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金融机构管理的核心 > 第一节 证券基金公司的职能与发展现状(第3页)

第一节 证券基金公司的职能与发展现状(第3页)

三、基金公司的职能及主要业务

(一)基金的概念与特点

证券投资基金是指由专业基金管理主体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对股票、债券等进行专业投资,谋求投资风险最小化和投资收益最大化的一种金融工具。或者说,证券投资基金可定义为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技术,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在基金管理人的管理下进行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的投资。

证券投资基金与股票、债券一样也是一种证券,虽然这种证券自身没有价值,但由于它代表着证券持有人的资产所有权、收益分配权及剩余资产分配权等权益,因而能够在证券市场上进行交易,并在交易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交价格。而证券投资基金与股票、债券又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反映的权力关系不同。基金证券是由基金发起人发行的,发行人与管理人、托管人之间完全是一种信托契约关系;而股票持有人对公司是一种产权关系,债券持有者与发行者之间形成的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第二,管理的参与程度不同。通过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完全可以由发行股票的股份公司掌握和运用,股票持有人也有权依法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而证券投资基金与股票有很大的区别,无论哪种类型的基金,其发起人和投资人都不直接从事基金的运作;而只能委托专门的独立管理人营运,这与债券持有者的参与程度比较接近。

第三,投资的风险收益不同。从投资人面临的风险程度看,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风险要小于股票投资的风险,而大于债券投资的风险。从收益水平看,基金证券的投资收益一般小于股票投资且大于债券投资。三者风险与收益的排列水平分别是: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债券低风险、低收益,基金中风险、中收益。

第四,存续的时间长短不同。封闭式基金都规定有一定的存续时间且期满即终止,这一点类似于债券;但与债券投资不同的是,投资基金经持有人大会或公司董事会决议,可以提前终止,也可以期满后再延续。开放式基金没有固定的存续期,这一点类似于股票;但与股票不同的是,开放式基金可以随时增加或减少基金份额,即持有人可以按基金资产净值向公司要求追购或赎回其所持有的份额。

(二)基金公司的职能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简称基金公司,是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并从事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的企业法人,董事会是基金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基金公司从机制设计来看具有特殊的功能定位,这些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释放专家理财效能、提高投资效果的职能

基金资产由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管理,主要投放于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鉴于投资市场收益与风险的“双刃性”,不论是股票、债券或者是创新类衍生金融产品,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所以基金的操作一般都是由熟悉专业操作的基金经理或投资顾问来进行。相对一般公众投资者而言,其实际操作经验丰富,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产业发展和政策、上市公司基本情况等都占有相当的信息优势,而这种专家理财模式更加有利于提高投资回报率并降低投资风险。

2。营造“聚沙成塔”效应、服务中小投资群体的职能

通过基金的发行与交易,可以汇集众多中小投资者的资金,形成一定规模的大额资金池,在参与证券投资时能够享有集合规模效应。基金公司承载的社会资金量越大,在其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成本固定不变的情况下,自然就摊薄了个体成本。这对广大中小投资群体来说,自然就减少了投资成本,从而亦体现了规模经济。

3。实施专业组合投资、致力于风险规避分散的职能

市场投资总是面临着各类风险,许多投资者并不能理性地认知、化解或规避风险,而通过专业的组合式投资,就“不会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凭借基金管理者的专业知识,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投资面临风险的种类、性质、大小,从而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且相关法规也都要求基金在投资时采取分散投资的原则来控制其投资风险。

(三)基金公司的业务范围

基金公司应该根据经批准从事的业务范围进行相关经营活动。如按照基金契约的规定运用基金资产投资并管理基金资产,及时、足额向基金持有人支付基金收益,保存基金的会计账册、运营记录需十五年以上,编制、公开披露并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报告基金财务列报,计算并公告基金资产净值及每一基金单位资产净值,完全履行基金契约规定的其他职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开放式基金的管理人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基金契约的规定,及时、准确地办理基金的申购和赎回。

基金公司一般不得从事下列业务:在国家禁止外商投资的领域进行投资,进行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交易,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挪用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发放贷款,对除被投资企业外的企业提供担保,法律、法规以及外资股权投资基金设立文件禁止从事的其他事项等。

四、我国基金业的发展沿革与现状

(一)我国基金业的发展沿革

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可以分为早期探索、试点扩张和前扬后抑发展三个历史阶段。

1。早期探索阶段(1992—1996年)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继开业,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正式形成。在证券市场逐步探索、完善的背景下,国内第一家比较规范的投资基金——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于1992年1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正式成立。截至1997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之前,试点设立的证券投资基金共有57只,资产规模达到58亿元。

2。试点扩张阶段(1997—2004年上半年)

1997年11月1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为我国基金业的规范运作奠定了法律基础,其整体发展也进入了试点、调整、扩张的特定阶段。这一阶段首先对不合规范的基金进行了整顿,解决了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对基金公司的设立条件规定了较高的标准,并且监管层在基金的设立上实施严格的审批制。

1998年3月,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和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分别成立了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两只规模均为20亿元的封闭式基金。当年封闭式基金共成立5只,管理资产总值达到了107。4亿元。由于市场品种仅限于封闭式基金,此时的基金规模相对较小。1998年到2000年三年的基金份额分别为100亿元、500亿元、610亿元。在封闭式基金成功运作的基础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0年10月颁布实施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2001年9月,华安基金管理公司率先推出了我国第一支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截至2006年年底,封闭式基金数量一直保持在53只,而此后的封闭式基金逐渐被开放式基金所取代,开放式基金的发展使得国内基金品种日益丰富。2002年基金规模高速增长,2003年扩张规模达到了顶峰,其1633亿元的市场规模比2002年增加了一倍多。

3。前扬后抑的发展阶段(2004年下半年迄今)

2004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使得国内证券投资基金业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这一时期,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营销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与日俱增,投资者的数量和资金量日益壮大,基金品种也日益丰富。开放式基金成为证券投资基金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并在公司治理模式上最终形成了契约型基金模式。

截至目前,已相继出台并实施了130多部证券投资基金法规与制度,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基金监管体系,进一步规范了我国基金公司的管理、设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基金运作、销售、信息披露以及基金托管等内涵。2006年6月1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实施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治理准则(试行)》,进一步规范了我国基金公司的治理结构,并对基金公司的股东和股东会、董事和董事会、独立董事、监事会和执行监事、经理层人员、督察长等组织和个人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对内部控制、管理交易、约束和激励机制等经营行为均做出了明确的指引。

(二)我国基金业的发展现状

应该说,2007年基金行业爆发式增长,基金总份额持续增长;在2008年达到最高,并在随后年份内连续不同幅度地下跌。截至2010年年底,基金总份额保持了22835。53亿份的市场规模,而基金总净值因受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变化幅度大于基金总份额的变化幅度。近几年基金总份额和总净值整体上更呈现持续下滑的势态,基金投资者的申认购及赎回情况亦不容乐观;始于2009年的资金净流出,导致基金市场规模继续下降。开放式基金投资者账户截至2010年年底总数为19533。39万户,有效账户总数为7494。94万户。有效账户数的减少,表明实际基金持有人数量的减少,或现有基金持有人已赎回在一部分注册登记机构登记的全部基金份额。

目前,基金总体规模负增长、持有人大量流失,特别是那些流失的基金持有人中绝大多数是因亏损或长期亏损后而全部赎回了基金。如果未来没有特别明显的回报效应,这一千多万老基金持有人很难再回流到基金市场。

资料显示,61家基金公司旗下的763只基金,2011年上半年的整体亏损为1254。33亿元。分类型分析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成为亏损大户,股票型基金平均单只亏损1。48亿元,混合型基金平均单只亏损1。44亿元。而61家基金公司在2011年上半年共计向基金投资人收取了149。22亿元的管理费用。其中,金元比联、华富、汇丰晋信、建信、华泰柏瑞、景顺长城、交银施罗德、汇添富、华夏和嘉实十家基金公司亏损总计305。99亿元,而这10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向基民收取的管理费仍高达36。86亿元。

2013年上半年管理费收入最多的是华夏基金,其公募基金管理费收入达到13。28亿元,另外36家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均超过1亿元。而前十大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达69。69亿元,占行业总收入的46。7%。2013年上半年基金公司前五位管理费收入相关情况如表3-3所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截至2013年3月末,至少有6只公募基金期末持有股指期货合约,其中,国泰保本混合基金一家就持有IF1304合约207张,市值超过1。55亿元,对冲其期末股票市值达70%以上。这说明国内基金在股指期货领域上已开始告别小打小闹的历史格局,逐步接轨海外大型资产管理公司采用的“股票多头持有+股指动态期货对冲”策略。继近年理财产品多元化、工具化的革新之后,主动型股票基金的求新求变、嫁接对冲策略,或许能探寻出一条绝对收益的投资新路。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