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用雷锋精神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同舟共济、同心同德,共同为维护和促进祖国的统一、安定和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和相互交往,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中华民族,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趋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仰也出现了危机。有的人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所谓“民主”、“自由”;有的人甚至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出卖灵魂,丧失人格,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项需要亿万人民为之团结奋斗、为之献身的事业。如果没有全国各民族人民极大的劳动热情和献身精神,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不可能取得胜利。实践证明,“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8]。我们必须发扬雷锋精神,提倡雷锋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社会主义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
毛泽东曾经提出的“两个务必”,其基本思想就是要求全党能够永远保持革命精神,永远忠诚于中华民族、忠诚于中国人民的事业,使革命热情与革命意志长盛不衰。雷锋用一生践行了“两个务必”的精神。正是因为历史上有无数像雷锋那样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人们,我们的祖国才有今天,我们才能享受这美好的生活。如今,世界竞争如此剧烈,国际局势动**不安,我们更应当使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像雷锋那样,深刻领会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去。
三、坚决拥护改革开放,全身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不够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指南。但是,我们在实践中遇到的许多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在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效仿,只能依靠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实践中探索,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摆脱各种旧观念、旧习惯的影响,冲破各种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束缚,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敢于战胜面临的各种困难,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和总结,奋力探索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经验和新方法。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我们要坚决拥护改革开放,时刻学习雷锋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以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一)把雷锋精神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当中
时代在变,思想观念在变,但是好的精神应该被继承并发扬下去。只有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地舍弃糟粕,取其精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才能够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壮大,才能支持中华民族永久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人们更多的是关注经济效益的状况。我们承认,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竞争经济,当然也是道德经济,但它的趋利性显然使道德的约束力逐步下降。房价、油价、生活成本等等的提高增大了群众的生活压力,在巨大的压力下,人性的自私性很容易暴露出来,往往在利益面前模糊了道德的底线。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必须认识到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雷锋精神”恰好体现了人性无私的一面,学习雷锋精神对当今社会有不容小觑的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曾经思考过,雷锋精神与市场经济的一些原则是否充满了矛盾,二者的结合点是什么,搞市场经济,继续弘扬雷锋精神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这就更加需要雷锋精神。雷锋并不是神人,他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我们需要的是向他学习,像他那样时刻准备帮助他人,脚踏实地地做事情。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摆正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只是金钱的交易,更有我们无私奉献与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包含在其中,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得更好,更优质地发挥其优势,让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自觉维护市场秩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百姓的幸福。
(二)以雷锋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同时也要求“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9]。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依然需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需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精神,需要扶老携幼、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精神,需要克己奉公、顾全大局、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的精神。这一切都是雷锋精神所具有的丰富内涵,雷锋精神在现今这个时代依然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在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巨变冲击着人们的道德观念的年代,很多人变得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越来越腐蚀着他们的心灵。不是我们的社会上没有了需要帮助的人,而是太多人产生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反而丢失了最质朴的助人之心。此时此刻,雷锋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看到,仍有很多人正在践行着雷锋精神,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都是一个个活雷锋。2011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8年资助上百名贫困生。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起向善的涟漪。这颁奖词正是道出了这个卖羊肉串的普通人心中的大爱。还有那“微尘”,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当今社会更需要雷锋精神来塑造人们的精神面貌,来协调各种社会关系,营造积极向上、时刻关心爱护他人的社会氛围,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马克思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0]由此可见,只有把学习雷锋精神落到实处,使人们掌握并践行,才能实现学习雷锋精神的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雷锋精神,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崇高的精神作为引领。在人们满足于物质享受的过程中,更期待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当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会想到雷锋;当社会风气不好的时候,当缺少诚信的时候,我们会想到雷锋;当人们需要相互理解的时候,当人们痛恨腐败现象的时候,我们也会想到雷锋。建设和谐社会,雷锋就是我们的榜样。其实,人们仍在深深地怀念着雷锋,仍然把雷锋精神当作一种崇高的信仰和追求。
雷锋精神给我们的启示同时也是给我们的要求。首先是踏踏实实地做一些事情,其次才是努力贯彻落实雷锋同志的伟大精神。我们要认真研究雷锋精神,结合当今时代的中国国情,做一个新时代的雷锋。今天我们发扬雷锋精神既要发扬时代精神,更要弘扬继承传统文化,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帮助人们树立坚定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坚定社会主义,自觉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入侵,抵制西化。我们应多举办一些传播雷锋精神等核心精神的活动,让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发现雷锋精神的价值意义,从而自觉地在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把雷锋精神与实现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就要像雷锋那样,树立远大理想目标,把个人的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国家的需要中去。马克思曾鲜明地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1]学习雷锋精神,就要抓住雷锋精神的实质,把雷锋精神同实现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用雷锋精神去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自古以来,理想信念、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都被放在一个相对稳定且重要的地位,从这个意义来说,雷锋精神代表的这种人生信念以及生活态度既是个人的,也是普遍的,雷锋精神可以成为时代性、公众性的精神寄托。这就需要我们有信仰,有追求,执着地去追求人生的价值,努力奋斗,奉献社会,热爱生活。雷锋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努力,追求上进,从未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如今飞速前进的社会中,更需要我们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信仰,勇往直前,永不放弃。始终像雷锋那样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像雷锋那样在学习上永不满足,永不懈怠,以钉子般的挤劲和钻劲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像雷锋那样大力弘扬文明新风,用实际行动促进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新型人际关系的倡导者。
雷锋以他短暂的一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展现,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学习雷锋,就要有信仰和追求,学习雷锋精神,就要将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雷锋精神不是教条,却时时鞭策我们去爱社会主义、帮助他人,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雷锋精神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使之变成一种习惯。雷锋将自己短暂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我们即使没能做到那样,也应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奉献社会,尽自己的力量促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雷锋随时随地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在表达着自己的感恩之心,注意用每一件小事唤起人们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可见,雷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这颗心是多么的忠贞和诚挚。他时时为群众做好事,处处想着集体,节衣缩食,帮助困难群众,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体现了他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崇高信仰。处在新世纪新阶段转型期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的不懈奋斗。我们要像雷锋那样,践行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5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邓小平文选》第3卷,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同上书,330页。
[4]同上书,3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江泽民文选》第2卷,23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江泽民文选》第3卷,40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毛泽东文集》第7卷,2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5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32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1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