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就算是猫也可以 > 高考来临(第2页)

高考来临(第2页)

有时,在深夜,她会因为压力太大而失眠,在床上翻来覆去。我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只是紧贴着她。我会爬起来,在黑暗中,凭借猫类优异的夜视能力,找到她放在床头柜上的、那个小小的毛绒玩具猫(我的“替身”),把它叼起来,放到她的枕边,然后用脑袋拱进她的手心里,让她冰凉的手指埋进我温暖厚实的颈毛里。

一下,两下,我用力地、持续地磨蹭着,将我的温度和稳定的呼噜声传递给她。这重复而充满节奏的触感与声音,像一种无声的安抚,渐渐抚平她的不安。我能感觉到她僵硬的身体慢慢放松下来,呼吸变得均匀,最终沉入睡眠。

我甚至还承担起了“强制休息执行官”的角色。当她连续伏案超过两小时,我会走过去,用爪子拍拍她的腿,然后带头走向客厅,跳上沙发,回头看着她,明确表示“休息时间到”。如果她无视我的提醒,我会锲而不舍地在她脚边绕来绕去,甚至跳上桌子,用身体挡住书本,直到她无奈地放下笔,跟着我来到客厅,抱着Lucky看一会儿轻松的电视节目,或者只是和我们一起窝在沙发上发呆。

在这段充满压力的日子里,Lucky也仿佛一夜之间懂事了。它不再像以前那样随时要求玩耍,更多的时候只是安静地陪伴。它会在我“强制”沈伊心休息时,乖巧地趴在她脚边,把下巴搁在她的拖鞋上,用湿漉漉的、充满依赖的眼神望着她。

我们的存在,像两个温暖而稳定的锚点,将沈伊心从那片名为“压力”的惊涛骇浪中,一次次拉回现实安稳的港湾。我们提醒她,生活不只有习题和考试,还有温暖的拥抱,柔软的肚皮,和无需言语的陪伴。

一天晚上,沈伊心做完一套特别难的模拟卷,成绩不太理想。她放下笔,久久没有说话,只是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眼神空洞。那种被挫败感击垮的气息,让我感到不安。

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去打断她,只是轻轻跳上她的膝盖,寻找到一个最舒适的姿势,蜷缩起来,将头埋进尾巴里,开始发出我所能发出的、最平稳、最响亮的呼噜声。这声音像一股暖流,持续不断地包裹着她。

过了很久,她终于动了。她的手轻轻放在我的背上,感受着我呼噜带来的震动。

“圈圈,”她的声音很轻,带着沙哑,“如果……如果我考不好,怎么办?”

我没有抬头,只是用脑袋更紧地蹭了蹭她的肚子,呼噜声没有丝毫停顿。

她得不到答案,却仿佛从我这里汲取到了某种力量。她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

“算了,不想了。”她把我抱起来,脸贴着我的额头,“有你们在,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一刻,我知道,我们又一次守护住了她。我们无法替她抵挡世界的风雨,但我们可以成为她风雨归来时,那盏永远亮着的灯,那个永远温暖的怀抱。

秋雨开始不时地造访,敲打着窗户,带来更深一层的寒凉。沈伊心的黑眼圈像是淡淡的烟熏妆,顽固地停留在了她日渐清瘦的脸庞上。她书桌旁的废纸篓里,团成球的草稿纸总是很快就被填满。那种紧绷感,不仅存在于她紧抿的嘴角和偶尔无意识轻颤的指尖,也弥漫在整个家的空气里,连阳光似乎都难以穿透这层无形的阴霾。

Lucky变得更加敏感。它似乎能精准地分辨出沈伊心脚步声里的重量。当她带着一身疲惫和低气压回家时,Lucky不会像往常一样兴奋地扑上去,而是会摇着尾巴,小心翼翼地靠近,用湿漉漉的鼻子轻轻碰碰她的手心,发出细微的、安慰般的呜咽声,然后安静地跟在她身后,仿佛一个无声的支持者。

而我,我的“减压”策略也开始升级。我发现自己单纯地躺在习题集上,效果正在递减——她有时会只是温柔地把我抱开,叹口气,然后再次投入那片令人窒息的题海。我需要更有效的方法。

我观察她,发现她压力最大时,身体会不自觉地前倾,肩膀耸起,呼吸变得浅而急促。于是,我选择了一个新的位置——她的肩膀。我会趁她凝神思考时,悄无声息地跳上椅背,然后将自己柔软的、带着体温的身体,像一条活着的、充满暖意的围脖,轻轻环绕在她的后颈和肩膀上。

这突如其来的、沉甸甸的温暖包裹,总是能让她从沉浸的思考中猛地抽离。她先是身体一僵,随即会发出一声无奈的、却又带着一丝解脱的叹息。

“圈圈,你很重欸……”她微微侧头,脸颊便能蹭到我毛茸茸的身体。

我没有动,只是调整了一下姿势,让自己趴得更稳,然后将呼噜声调到最大档,那震动通过骨骼传导,仿佛直接响在她的耳膜和心里。这种紧密的、几乎不容拒绝的物理接触,像一种强效的镇定剂,迫使她紧绷的肩颈肌肉一点点放松下来。她常常会就着这个姿势,向后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短暂地放空几分钟,只是感受着我的重量和那持续的、节奏稳定的呼噜声。

这几分钟,是她高压学习中难得的、强制性的暂停。

有时,我的“围脖疗法”还不够。当她因为反复算错一道题而开始自我怀疑,用笔尖狠狠戳着草稿纸时,我会采取更“强硬”的手段。我会从她肩膀上跳下,走到桌角,那里放着她喝水的水杯。我用爪子小心翼翼地将杯子推向桌沿,制造出即将坠落的危险——当然,我会控制在最后一刻用身体挡住,或者只是让它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这声响总能成功吸引她全部的注意力,将她从情绪的漩涡边缘拉回。

“圈圈!别闹!”她会惊呼,手忙脚乱地扶住杯子。

成功打断她的负面情绪后,我会立刻切换到无辜模式,睁大眼睛,“喵喵”地叫着,蹭她的手臂,仿佛刚才那个捣蛋鬼不是我。这一惊一乍,一怒一柔之间,她的焦躁往往就被这哭笑不得的插曲给打散了。

除了打断,我还提供“清洁服务”。当她学习到深夜,精神不济,开始无意识地咬指甲或啃笔头时,我会凑过去,用我带着细小倒刺的舌头,认真地、一下下地舔舐她的手指。那粗糙而温暖的触感,痒痒的,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总能让她停下那些破坏性的小动作,注意力被转移到这细微的感官体验上。她会看着我,眼神有些茫然,然后慢慢浮现出一丝温柔,反手摸摸我的头。

我们的互动,成了她枯燥复习中唯一的调剂,也是她情绪的缓冲垫。她开始会主动和我“说话”,不是那种对宠物的呢喃,更像是自言自语式的倾诉。

“圈圈,函数好难啊,我怎么都学不会……”

“今天模拟考排名又掉了,妈妈打电话来,虽然没说什么,但我感觉她有点失望……”

“林晚好像目标很明确,她要考去南方的大学,我呢?我想去哪里?我能去哪里?”

她并不期待我的回答,她只是需要一個沉默的、绝对安全的树洞,去倾倒那些无法对父母、甚至对好友轻易言说的迷茫和压力。而我,就是那个最好的树洞。我会安静地听着,用我平静的注视告诉她:我在听,我在这里,无论你说什么,都不会改变我对你的陪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