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砚寒清诗号 > 暗棋落子风初动(第2页)

暗棋落子风初动(第2页)

“叔父,侄儿有一问。”沈砚辞忽然抬眸,目光清亮,“若是边关失守,北狄长驱直入,届时朝堂再稳固,又有何用?”

沈渊的脸色微微一变,指尖的动作顿住了。他看着眼前这个一向温顺的侄子,忽然觉得有些陌生。沈砚辞的眼神里,没有了往日的隐忍,反而透着一丝坚定,像是藏在温润玉石下的寒刃,终于露出了一点锋芒。

“此事我自有决断。”沈渊最终还是沉声道,起身拂袖而去,“你只需记住,不该问的别问,不该做的别做,沈家的安危,比什么都重要。”

书房的门被轻轻带上,室内重归寂静。沈砚辞端起冷茶,一饮而尽,茶水的寒凉顺着喉咙滑下,却压不住心头的燥热。

他走到书架前,推开最底层的一格暗格,取出一本看似普通的线装书。书页间夹着一张纸条,上面是一串密密麻麻的小字,正是他暗中调查到的,李嵩与北狄勾结的证据。

仅凭这些,还不足以扳倒李嵩。他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将这盘死棋盘活的棋子。

而谢惊寒,便是那枚最锋利、也最不可预测的棋子。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谢惊寒便带着布防图,前往兵部递请增兵的奏疏。刚走到兵部衙门外,便见一辆青竹马车停在不远处,车帘掀开,沈砚辞身着月白锦袍,缓步走了下来。

两人目光在空中相遇,谢惊寒的脚步微顿,神色复杂。他昨夜已让秦风查过,沈砚辞近半年来除了翰林院与沈府,几乎足不出户,平日里只与文人雅士交往,看似与世无争,却在半年前,暗中资助过一批从边关逃难来的百姓。

这个发现,让他对沈砚辞的印象,更加模糊了。

沈砚辞却像是早已料到会在此处遇见他,微微颔首,语气平和:“谢将军早。”

“沈大人。”谢惊寒的语气依旧算不上温和,却少了几分昨日的戾气,“布防图……多谢。”

“将军客气了。”沈砚辞走到他身边,压低声音,“奏疏之事,怕是不会顺利。李尚书与沈相素来不和,定会借机刁难。”

谢惊寒眸色一沉:“你怎么知道?”

“朝堂之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沈砚辞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将军若是信我,今日递上奏疏后,暂且忍耐一二,莫要与李尚书起冲突。三日后,城郊栖霞寺,我有东西要交给将军。”

谢惊寒盯着他的眼睛,试图从中看出些什么,可沈砚辞的眼神温润依旧,深不见底,让他看不透分毫。他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点了点头:“好。”

他不知道沈砚辞要给自己什么,也不确定自己是否该信这个看似温润、实则藏着秘密的世家公子。但他知道,沈砚辞的话,或许是目前唯一的转机。

沈砚辞微微一笑,转身走向兵部衙门另一侧的吏部。他今日来此,是为了递请调任的奏疏——他要离开翰林院,前往户部任职。

只有靠近户部,靠近粮草中枢,他才能真正掌控棋局的走向。

谢惊寒望着沈砚辞远去的背影,握紧了手中的奏疏。风从街面上吹过,带着初春的寒意,却也吹动了暗藏的棋局。

他与沈砚辞,一个是桀骜的寒戈,一个是温润的端砚,本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却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堂之上,被命运的丝线紧紧缠绕。

三日后的栖霞寺之约,将会是他们棋局的第一步。而这一步,究竟是破局的关键,还是踏入深渊的开始,无人知晓。

谢惊寒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了兵部衙门。阳光穿过云层,落在他挺拔的身影上,却未能驱散他眉宇间的桀骜与沉凝。一场无声的较量,已然悄然拉开了序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