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为时已晚。两名护卫双目赤红如血,刀锋已朝同伴劈去!铃音之惑直透心神,比星力侵蚀更为歹毒。
「文以载道,正本清源!」卜无咎玉简横挡,青光如幕垂落。他十指翻飞,指尖流转的《尚书·大禹谟》字句化作无形锁链缠向被惑者心窍,却在铃音魔波冲击下寸寸崩断。「文昌之力擅守不擅攻。。。」他喉头微甜,额角沁出细汗,却将最后三成功力凝于玉简,青光勉强护住李北辰身侧三丈范围,「北辰兄,我在前开道,你寻隙突击!」
他口中低诵:「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青色文华如水波荡漾,虽被魔音侵蚀,却始终不灭。这《尚书》箴言乃儒家治世根本,蕴含天地至理,在唐代士人眼中,其地位远超后世一切文章。
李北辰帝玺一顿,紫金波纹扫过船头。被惑护卫动作骤僵,但真正令铃音色变的,是卜无咎趁势咬破指尖,在青玉简上书下最后一道真言:
「邪不胜正,诛心破妄!」
青光如瀑,竟在紫金波纹中劈开一道净化通道。铃音闷哼一声,藏身的灌木丛簌簌作响——这文运真言虽未伤其根本,却已斩断她与众人之间的惑心丝线!
「有意思。」灌木丛中传来铃音惊讶的低语,「想不到这荒僻水泽,竟有文昌转世。。。」
卜无咎收简而立,袖中暗藏的血迹未干:「铃音姑娘,你惑的是人心,我守的是天理。今日这局,你已输了半子。」
“咦?”灌木丛中传来一声轻讶,铃音的身影浮现而出,她看着李北辰,眼中满是惊奇与玩味,“帝星之力,竟能扰乱我的迷心铃?果然和盟主说的一样,你变得不一样了呢。”
她腰间铃铛再次轻晃,这一次却不再是无声无息,而是发出一连串急促、尖锐的鸣响!声音化作一道道肉眼可见的透明波纹,如同无数锋利无匹的无形刀刃,铺天盖地般射向乌篷船!铃星杀招——碎魂魔音!
这音波攻击范围极广,避无可避!
「文心守正!」卜无咎玉简悬空,青光如水波荡漾。他指尖点向玉简,引动《贞观政要》中魏征谏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青色文华如长河奔流,在虚空中凝成十二个遒劲大字,化作一道流动的文字屏障。这不是单纯的防御—每个字都蕴含千年治世智慧,散发着浩然正气,与铃音的惑心魔音激烈碰撞,发出金石交鸣之声。
「文昌星力,不在于强攻,而在于守护。」卜无咎额角沁汗,却不退半步,「文运如水,看似柔弱,实则能穿金石;道理如光,看似无形,却能驱散心魔。」
然而魔音锋锐无比,屏障上瞬间出现无数裂痕,眼看就要破碎。
他不慌不忙,又引《孟子》精要:「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青光再盛,裂痕缓缓愈合,虽不敌魔音凶威,却也为李北辰争取了宝贵时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北辰动了。他并未施展复杂的招式,只是简单地抬起了右手,掌心对着那漫天音波。
帝玺光芒流转,一道融合了紫微尊贵与混沌虚无的奇特光柱射出。这光柱并未与音波正面冲撞,而是如同一个漩涡,所过之处,那些凌厉的音波竟被纷纷扭曲、吸入、分解,归于无形!
以混沌之“无序”,化解音波之“有序”攻击!
铃音脸色终于变了,她感觉自己发出的力量如同泥牛入海,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混沌的气息?你竟然融合了混沌之力?!”
另一边,霍朝阳与炎厉的战斗也进入白热化。两人硬拼一记,各自分开,气息都有些紊乱。
炎厉看了一眼铃音那边的情况,心知今日难以得手,他虽嗜战,却不傻。他狞笑一声:“李北辰,今日热身到此为止!盟主在星陨之门前等着你们!有本事,就闯过来吧!”
说完,他巨刃猛地劈向水面,借着反冲之力,身影向后疾退。铃音也深深看了李北辰一眼,身影一晃,化作数道虚影,融入周围的水雾与灌木之中,消失不见。
泽上恢复了暂时的平静,只有翻涌的浊水和空气中残留的炙热与魔音气息,证明着刚才战斗的激烈。
霍朝阳落回船上,气息微喘,看着炎厉消失的方向,沉声道:“那家伙,力量很强。”
卜无咎则忧心忡忡:“擎羊主暴力冲杀,铃星主惑乱暗算,一明一暗,已是极难应付。他们口中的星陨之门和那位盟主,恐怕更是龙潭虎穴。”
李北辰收起帝玺,感受着其中苏月华灵魄传来的一丝愈发清晰的牵引,指向大泽更深处。他目光坚定,望向那片被迷雾笼罩的未知领域:
“龙潭虎穴,也要闯。月华,就在前面。”
船只调整方向,再次驶向幽深之处。经历了擎羊与铃星的狙击,他们都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而在他们前方,那座沉睡了万古的星陨卫,以及守护它的“星陨之门”,正静静等待着命中注定的开启者。
(第十二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