一个小宫女上前给赵清城斟酒,她在赵清城耳边低语道:“我是瑛儿姐姐派来的,她这几日一直联络不到公子,瑛儿姑娘有几句话要告知公子……”她在了赵清城耳边说了一番话,便躬身退去。

不一会儿,王公公端着一只琉璃瓶来到了李成遇王爷桌前,道:“洒家知道王爷喜好这一口,请王爷品尝。”

赵清城按下王公公的手,夺过琉璃瓶道:“王总管且慢。”

他站起身来,双手抱拳,朗声说道:“皇上,臣有要事禀报。”

仁宗皇帝微微一愣,随即温和地说道:“爱卿有何要事,不妨说来一听。”

赵清城迈步走到大殿中央,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他望见王公公脸上变色,韩琦宰相面带疑惑,张参知与几位官员正低声交谈,神色间颇为轻松。

赵清城清了清嗓子,说道:“今日乃是皇上的寿诞日,本应是普天同庆之时。然而,臣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阴谋,有人企图在宴席上对西夏特使李成遇王爷下毒,来破坏我大宋与西夏的修好,引发两国大战。”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众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仁宗皇帝的脸色也微微一沉,面向赵清城道:“爱卿,此话当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