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论文 > 第五节 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创业精神的时代价值(第2页)

第五节 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创业精神的时代价值(第2页)

“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1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能否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否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也是能否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体现。

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该具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胸怀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共产党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高尚道德情操。“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生命不息,艰苦奋斗不止,永远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

艰苦奋斗既是一种精神支柱又是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艰苦奋斗精神的理解,不仅表现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抵御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抗拒力,也表现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自觉防止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蚀的免疫力。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可以变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现在,有的党员干部忘记了自己的政治本色,贪图安逸,不思进取,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理想信念淡薄,内心世界空虚,满足于权力、金钱、美色的追逐;有的甚至忘记了党的宗旨,蜕化变质,腐化堕落,最后走上与人民为敌的违法犯罪的道路。“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15]这些问题的根源实际上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所有这些都警示我们必须长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勤克俭,勇于开拓,永远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搏精神。像胡锦涛同志所要求的那样,“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到夙兴夜寐、勤奋工作”[16]。共产党人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踏踏实实艰苦奋斗,老老实实勤俭创业”。坚决反对贪图享受、铺张浪费、讲排场、摆阔气的不良风气,尤其要反对慷国家之慨、挥霍奢侈的腐败作风。“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17]从根本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信念,使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扎根于自己的思想深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

(二)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赋予艰苦奋斗作风新内涵

艰苦奋斗精神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因循守旧,也不是非得要求人们在物质丰厚的年代去过艰难困苦的生活。我们提倡艰苦奋斗,并不是束缚人们的手脚,并不是该花的钱不花,该办的事不办,而是更要讲究花钱的价值和效益,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最关键的地方。艰苦本身并不是目的,不怕艰苦、吃苦耐劳的目的是为了干好事业,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说,艰苦奋斗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品格和先进的精神财富,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行为品质,一种不畏艰难、锐意进取、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行为和精神风貌。

我们发扬艰苦奋斗作风,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赋予其新的特色,补充新的形式,充实新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提倡坚持真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讲究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和现代化手段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避免劳民伤财、劳而无功或事倍功半,挫伤群众艰苦奋斗的积极性,才能使艰苦奋斗精神与时代要求融为一体,使艰苦奋斗精神与时俱进,永不过时。

党中央一再强调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提倡艰苦创业、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其目的正是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光艰苦不奋斗,光节流不开源,光节支不增收,宁愿苦熬,不愿苦干,两眼向外、两手向上等靠要,不是我们艰苦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重要讲话中重温了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以后指出,其中蕴含着两个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第一点,在伟大的成就面前,党内一部分同志可能会骄傲起来,贪图享受的思想可能滋长,不愿意再做艰苦的工作,如果不坚决防范和克服这种情绪,党的事业就不能前进发展,甚至会失败。第二点,不论我们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长期艰苦奋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和宗旨,不断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三)依靠艰苦创业精神,谱写中华民族创业精神的颂歌

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自古至今,无论是国家民族的兴旺,还是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勇往直前、艰苦创业的历史。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的战争年代,形成了“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雷锋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新的长征精神”等,这些精神都是中国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正是依靠这些精神,中华民族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艰苦奋斗精神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柱。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英雄人物,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等。这些先进人物就是艰苦创业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最具体、最生动的体现。艰苦奋斗建设的丰富内涵和伟大意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内容。无论是战争年代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厉行节约,勤俭建国”,还是新时期的“解放思想,勇于创新”都积极倡导艰苦创业的精神。有人认为,雷锋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高尚的,是符合社会文明进步要求的,但不再适用于今天的现实了。产生这种思想的主要原因是对艰苦奋斗的丰富内涵和伟大意义缺乏全面的、科学的理解。

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那种认为现在物质条件改善了、不再需要艰苦奋斗的想法,是完全不对的。我们党现在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与红军长征和革命战争时期不同。当时我们处在战争环境之中,主要任务是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现在,我们处在和平环境之中,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我们今日为之奋斗的建设事业,是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革命事业的继续。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何时候都不能涣散革命意志、懈怠奋斗精神。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是异常艰巨复杂的任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需要我们不断发扬长征精神、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传统。”[18]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与党的价值观的统一,体现了革命与务实精神的统一。“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9]

实践证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精神方面,要求人们不畏艰险、锐意进取、奋发向上,推动社会历史不断前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治国之道和强国之宝。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不高,经济不发达,而是我们需要这样一种精神使中华民族永葆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蓬勃活力,继续谱写创业精神的颂歌。

通过上述分析,总结出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雷锋精神不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更是流传于时间中的一种美德,一种让社会更加融洽的调味剂,一种不随时间的流逝而流逝的精神食粮,我们都需要去吮吸雷锋精神的精华,来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思想层面的建设应该加强,而雷锋精神正好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情操与价值取向。正如很多人看到的,现在很多人不重视雷锋精神,对于雷锋精神的了解很少。一个民族如果连一种美德都不懂得去珍惜的话,实在是很可悲的。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就是去用时间证明它存在的必要性,去启迪人们,让人们能传承一种精神,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1]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毛泽东选集》第3卷,94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书信选集》,24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毛泽东选集》第4卷,143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文集》第7卷,24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毛泽东选集》第1卷,13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江泽民文选》第1卷,62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9]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0]《毛泽东选集》第1卷,13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2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85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1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8]《江泽民文选》第1卷,59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